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山记03】4-3《阙楼仪仗图》——央视《国家宝藏》第1季摘录

图片引用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站——馆藏精品
《阙楼仪仗图》守护人:从事古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师代表王佳;郭涛。
1、简介
《阙楼仪仗图》,1971年出土于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属于懿德太子墓壁画中的一部分。壁画罕见展现了唐代皇宫一座母阙两座子阙的三出阙建筑形式,且其中的雕刻花纹、挑檐斗拱,均描绘细腻,清晰可辨。全图左右分青龙和白虎来引领。三出阙楼,一座母阙两座子阙,巍峨高耸。且三军仪仗,步兵、骑兵、车马队,196人昂首以待。是大唐盛世最真实的图像记忆。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唐代壁画珍品馆,近600幅墓道壁画中,最具皇家气势的一组。
【唐朝懿德太子李重润】唐中宗长子(公元682年—公元701年),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儿子。虽是中宗非常喜欢的一个儿子,但大足元年被武则天杖击处死。公元705年中宗重新即帝位后,追赠其为懿德太子,并将其灵柩从洛阳迁回乾陵陪葬,给予其“号墓为陵”的最高礼遇。
【《观鸟捕蝉图》】古代用矿物质来绘制,所以保存的时间非常久远。图中的人物形象神态非常特别,因此艺术价值相对比较高。
2、前世传奇
主演——郭涛;助演——刘洋
唐朝帝王显贵出行朝会,均有仪仗队护卫。以保证安全,并彰显皇家气势。唐中宗年间,太子仪仗队中有两名步兵——①老兵李涛是长安本地通;②编写长安城旅游攻略手册的粟特人安伦。两人奉命去含元殿广场集合。当时,长安常住人口超185万,流动人口有50多万。且长安城有东市、西市,贸易交流异常繁荣。两人沿途游览繁华盛景,并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看大金辂车、金马车等豪车,可称之为大唐版的长安车展。
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方面极为发达。对外交流也极为频繁,当时长安城中有各国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人以及朝贡使等。当时接待来大唐的朝贡使,包吃包住包旅费,回去还馈赠礼物,至少比朝贡使送来礼物多。而长安阙楼下皇家出朝的场景,是最具大唐风范的景象。阙楼的“阙”字,同“缺”。寓意大臣路过阙楼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缺点。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句出自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诗瓢】将诗放在葫芦里,放到溪水江河湖海里漂流。
【诗墙、诗板】古代诗人在酒肆墙上写诗,此墙被称为诗墙。但在诗墙上写的诗是固定的,无法更新。因此人们将诗写在小块板子上,然后挂到墙上面,这个小板子就称为诗板。
【鸿胪寺】唐代朝廷主管外事接待民族事务及凶丧之仪的机关,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外交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及办公厅的一部分。当时长安有很多外国人,例如新罗人、拂菻人。
【胡旋舞】西域乐舞,唐朝经由丝绸之路传入长安,舞者多为胡人女子,其武立于台上旋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隋《舞曲歌辞·凯乐歌辞·贺圣欢》
3、今生故事
(1)复原者联盟
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师代表:霍晓彤、王佳、李超、金紫琳、冯云鹏、汪娇娜。
这支壁画修复团队的成员都很年轻。《阙楼仪仗图》出土的时候,团队成员还均未出生,但他们参加工作后,曾经负责壁画展出前的清理工作。因此《阙楼仪仗图》的修复,是几代壁画修复人的成果。他们修复壁画,不只是修复一件文物,而是是在还原了一个故事,一个时代的风貌,甚至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壁画修复原则:远看一致,近看有别。即不仅要修复好,还要让后世能知道什么地方是修复过的。
修复壁画的很多工具是从手术工具中借鉴而来。主要有两个步骤:
①擦除污渍——用棉签和清洗剂对壁画进行清洗,用酒精和去离子水1:1配比制成清洗剂。对于土渍污染,要用棉签占清洗剂轻轻滚动,小心擦拭,以免损伤壁画。
②美学修复——用颜料和毛笔,在缺失空白处,涂上应有的颜色,但不能涂到完好的壁画上,以免破坏完好处的壁画。
(2)大唐气象建筑师
从事古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今年80有余 ,已过古稀之年。天上有一颗小行星便是以其名字来命名。在西安的大街上就可以见到其设计的建筑。张老设计的建筑一般采用唐风汉韵的建筑风格。张老在建筑中,以木构为骨、碣瓦为盖,并将具有回廊、梁柱、斗拱、挑檐、鸱(chi2)尾等结构的传统唐风建筑与钢筋水泥共生,赋予了时代新的生命力。例如:其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塘工程及大雁塔南广场、世园会长安塔、西安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黄帝陵祭祀大殿、西安钟鼓楼广场等等建筑都是如此。
三出阙是皇家宫殿中的重要组成,端庄又雍容华贵。而张锦秋不到10年就盖了两座三出阙。一座镇守西安,另一座则面向世界:
①2002年西安建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是始建于隋朝的皇家宫苑,唐玄宗时期达到巅峰,唐末被毁。现在的大唐芙蓉园是2002年在遗址以北,仿唐复建而成。以唐代文化为主体,以皇家园林中的格局为载体,修建了这样一个主题公园。为了使大门具有唐代的恢弘气势,于是就在大门两边,设计了两个三出阙。
②上海世博会建大明宫展览馆——大明宫,唐朝的朝堂正殿,是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历任唐朝皇帝都在此处理政、朝政,历时达200余年。大明宫占地3.7公顷,相当于明清故宫的4.7倍。而世博会中国展示区占地只有960平方米,根本不够仿建大明宫,但张老发现如果只将含元殿的三出阙复原,就刚好能够放下。于是就用三出阙方案设计展览馆,上部采用传统的木质斗拱及榫卯结构,下部则采用现代的建筑结构。中西结合,相得益彰。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镌刻了苦难的抗争和辉煌。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彰显了质朴与优雅,灵动与豪气。这是我们建筑人文化自信的根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护传统建筑的历史遗存,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担负的责任。爱惜它就是爱护我们的先祖;欣赏它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传承它就是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我们不仅要让文物留下来,还要让文物活起来。
4、观后感
以前,在课堂上老师曾经提到过上海世博会上的这个大明宫展览馆,但当时并未在意。因此我是今天才知道,这个展览馆背后居然有这么多的故事和学问。我是今天才知道,这个三出阙的来头居然这么大,懿德太子墓仅仅是在墓中壁画上画了两座三出阙,就已有了僭越之嫌。另外,张锦秋大师的建筑设计作品实在是厉害,我看完后,思考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好的的形容词来形容张老,满脑子只有一个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