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长干货 |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843上岸经验分享

2023-08-13 18:41 作者:硕小牛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全日制的Da熊学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四年一直成绩还可以。本科专业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直觉得本科毕业工作薪酬低,另外自己对遥感相关的知识不是特别深入,想通过读研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所以我踏上了半年多的考研路。

接下来是我的上岸成绩,我的初试分数是370分,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一共有39名同学进入复试。我的初试成绩是第9名,但是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最终综合成绩排名第6,因此复试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院校专业考情

1、学校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国科大),是中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北京市,现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周琪。校训为“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学校有本科专业15个,专任教师3155人,其中两院院士191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8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537人。

2、专业概况

专业代码:085700

专业科目:遥感概论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43遥感概论

学制:3年;学费:0.8万

3、考试大纲及科目

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总分100分、204英语二总分100分、302数学二础总分150分、843遥感概论总分150分


三、初试备考经验

1、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预习阶段(1月-3月)

初步了解教材知识点。

(2)基础阶段(4月-6月)

分析真题,了解命题点,进行地毯式学习。

(3)强化阶段(7月-10月)

大范围刷题,学习解题思路,自己总结笔记。

(4)冲刺阶段(10月-12月)

保持做题题感,认真背书,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5)考试押题(12月)

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备考。

2、专业课备考建议

(1)第一阶段:基础学习阶段(3月—5月)

这个阶段要多看几遍参考书,熟悉书本内容。

(2)第二阶段:强化学习阶段(6月—8月)

分析真题,进行考点的对应,开始练习实务,要逐步开始背书了。

(3)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9月-11月)

实务和答题的练习都要稳步进行了,不断巩固答题方法;坚持背书;每个月进行一次模拟考。

(4)第四阶段:考前冲刺阶段(12月)

这段时间要开始把重点放回到参考书上,继续背书;把之前自己练习过的题目再多回顾几遍,总结自己总是出现的错误,进行规避。

3、公共课备考建议

(1)数学

全书是伴随你整个考研阶段的,那么第一遍全书九月底前看完。很多人感觉全书一个月,最多两个月就看完,但是效果呢?你要记住,你要做的是,把全书中每一道题都会做,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而且真的不容易,需要很大毅力。

660。当你完成前一阶段后,这一段的旅程,会变得异常轻松,所以用半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十月十五日之前,完成第一遍660,同时查缺补漏,完成对于全书的第一次升华解读。这段660的岁月中,记住要把做错的题全都记在习题集上。

真题。真题就是爸爸,没错,就是爸爸,甚至是爸爸的爸爸。那么如何利用真题,其实就决定了你最后能考多少分。

4、备考建议

弄一个番茄钟,记录自己每天实实在在在学习的时间,一天不短于八小时;

适当休息,每周可以固定一天休息一个下午或晚上,否则会很容易疲惫,给自己设定一个休息日也会更有动力;

每个早上先给自己设定学习任务,这个任务要量化,并且是可完成的;

每周进行一次总结,看自己设定的学习计划是否完成,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要有长远规划。

5、参考书

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戴昌达等,《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四、复试相关内容

1、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7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7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31日-4月1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2日

2、复试形式内容

(1)复试形式:线下复试

(2)复试内容:

专业面试+综合面试

1)专业面试:主要流程是2分钟的中文自我介绍,然后随机抽取两个专业问题,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回答问题,最后是英文的朗读翻译加上英文的理解,剩余的时间就是老师自由提问专业问题。

2)综合面试:相对而言要随意一些,主要聊家常,聊报考的原因等等。

3、成绩构成

总成绩=(初试成绩/5)x50%+复试成绩x50% 。

4.复试具体流程

(1)PPT自我介绍

内容:中文自我介绍(自己提前准备)

流程:老师用英文提问,需要用英文回答

(2)专业水平测试

内容:专业题二选一

流程:抽取试题,一分钟阅读后选择回答

(3)综合情况考核

互动问答形式:毕业论文、研究生规划、大学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与翻译专业有关的问题等。

5、复试准备经验

总的来说面试部分大家充分的准备起来问题应该不会太大,所以面试部分大家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大家可以提前多练习练习,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稿子在考官面前自信的背出来,不要紧张。


五、学长寄语

起点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都已经走到这里了,咬咬牙坚持住,相信自己,你的能力能够让自己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我不知道你经历了多少才走到现在,也不知道你放弃了多少才挺到今天,希望你更加坚定,也更加自信,梦想的学校,心动的城市,喜欢的人,都在等你。

人生最后一班地铁,这次绝对不再迟到!!!

学长干货 |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843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