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手记

仲夏的夜一片寂静,时有知了和蛐蛐的声音。台灯依然在大放光明。
依据百科上的说辞,仲夏,即为盛夏,或唤作“最夏天”。兴许这“最夏天”大概有“最像夏天的夏天”,简称“最夏天”罢。
已是几日或几星期前的旧事。当时新闻中正放送“Hong Kong暴动”“贸易-战”“抢注商标”之类时鲜的事。这些我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没有一样不令我吃惊,于是援笔为文,写下感言洋洋数百言,发布在一平台上。如今想来,那无非是些不引人关注的事情,无端自诩的狂论。便是把时事拿将过来,附有自己的评论,有识之士见了,正不知作何感想。
约莫金曜日「1」午,一友人F君邀我参加他的诞生日晚宴——说是友人,其实为初中时同学,并无深厚交谊,止不过打照面时相互嘘寒问暖罢了。我照例自谦一下,怎料F君竟出言不逊,像是为未邀请到位高权重之人而心有遗憾。虽我并非出身豪门,却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也是接受过启蒙思想和新世纪教育的。F君之态度显然在说“这场宴会并非非你不可”,然我暗暗思忖,直接拒绝总归会夺人面子,止说“我再思虑”。过了两天,直到日曜日「2」,也就是F君生日当天才托婉言拒之。
在F君事件的几日之前,我突发奇想,寄起postcard「3」来。先后与多位旧交邮寄了postcard。此时M君便与我通了电话。M君性情开朗,能言巧语,因此也深得异性之喜爱。这一日打电话来果又言及他与哪位姑娘如何如何,哪位姑娘如何如何拜倒在他的魅力光环之下。我早已深知M君为人的习性,便开玩笑嘲弄他,装作向他请教此种可吸引年轻女孩的“风流之术”的样子。听及此言,他精神抖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有时怀有些许奇怪之感,在如此繁忙之中M君竟也能抽出时间去四处撒播他的个人魅力,确令人称奇。然我深知这决计不可追溯到新渡户稻造「4」的原因。这是因为包括M君、F君在内,我们都为中国的子民,若确实要追明原因,那理应去问袁隆平院士罢。
我所在的城市,虽无纽约Central Park「5」之高贵,东京上野公园「6」之秀美,但其人民广场仍深受市民喜爱;虽无国家图书馆之庄严,大英图书馆之宏伟,但其市立图书馆却也不失广大青年人前往。本市的图书馆紧邻着一家剧院,真担心图书馆里的人们在宁静阅读中会被《仲夏夜之梦》「7」打扰到。图书馆的正门倒也还算敞亮,进了里面去是大理石瓷砖内饰,然而书柜却疏疏朗朗,仿佛并无许多书籍。
我向来是不愿去往这图书馆的。虽图书馆给青少年、少女提供自习室及阅览室,但要一张四尺半见方的桌子上挤七八个人,即便是怀着些许功名心和勤勉精神的我,也是难以与之同流的。然我的一些旧交友人,或初见不过几天的朋友,仿佛着魔一般都欲前往图书馆写字学习。岂不怪哉!
夏日之事,别有一番夏日才有的趣味,也总可令人在炎热暑气之中享受一番乐趣罢!
「1」金曜日:星期五
「2」日曜日:星期日
「3」postcard:明信片
「4」新渡户稻造:日本大正时代的农学家、教育家,1984年至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
「5」Central Park:纽约中央公园,坐落于纽约曼哈顿中心,寸土寸金,是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
「6」上野公园:位于日本东京台东区,是日本第一座公园。历史文化深厚,以樱花绚烂、景色秀美著称。鲁迅先生曾在《藤野先生》中略有提及
「7」《仲夏夜之梦》: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此处借《仲夏夜之梦》指代剧院里演出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