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甲午战争

2022-05-20 17:48 作者:parterre5433  | 我要投稿

事件

洋务运动

1868 明治维新开始

1874 日本吞并琉球群岛

1883-1885中法战争

1882壬午兵变

1884甲申政变

1894.7黄海海战

1895 海卫之战 

1895 公车上书


日本的明治维新让日本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虽然日本通过此举富国强兵,但是改革遗留了很多问题,例如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垄断的现象存在这些因素,迫使日本直接或间接地走上了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

中国和朝鲜是山水相连的国家,朝鲜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而存在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加之日本的国内问题,日本把目光瞄准到朝鲜,伸出魔爪。中国出于防范日本的目的,在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时,袁世凯代为朝鲜平定内乱,甲申政变中国虽然短时间阻断了日本的图谋,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的疏忽,日本获得了同中国队等的驻兵权。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犯朝鲜日军突袭了汉城王宫,击溃朝鲜守军,挟持国王,解散了亲华政府,25日,日本发动突然袭击,不宣而战。接着,1894年7月丰岛海战爆发,黄海海战是中日第1次海军主力决战,虽然涌现了致远号等一系列英勇战斗的官兵,奋死抵抗,然后还是失败了1895年,海卫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总结了海战海战的兵器是“稍有优绌,则利钝悬殊”,一个微小的因素便可左右战局。在海军军力方面,李鸿章在《覆奏海军统将折》中说到“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一船”。财政上得不到充分的支持,也是这场战斗失败的一大因素。

历史上的中国和日本,日本从唐朝开始就派出遣唐使不断的向中国学习,中国是老师,而日本是学生。这次耻辱性的战败,检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成效,结果一目了然,不言而喻。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台湾与澎湖列岛被割让,中国需向日本赔款2亿白银;重庆,长沙,苏杭的通商口岸开放;日本得以在中国设厂;商品免除内地税。马关条约标志着这个古老的国家将遭受瓜分,不在握有财政主权;门户开放政策,使得中国被外国控制。就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加深。

中国在甲午战败后,觉醒也就此开始,这种觉醒体现在主体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意识上,1895穷极思变的中国举人开始了,上奏光绪帝提出了“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虽然被光绪帝拒绝,但是为后来的维新思想埋下了种子。

(读书笔记)甲午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