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illfish 3.0 使用问题反馈

2023-03-10 18:55 作者:稗田阿一  | 我要投稿

今天从2更新到了3.0,发现之前反馈的问题解决了不少,期望的新功能也实现了一些,比如右侧新的标签选择界面,比如大图浏览时不阻挡左侧栏等等。
好评!希望再接再厉!我也根据使用情况提一些建议。

目前使用版本:

反馈问题与修改建议:

文件夹和标签栏

问题:滚动

  1. 滚动不平滑,翻页的反馈有些反直觉,蹭一下边缘一下子滚动几行。
    希望改回以前那样的,停留在边缘时触发平滑滚动。

  2. 边缘滚动的感应区域有问题,有时候拖动文件夹没法无触发上下滚。和层级展开的问题结合,会导致效率严重下降。

  3. 滚轮在滚动中的作用疑问。拖动文件夹时,用滚轮会有反应,但滚好久才会动一点。现阶段是否本来不支持滚轮,但因为bug使滚轮滚动可用。
    请调整成正常滚动,滚动效果参考win的文件浏览器。

问题:层级

  1. 层级展开时间过短。拖动时,容易误展开。目前边缘滚动的触发有问题,很容易触发层级展开。

    • 需要增加触发时间,或者限定可触发展开的区域(小箭头附件)。

  2. 层级只能展开,不能合上。误触发时滚动时间变长,效率降低。

    • 拖动停留满一定时间后,除了触发层级展开,希望也可以合上层级。这样可以增加效率和容错。

    • 增加向右临时展开子层级的功能。添加功能:临时展开层级界面

问题:左侧栏展示形式低效

  1. 目前的标签栏可能便于筛选和搜图,但绝对不便于标签的整理和分组。用户给图加一段时间的标签后,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无层级标签(更别说从2.0版本升级的用户)。标签放入层级需跨越长距离。现版本滚动和层级展开的问题导致标签整理效率低下。

    • 保留如今标签栏,再设计专门进行标签整理的标签管理面板界面。(见后文)

  2. 文件夹栏在层级变多后,目前的展现模式也不方便。

    • 考虑临时向右展开层级。添加功能:临时展开层级界面

    • 悬停特定位置触发层级展开或收起。

  3. 文件夹栏和标签栏在同一列抢空间,且彼此之间没有交互联动,查看和整理的效率均降低(尤其是整理效率)。拖动文件夹到一个标签上,并不会给这个文件夹或文件夹内容打上标签;拖动一个标签到文件夹上,也不会发生把该标签的图都放到该文件夹(前往别这么做),也不会把这个tag加给该文件夹。

    • 如同ps隐入侧栏的窗口一样,当点击文件夹或标签图标时,该区域会完全收起来,让出空间。而不是像现在,收起来了,但完全没让出空间,中间窗口还会发生一次跳转打乱看图节奏。

    • 甚至可以考虑模块化,把文件夹栏和标签栏做成成可分离的窗口。这样会方便在浏览器插件以外的场合收图。

    • 把此处标签栏定位为“浏览”和“快速添加”,而非“整理”。另外设计专门的标签整理页面,用于整理标签。

    • 对文件夹进行拖动时,标签栏自动向下折叠隐藏。

    • 对标签进行拖动时,文件夹栏不隐藏。把标签拖动到文件夹栏上时,为文件夹添加标签(见文件夹的标签);如果把标签拖动到中部的某个素材或预览界面上,就会给素材添加上这个标签。

    • 快速筛选:添加类似win10文件打勾的选项。当勾选标签,或ctrl(或者其他快捷键)选择标签时,显示当前文件夹中含该标签的图

    • 改良方向一:保留文件夹栏与标签栏在同列的设计。

    • 改良方向二:为文件夹栏与标签栏增加快速显示和隐藏。

优化建议

添加功能:文件夹/标签的置顶快捷栏


  1. 添加置顶快捷栏。置顶的文件夹/标签会产生一个快捷方式,显示在栏的最上方(如同选择的查找文件就和查找标签的窗口),不随滚动。

  2. 把文件夹/标签设置在置顶快捷栏后,不影响原本文件夹/标签所在的层级和排序。

  3. 素材可以直接拖动到置顶快捷栏,实现素材快速移动到目标文件夹,或快速添加标签。

  4. 置顶快捷栏只存在顺序调整,不存在层级拖入(置顶的文件夹A不会被拖动到指定文件夹B中)

  5. 在置顶状态的文件夹,

添加功能:文件夹的标签

让文件夹本身也可打上标签。简单来讲:这个标签是属于文件夹本身的。

  • 当素材放入文件夹,素材会获得该文件夹的标签。把素材从该文件夹移出,素材就会失去这些标签。

  • 查看素材的标签时,文件夹为其带来的标签会有提示。

  • 文件夹的标签不会影响素材本身的标签状态:

    1. 文件夹有标签A,素材移入文件夹前也有标签A。把素材移入文件夹,再移出文件夹,素材的标签A不会消失。

    2. 文件夹有表情A,素材移入文件夹前没有标签A。把素材移入文件夹,再移出文件夹,素材此时没有标签A。

添加功能:临时展开层级界面

  1. 目前左侧栏在拖动状态时,悬停在文件夹上一小段时间,会展开子层级。没有限定触发区域,容易误触。误触发展开后再保持悬停,不会合上,影响翻图速度。需要打开子层级时,也还需要再在边缘等待下滚。

  2. 当前版本当拖动左侧栏内容时,中间看图区域和右侧栏是没有任何可交互内容。

  3. 在拖动文件夹或标签悬停触发层级展开时,向右展开子层级。误触不会增加滚动的时间;子层级再右侧展开可以省去等待下滚的时间。(可参考mac文件浏览器分栏方案。)


  4. 划定悬停可触发区域,根据分辨率设置可同屏展开的列数。一方面减少误触的情况,一方面在层级多的情况下,负责进入或回到上一层级。

  5. 如标题所说,这个设计的使用场景是临时展开一次,方便保持常用的文件夹/素材的层级展开状态。如需多次将素材/文件夹/标签放入子层级,就正常通过点击打开子层级再拖动;或者通过置顶快捷栏。

图片源于Tim视频,本人没mac系统,实在难找到苹果文件浏览器的界面


标签管理面板

目前billfish3.0的标签栏过于简单,管理标签十分不方便。要发挥出多层标签的便利性,就要设置专门的面板来进行管理,以此还可以拓展出更加方便的系统。

添加标签方式

贴标签打标签,这是把标签打到对象上。目前版本的标签添加方式是反过来的。这一点个人感觉是反直觉的。把文件拖动进入文件夹,这是长期操作系统形成的习惯,而且位置上,文件的确从原来的地方消失,到了刚刚拖进的文件夹中。

我建议只在点击标签时才切换到对应标签页面。在拖动标签时,中部浏览界面不要切换。(拖动时中部浏览界面不要切换这一点,也适用于文件夹)
此时可以进行三种操作:

  1. 标签可以拖动,放入其他标签层级内;

  2. 标签可以拖动到中部浏览界面,放到一张图上,为其打上该标签(不管是处于多图浏览还是单图浏览都生效);

  3. 标签可以拖动到文件夹上,为文件夹打上标签。

一方面,2.0用户以及eagle等竞品用户的使用习惯,会让人更倾向通过右侧栏进行添加标签;另一方面,标签的数量相对于文件夹数量,必定是会更多。在左边放一个位置接近,功能重叠,更难翻找的标签栏,用处属实不大,还会遮挡位置,容易引起误操作。
这需要考虑到一个左侧标签栏的定位问题。

左侧标签栏

左侧栏要以文件夹栏为主,文件夹栏承当素材导入与初步分类的作用,且这个结构是在系统文件浏览器可以看见的。且标签在右侧也可以进行添加。文件夹栏在左侧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标签栏。
左侧标签栏个人认为可以保留,但是它的定位要以辅助文件夹栏为主,不能妨碍到文件夹栏。
比起拖拽打标签,个人觉得他更应该起到一个启动快速筛选的功能(话说来这版本我没找到文件夹下标签的筛选)。
根据这个定位,提出几点改良建议:

  1. 拖动文件夹时,隐藏标签栏。文件夹栏与标签栏目前没有任何交互作用。隐藏标签栏以增加文件夹拖动效率。

  2. 拖动素材时,标签栏也隐藏,一方面为寻找文件夹提高效率,一方面让用户适应把标签拖到文件夹或者素材上。

  3. 如果采纳文件夹的标签,那么可以通过拖动左侧标签栏中的标签到文件夹上,实现快速的添加文件夹标签。

  4. 添加功能:文件夹/标签的置顶快捷栏

中部标签管理面板

在左侧标签栏中添加一个入口,进入后,会在中部顶端出现一个标签管理面板。标签通过一定规则排布。
参考spacesniffer的界面。在这个面板中,标签们像一个个文件夹那样,可以放入其他标签。外观随着包含的标签数量变大。单击选择,ctrl+单击多选,双击或回车展开,ctrl+回车让该标签填充面板,以细分更细的标签层级。标签可以自定义颜色。右键菜单。


除了常规的层级关系,标签之间可以设定“相关关系”。让子层级的标签也可以成为中心,扩张开一张关系网。当标签的相关关系随着tag积累增多,标签之间会形成一张标签关系网,根据相关关系权重推荐的标签,将会精准符合用户习惯需求。远比翻找或者标签历史记录要高效。

标签系统——标签关系网

  1. 为素材打标签,和标签分类整理通常不会一起做。当打上标签的素材累积后,标签就会特别多而杂(尤其是老用户)。现阶段的标签左侧栏只适合单层或少量标签的情况。

    • 道理类似大量收图时,不会每一张图都拖到其他文件夹,进到软件后慢慢选,效率太低。

  2. 一个类似系统文件浏览器那样的界面来辅助整理。

  3. 当前版本,一个标签只能属于一个父标签。素材同时被打上父子标签时,显示时隐藏父标签。该标签移动到其他分组后,原来的父标签才取消隐藏。

  4. 鼠标悬停在标签上时,显示标签的详细面板。内容可能包括所属的层级信息,强相关、弱相关的标签,标签的备注等。通过调整透明度或高亮等方式显示标签间的关系和类别。(看情况变动,可能悬停足够显示,也可能需要发展到单独划分一个模块位置来显示这些信息)

使用场景模拟

我的图库以各种作品中的美少女角色为主。
以这张图关键的“铃兰(明日方舟)”标签举例。

标签三类关系情况:

  1. 包含关系:狐狸耳朵是兽耳的一种。打了更细分的“狐狸耳朵”标签,就没必要打“兽耳”的标签。铃兰是一个人物角色。但图库以人物为主,“character 角色”这个标签不太可能出现在图片标签中,它仅作为一个分组存在。

    • 有细分标签的情况下,上级标签的作用几乎只是单纯作为一个组来存放,以减少左侧标签栏选择标签时的选择难度。

    • 因此应当自动整理父子关系的标签:选择了子层级的标签后,父级的标签自动隐藏。

    • 一张图删除一个标签时,应提供两种选择:退回父级标签;或直接移除标签。

  2. 强相关:铃兰出自《明日方舟》。当我打上铃兰标签,必定会打上明日方舟的标签。铃兰的金发,狐狸耳朵,狐狸尾巴等角色标志属性的标签也必会打上。

    • 如果创建的是《明日方舟》作品相关的图库,则明日方舟这个标签则多余。

  3. 弱相关:铃兰的设定里拿着法杖,但不一定所有图都会出现法杖。这张图的铃兰有枕头,但不意味着在别的具有铃兰标签的图中就会出现枕头。

    • 其他例子:一个画师的标签打上后,他所属的社团为弱相关标签。因为可能这个素材以他自己名义发行,也可能以其他社团合作发行。

标签关系网中的打标签流程

  1. 粗打标签:初次见到这张图时,我快速把他拖动到左侧“兽耳”“明日方舟”标签中,然后看下一张图。

  2. 细打标签:查看”兽耳“或”明日方舟“标签时,再次刷到这张图。补充”铃兰“”金发“狐狸耳朵”等标签。同时,设置“铃兰”与“金发”“狐狸耳朵”“明日方舟”“萝莉”等词条为强相关。当以后再遇到铃兰的图时,打上“铃兰”的标签,就会同时打上强相关的标签。同时在备选栏中,设置成弱相关的词条会具有较高显示优先度,和历史输入直接显示在最先(历史输入、强相关、弱相关标签在显示时有专门标记)。

  3. 标签整理:把新创建的标签移动到合适的分组。比如把“狐狸耳朵”放入了“兽耳”标签之中,该图的“兽耳”标签将被删除,只保留“狐狸耳朵”。

    • 标签在层级之间移动时,如果涉及较多图片,应当提出警告和确认框。

    • 应当引入ctrl Z 撤回和ctrl + shift + z重做等指令,防止误拖动或误操作导致标签误删。

弹窗

  1. 导入单素材,弹窗不显示所添加文件的大小。
    - 希望能在弹窗中显示所添加文件的大小

右侧栏

优化修改建议:

  1. 素材的名称可以放到“素材信息”中,在我的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去修改素材名称,也基本不需要看(如果是使用bf整理音频素材,他们会在显示信息选项中把名称打开,直接在中部素材栏确认)。素材量大时,需要改名也通过其他软件进行批量修改。

  2. 素材的标签希望可以自由拖动,更改显示顺序。

  3. 区分素材自身的标签和文件夹赋予的标签(文件夹的标签)。

  4. 让素材标签框承载一部分标签修改的功能:右键标签可以唤出菜单,功能有重命名标签(防止创建新标签时出错),更改标签颜色,删除标签等。

Obsidian上写好,转格式导出后没想到会这么乱,有点累。看官方 @billfish 怎么回应,再看情况要不要试着画个示意图了。

Billfish 3.0 使用问题反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