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成熟的过时的文字组织表达

ps:文字组织能力还是太弱,想要表达的东西说不出来,自己的想法又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敲打,先放在那里去不管
事实前提:事件的起因是切片标题的标题党行为,主播直接的在切片的评论区指出并表达了厌恶 逻辑前提:切片是向整个虚拟区甚至动画区推送的,附加上主播的整体流量大,切片的数据更好,会更容易的推给不认识主播的虚拟区观众甚至不注意v圈的观众 从主播本身的视角来说, 她可能本身不喜欢这种标题党的造谣, 我猜测因为切片标题传递的错误信息,会使知道切片基本内容的主播产生厌恶(文不对题)情绪(这个也相当看个人习惯,我也因为错误概括导致的信息偏差讨厌标题党,但是没涉及到我的话我还是比较随意) {这里可以拉出一个小讨论:信息的传播者需不需要对自己对信息的解读甚至夸大负责} 从观众视角来说这个分为三个大部分,其中一个大部分可以 一、一部分是对切片标题和切片内容都接受的,这部分一般没有啥异议 二、一部分是接受切片内容但是不接受切片标题的,对标题党的厌恶也由来与此 三、还有一部分是只看和接受切片标题不看切片内容的,通过标题来判断直播间内容,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直播间内的内容都是切片标题所述然后开始选择 1.要么喜欢,进入直播间后被打碎刻板印象,在(1)接受和(2)反对中抉择 2.要么不喜欢,本身就失去了看切片内容的欲望,在关于这个主播的讨论中容易会有意无意的表达厌恶 三、1的一部分会在抉择中选择(2)反对后,其中的一部分会在直播弹幕中表达出来,即使ta指出的是ta认为是不满部分,但是主播和相当忠实的观众因为认为ta是在攻击观众和主播熟悉的直播氛围,为了维护直播氛围,主播和忠实观众会“回击”ta。 因为已经产生了分歧,表达上就非常容易出现过激部分(互联网现在人和人的道德教育水平不同,即使爱好相同,你遇到的是高道德还是低道德纯凭运气)然后部分代表整体之后就给整体形象泼脏水 三、1的(2)和三中2的观众混合起来后,很可能会出现抱团和对主播负面行为的复读甚至捏造。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冷血的运营视角 主播的粉丝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战略收缩,短期和中期的重点都会从吸引新粉丝转向维护旧粉丝和转化付费粉丝 对应到乌主播身上来说,已经到达战略收缩期,不太需要主播圈甚至泛主播关系圈之外的新观众,服务好当前观众就足够 这种标题引进来的观众如果出现我上面三中1的(2)的情况话会污染到直播氛围,不利于战略收缩。 当然,有一种反向的手法,叫测试忠诚度,或者可以叫“提纯” 大概就能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