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吉利与沃尔沃的整合的一些看法,首篇专栏,感谢不弃
今年由于春节的疫情,大家实在是没有感受到春的气息,疫情笼罩下的国内车市还几乎都没有复工,汽车行业还在被动沉睡的时候。吉利与沃尔沃的一则消息则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新鲜感与刺激。
网上的很多媒体均对这个新闻进行了报道,其中不乏有一些论调说到“中国汽车市场将诞生一个新的“大众”。”为什么媒体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通过销量来看,吉利加沃尔沃的销量,参考之前的销量来看,能达到200万年产销这样的体量,确实能跟上汽大众或者一汽大众一较高下。所以现在很多汽车媒体行业均在探讨或者回答着与之相关的一切。
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的看法,权因近日直播中,反复被提到类似的问题,说明最近媒体的声音已经触达到普通的消费群体,并且在消费群体中引发了一轮思考。


首先,双方透露的信息为,他们正在商讨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重组后将加速推进二者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方面的协同,以更强的规模优势、技术能力和资源能力,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遥想当年吉利震惊行业的被戏称为“蛇吞象”式的收购,再回顾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吉利汽车为沃尔沃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且还带给沃尔沃的,就是吉利汽车深耕中国市场,对于中国市场上的成功的营销经验,对沃尔沃的销量,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反过来,沃尔沃其实同样为吉利提供了足够多的技术背书,这些技术上无形的背书,其实也对吉利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最底层的终端上,普通的3-5线城市中,很多用户选择吉利的原因之一,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那么吉利车上肯定应用了很多沃尔沃的安全技术。甚至可以说,吉利能达到现在的高度,与沃尔沃的隐形技术背书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吉利与沃尔沃通过这样的协同作战,已经在上一个十年中,尝到了不少的甜头。

2019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汽车市场终于能感受到,经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站在终端4S店的感受可能会更强烈。
品牌之间的火爆程度差距非常大,像吉利这样的自主大牌,受到的影响还相对较小,但是类似宝沃、斯威、风神、风行等等这样的二线甚至三线自主品牌,用门可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几乎没有用户进入店内看车询价
车辆销售的难度大大增加,很多都已经不再是首次购买,甚至很多用户已经不再是二次购买了。他们对于购车流程非常熟悉,市场监管现在也比前几年到位的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非常强烈。
很多品牌为了维持销量,在同一个地区,开设多家销售网络(4S店)。这些同城店的存在大大加剧了竞争的程度,也加剧了价格乱象,同样的,这样的情况则会导致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更加不相信4S店的所作所为,进而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而2020年以后,则是新的挑战,在宏观上,近两年内会有更多的自主品牌难以为继,进而黯然推出中国汽车市场,这个已经有了不少的前车之鉴。在微观上,吉利品牌急需更多的技术背书,更好的产品用来引领自主品牌的技术以及设计潮流。并且现在合资品牌价格逐年下探,已经开始跟自主品牌短兵相接了不短的时间,所以摆在面前的就是一个字,变
变,当然是要变出能力,变出气势,变出新的出路。虽然市场形势严峻,但是吉利毕竟深耕市场多年,深知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假如吉利跟沃尔沃合并成功后,协同作战,我分析了一下这场合并所带来的变化,诸君可后续斧正。

刚才我们说到,双方合并后要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方面的协同,这些话题都很大,难以一言蔽之。我们就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可能出现的变化吧。

首先是吉利
吉利不会放过任何使用沃尔沃技术提升自身产品力的机会,也就是说,吉利的产品会越来越强调安全、环保等维度的消费标签。
上一个十年是隐晦的让消费者感受到,吉利品牌是有沃尔沃的安全基因与血液的,下一个十年,一个是深入强化沃尔沃的安全标签,再次是加强健康汽车理念,这也是现在吉利车上一直在传达的内容,类似全车0胶处理、环保气味等级、车内空气质量等等维度,尤其是今年武汉疫情之后,吉利斥资3.7亿进行健康车辆功能配置的研发,都能看出吉利的下一个发力的方向,是在满足国家排放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深化健康用车标签
技术上由于双方的协同作用这两年其实已经有不少成绩出现了,像现在领克品牌,以及吉利星越车型上使用的CMA模块化架构,就是跟沃尔沃协同研发的产物,而这个架构,也同样是出自沃尔沃SPA模块化架构的全新造车架构
最终,如果合并成功,那么消费者可能得到的,就是一台更强化安全标签以及健康用车标签的,使用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造车架构打造出来的新一代吉利车型。当然,同样的,这样的车型售价,很有可能会比现阶段的吉利车型普遍要贵上那么一点点,毕竟,车上有很多沃尔沃车上才具有的基因嘛。

其次是领克
我认为领克汽车肯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如果合并成功,必然也是先从领克汽车第一个带给消费者合并后的新内容。
因为领克一直在吉利与沃尔沃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其实是吉利与沃尔沃在2010年收购之后,在研发、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成果的重要展示。因为沃尔沃很多技术并不能直接赋能吉利使用,这些技术很多可能都是跟福特汽车共有的,沃尔沃并不能将其直接给予吉利。
但是通过领克汽车的研发,很多技术就可以通过领克的吸收,再通过领克反哺给吉利使用。
领克汽车本来的定位就是高端化品牌,而一旦合并,很多技术的搭载使用,一方面能坐实领克汽车高端化的定位,另一方面,也不会对沃尔沃品牌的价值产生负作用。
所以一旦双方合并,领克将是沃尔沃与吉利协同发展成果的最先、最全、最大程度的体现者
虽然目前吉利沃尔沃双方的合并并没有实施,还处于计划状态,但是公告中也说到重组后将保留各个品牌的独特性
也就是说,领克汽车会成为吉利沃尔沃合并后的主要秀者,设计师沃尔沃与吉利将带着自己最好的模特领克汽车协同征战全球

最后就是沃尔沃
网上有些媒体的看法是,吉利现在对于沃尔沃的做法类似于杀鸡取卵,通过吸取其品牌调性上的安全基因来丰富自身,提升自身销量;再通过将沃尔沃进行国产化,来降低其售价以及制造成本,另外通过大额的优惠提前压榨沃尔沃的销量等等。
但是我觉得,很多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拿沃尔沃来讲,其品牌一直以来为什么销量不好呢?有没有可能也受限于其品牌标签中的安全几乎占据了品牌的全部呢?
在国内市场,很多消费者来买吉利的时候,若提到沃尔沃,必说安全,但是你要是问沃尔沃还有什么好的优点的时候,这时候消费者就完全失语了。这是否说明,沃尔沃现在的安全标签,其实带来的除了好处之外,跟好处同样巨大的,就是这个安全的桎梏了
那么在合并之后,目前吉利在新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方面,其实是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成果的,纵观现在的汽车市场,在车载系统的易用性、功能全面等方面,吉利的GKUI绝对可以算是成功的范例之一
那么通过集团合并,沃尔沃几乎可以说可以直接将这些现有的成果拿来利用,这对于沃尔沃打破安全桎梏,丰富自身品牌标签,具有极大的作用。沃尔沃品牌想要更进一步,可以说首先就是改变消费者心目中的除了安全一无是处的形象,而合并就能给沃尔沃带来这些好处
最后,沃尔沃去年的财报出来后,大约有100多亿的纯利润,其BOSS说,这100多亿的利润,得益于其品牌这两年深入优化生产以及销售流程,成本大大下降故而利润始创新高。那合并之后,通过新集团协作的作用,沃尔沃的成本还会下降不少,那么也就是说,沃尔沃的利润还会再有提升
所以,综上所述,对于沃尔沃来讲,合并后,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2020年,将会是艰难的一年,车市持续遇冷,竞争越来越激烈。 各大品牌抱团取暖,吉利不会是第一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总的来说,消费者的眼睛从来不揉沙子,不管集团合并与否,只要最终带给消费者的,是一台空间、动力、配置、维护、性价比均非常出色的车子,那么消费者都会给到最大的支持
相信吉利与沃尔沃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期待他们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