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魅力胶东:莱阳亭山的几个趣味故事

2023-07-03 13:36 作者:小可热点新闻解读  | 我要投稿

亭山位于现莱阳一中北部。明清时期,亭山是莱阳一个很有名的地方。

01亭山是一个大有来历的地方

据康熙版《莱阳县志》在山川知胜篇中记载:“亭山在县北里许,俗传仙人结草亭于上,因名”。

明清时期的莱阳县城北部位于现市政府北部,所以,往北登上一中所在的这座小山,北部的高点,便是亭山了。

民间传说曾有仙人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草亭子,因此得名叫亭山。

02亭山曾是一座名山

亭山原本就很美,仙人看好的地方,自然是大有讲究的。

亭山是老县衙的北靠山。

古人是很讲究风水的,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什么前有照,背有靠等等。

想必公元650年新县城选址,也是请了名人做参谋的,而县衙正建在亭山南坡下。

这亭山前坡势缓,后壁陡峭,东西逶迤绵延。站在亭山之上,南望县城尽收眼底,城郭俨然,阡陌交错。北眺群山连绵起伏,后壁赤红,峻拔奇险。悬崖之下,更有旌阳河环绕而过,山水相连,堪称仙境。

03亭山是文人雅士的后花园

如此清新雅秀之处,自然惹人注目。

于是引来了莱阳一名人。

这人叫咸怀良。

咸姓在莱阳是个小姓,但却是科举大族。

莱阳咸氏二世族咸惟一于元、明两朝两度出任莱阳县训导,不但为莱阳士风转变奠定基础,而且咸氏一族自此也是科名大盛,共出了进士1人,贡生6人,生员39人。

这名进士便是咸怀良。咸怀良为南小平人,明嘉靖十三年甲子(1654)年中举人,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中进士。做过知县、知府等官职。

万历八年(1580)年,咸怀良晚年致仕回到老家,恰遇时任莱阳知县程时建撰莱阳县志,咸怀良被聘为县志主纂。

为修县志,咸怀良邀请县内名士如张梦鲤、孙旬、左之宜、左之龙、咸怀忠、谭仲顼等名人参与修志。

修志历数载,闲暇之余,咸怀良出县城北门,寻径登上亭山,顿时被亭山美景迷倒。

万历九年,咸怀良倡议在亭山修建亭子。以与亭山之名相称。并得到知县程时建的应允和帮助,二人在坊间募集资金,兴工对亭山进行修筑。

几经努力,亭山终成莱阳一处著名风景,为文人雅士赋诗抒怀之地。

04亭山四景

一景曰“双亭”

咸怀良所建亭子为两座:一座叫访真亭,一座叫友谢亭。两座亭子前各有一座石坊,访真亭前石坊叫“瑶篸仙丈”,友谢亭石坊,匾曰“玉笋蓬壶”。亭子矗立峰顶,远远望去,颇有仙意。

二景曰“小赤壁”

亭山后的悬崖,下临河水,东西绵长,石色赤红,十分壮观。咸怀良将亭山后的悬崖命名为“小赤壁”,并亲自挥笔题字,镌刻在洞穴之上的石壁上。这石刻成为明清时代莱阳境内最著名的石刻遗迹之一。1949年以前,咸怀良题写的“小赤壁”还在。

三景曰“云从窝”

“小赤壁”题刻下面是一个大石洞,曾是莱阳一个不错的风景点。

这个石洞,为张梦鲤和咸怀良等人经常聚会、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张梦鲤为这个山洞取名为“云从窝”,并请文友为其作《云从窝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中是东西两大溜平房做教室,最北边一排教室的中间,有一个防空洞的出口,那个年代一中缺水,学校便打开了这个出口,取里边的水来供学生洗脸用。一个旋转楼梯通到地下很深的地方,下到底层,可以看到防空洞向北通去,当时同学中有人说,这个防空洞的北出口,就通到亭山下的山洞里,应该就是这个云从窝。

四曰“郊绣阁”

大理寺卿张梦鲤辞官后,相中了城北亭山这块宝地,在亭山下建有郊绣阁,种菜养竹,培育子侄,闲来登亭山会友品茗,乐得自在。并著有《郊绣阁诗草》四卷。

八十年代一中高考成绩斐然,不知是不是沾上了这里的文气。

05古人咏亭山诗作

古人咏亭山诗作古人在亭山留下了不少作品。

万历年间莱阳县丞陈国器写有一首七律诗《游小赤壁》云:

为爱云山拥翠屏,登临习习海风清。

丹崖千仞曾留咏,碧水一泓可濯缨。

豪兴直须探石髓,谈空谁意进仙茗。

平芜笑对斜阳没,回头尘氛惜独醒。

诗前面的小序记载:“友谢亭冈背临河水,石壁峭立,有如列嶂,佥宪咸公(咸怀良)临摹小赤壁字,勒石壁间。”

后有县丞胡梦豸曾为亭山作记《亭山雅集序》。

张梦鲤儿子、万历年间进士张嗣诚著有《薄暮独步亭山偶成》诗:

园林春正暮,山径晚闲行。

绝壁溪云合,孤亭岭日明。

地偏宜性僻,花艳转愁生。

坐久看新月,闲情赋未成。

明末清初,莱阳人文荟萃,文人雅士也多留连于此,吟咏甚多。

亭山是一座花岗石山,后周边村民为建设用料,屡来采挖,亭山逐渐改变模样。

后来驻莱部队修筑营房亦多使用亭山出产的花岗石,亭山也不复存在。

06亭山分出个“莱阳庄”

亭山北有亭山村,建于明末,分为东西两村,有鲁姓人家居住。

清康熙十二年(1655年),亭山遭洪水淹没,亭山村几户人家迁至莱阳西边另立新居,取名“莱阳庄”。

民国版《莱阳县志》中,有“莱阳庄”的记载:“莱阳庄”属莱阳县第九区河内乡管辖。

当年的河内乡,不仅地处莱阳、即墨、平度三县交界处,也位于大沽河、小沽河和五沽河三河的交汇点附近。

1945年8月,区划调整,莱阳庄一同划归了平度县。但“莱阳庄”村名仍沿用到1949年于家庄和莱阳庄合并,两村各取一字,称于莱庄。如今的于莱庄有百户人家,五百亩耕地。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魅力胶东:莱阳亭山的几个趣味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