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美未来伴随防空/野战防空系统

2022-03-13 22:26 作者:帝国苍穹fw190  | 我要投稿

       之前也有类似的一个系列,这次我们不谈过去和当下,简单说说美军未来的规划。

正文始:

       现在一提到美国的伴随防空/野战防空系统,很多人可能都会直接联想到IM-SHORAD(早期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小便”弹道型机炮(XM914)、万年毒刺,真是弱鸡极致。当然这产品的确是美国未来的伴随防空主力,但也仅仅是一小组成部分,美未来伴随防空/野战防空系统或许可以用SOS(system of system)去形容。

IM-SHORAD(早期机动近程防空系统)

       由于一些代号和名称过长,正文会用简称代替,分别是:IM-SHORAD(早期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即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增量1;DE M-SHORAD(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即M-SHORAD增量2;IFPC(间瞄火力防护能力)、下辖增量1(铁穹系统),增量2(持久盾牌系统),HEL(高能激光),HPM(高能微波);CUAS(反无人机系统)。

因为以色列拒绝提供源代码+现有铁穹系统难以拦截巡航导弹,在对比试验后美国选择了持久盾牌系统

      从编制上来,在前几年,美国陆军希望给每个旅(含ABCT/SBCT/IBCT)都增设一个M-SHORAD连,隶属于野战炮兵营,用以加强监视、拒止、控制空中侦查和打击能力。1连辖3排(4车排),共12辆。初始预计全部为IM-SHORAD,后期完整版则是与DM-SHORAD混编(1连辖2+1排)。

       从目前来看,采购的144辆IM-SHORAD则是直接列装入役到现役的4个防空炮兵营,每营分到36辆。

斯崔克旅的变化

       然而就在不久前,美国陆军又推出了“航路点2028”全面改革,这次改革将美陆军未来的作战核心由旅改回了师,共分为空降联合强进师、空突联合强进师、标准轻型师、标准重型师,突击师(突防师)等5种不同的编制。

       这样意味也着旅增设M-SHORAD连计划泡汤了,现在变成了每个师都下辖含一个全新的“防御旅”,防御旅下辖含一个M-SHORAD营

突击师(突防师)编制,关于美国这次改革已经有大佬写了专门文章,有兴趣的百度一搜索关键词就可以看到。个人觉得这把旅的作战能力也削弱的太厉害了吧

      按照美国未来的计划,一个完整版的M-SHORAD营包含2个IM-SHORAD连(24辆)、1个DM-SHORAD连(12辆)、1个IFPC连(增量2)、1个CUAS连。

      其中IM-SHORAD大家都很熟悉了,以前的动态也提到过,(M -SHORAD Inc. 1 )合同含59个MEP(任务设备包) ,2.04亿美元,单价约345.76万美元;加上斯崔克底盘的话系统单价应该在800-900万美元左右。

IM-SHORAD的MEP(任务设备包)

       IM-SHORAD由四面MHR(多任务半球雷达)、MX-GCS光电/红外传感器、IFF天线等传感器和30mm XM914机炮、7.62mm M240机枪、SVUL和M299发射器(毒刺和地狱火导弹)等武器系统组成。

       由于在试用阶段发现地狱火再装填困难,未来SVUL将完全取代M299发射器,而毒刺也将更换为新型的MANPADS(便携式防空导弹),预计将在不晚于26-28财年入役(20财年开始研发),未来就是8发新型防空导弹的配置。

IM-SHORAD试射

        DE M-SHORAD采用雷声公司的50KW固态激光器,其传感器为雷声公司的采用氮化镓(GaN)技术的Ku波段Ku-720AESA雷达和蝗虫光电系统。

        DE M-SHORAD号称可以拦截1-3级无人机,该系统在21年测试中成功拦截了各种无人机和迫击炮炮弹,今年首批4辆原型车将入役,23、24财年预计将再入役4辆;未来大规模量产入役的则会是进一步升级版本(block 1)。

DE M-SHORAD

       IM-SHORAD和DE M-SHORAD的传感器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多面先进AESA雷达+光电系统,这种系统组合能够提供更好的高分辨率角跟踪、远距离大瞬时带宽分辨率、宽视场、抗干扰能力,能够较为有效对抗小RCS、慢速无人机和蜂群无人机等错位威胁。

        而反观近期的屡次冲突和战争,TB-2的异军突起和传统苏式野战防空系统和伴随防空系统表现不佳,或许也能给其他国家一些提示。

DE M-SHORAD

       而IFPC增量2(持久盾牌)则是基于前几年因为问题重重被取消的多任务发射器(MML) ,目前预计2023财年IOC,根据泄露的消息能够发射AIM-9X导弹,暂时没有配套其他新型导弹。

      当然在我看来可能这个“高科技”还不如NASAMS防空系统,某种程度并没看出这个东西好在那里。

持久盾牌

       当然持久盾牌系统并不是自主独立作战的,而是集成融合进IBCS(综合防空反导战斗指挥系统),放在师属时一般以AN/MPQ-64(哨兵雷达)作为传感器,这个雷达也是NASAMS防空导弹系统的传感器。

AN/MPQ-64(哨兵雷达)

       至于CUAS连,目前该类产品有美国陆军已经采购入役并经过广泛测试的M-LIDS(机动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综合防御系统),该系统基于M-ATV底盘,装备Ku-720AESA雷达(DE M-SHORAD同款)和RV-TAS光电系统;配备郊狼巡航无人机发射装置,XM914机炮。主要通过干扰和硬杀伤来完成反无人机任务。

M-LIDS(机动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综合防御系统),注意并不是集成在单一车辆上

       但是M-LIDS反无人机系统只是美国陆军的临时解决方案,2020年6月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JCO)宣布了一份未来投资和部署的8个反无人机系统的名单,M-LIDS不在名单之列,但是同类下位产品--海军陆战队轻型机动防空综合系统(MADIS)却在名单之上。或许未来陆军将使用海陆的产品?但个人感觉MADIS的性能比起M-LIDS实在是堪忧啊。

海军陆战队轻型机动防空综合系统(MADIS)

       说完了师属的产品,下面就开始盘点下更高级的军属。

       首先是IFPC-HEL,包含两个现有竞标者,一个是波音公司和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 (GA-EMS) 团队的300KW高能激光武器,采用固态分布式增益技术;另一个则是由美国Dynetics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MZA Associates公司组成的团队同样是300KW高能激光武器,采用光纤技术;预计在今年开展演示工作,2024年部署原型(4辆)。

       此次GA声称,它们的产品(Gen 7)实现了与光纤激光器相当的光束质量,而无需光束组合。

300KW高能激光器,IFPC-HEL

       此外还有IFPC-HPM,目前的成品有战术高功率微波作战响应器(THOR),可以“烧毁”无人机控制系统,一次可以击落50架+无人机,有效防范“蜂群”攻击,但是这个产品目前是固定式的,恐怕只能用于要地防空。

       目前GDLS和Epirus在开发机动式的高能微波系统,载具为斯崔克,如果实现的话,高能微波在防空方面的应用场景将大大增加。

GDLS和Epirus在开发机动式的高能微波系统

       在分工方面DE M-SHORAD(50KW激光)主要用于对抗1-3级无人机旋翼机和炮弹、火箭弹、迫击炮弹;IFPC-HEL(300KW激光)则是增加了固定翼、今年又最新增加了拦截巡航导弹能力;而IFPC-HPM则是专门用于对抗1-2级无人机;C-sUAS系统也是专门用于对抗1-2级无人机

各种定向能武器分工

       总的来说,美国陆军未来将以“网络化(IBCS)”为核心,充分利用分布式先进传感器,较为重视“定向能”武器,同时兼顾发展并更新传统动能武器;重点针对无人机等未来威胁开展对应行动,意图形成多层次的伴随防空/野战防空系统。

END

(PS:还有些内容,到时在补或者编辑吧)


浅谈美未来伴随防空/野战防空系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