如何更好的应对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各种高科技诱惑——带娃记050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胖子。
以前不用藏着,现在藏也没法藏了,韭菜长不大了。想割得快可不容易。其实说起来有很简单,只要听不懂的新名词,那就真的是新东西,新东西的好处不会落咱们头上。
竞赛问题
竞赛的问题现在来看就是伪命题了。
最初的目标是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做一些探索,后来开始成为加分项。
实际上竞赛名额是不够用的,所以除此之外就变成是,锻炼思维的说辞。
从幸存者偏差上来看,小时候会有竞赛经历将来会有理科优势。
但是和哈佛的体育一个道理,本质上不是竞赛,而是别的。

教研和生源
其实各个班型有统计学结论,到底一个老师面对多少学生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大家都会避开这个话题,而是采用另外一个说法。
传统民办简单粗暴,好生源+加量上难度+好老师,良性闭环。给人的假象是好老师。
现在掐断生源发现并没有什么很玄妙的教育技巧,甚至也没多少爱心。
当然了,机构更是如此,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降低难度,凉凉了。其实从天宫课堂可以看出来,很多难题实际上不是激发创造力。
技术优势的迷局
大数据这个概念早就出圈了,让很多人用通俗的解读去理解技术问题。
于是量子力学都出来了,还有量子纠缠,量子波动也出来了。
为了让这些智商税更有逻辑自洽,用的居然是玄学。
甚至于连微积分都不明白,也敢说自己是懂量子力学了。
现在很多人对相对论的理解都还只是光速恒定。
但是不影响用这个词来忽悠。
那么,显然,元宇宙,区块链这些词也会用在启蒙教育上。

说重要还是做重要
很多人理解大数据是数据量大,不全面,更重要的是数据的丰富性。
也许未来更重要的是印度的能力,活干50分,文档能写到100分。
当然也许是因为印度人的服从性更好。
不管是不是这样,说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上来一盘菜,看一个节目,捧哏的解说,都是很重要的让人了解其奥义。

不知不觉,马上要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