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总统遇刺,枪手自称是美国执法者

文/行走斯图卡
当地时间7月7日凌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总统官邸内传来密集的枪声,随后临时总理约瑟夫(Claude Joseph)在一份声明中透露: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和妻子遇到枪手袭击,重伤送医;总统不治身亡。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媒的报道称,总统夫人伤势严重,被送往美国就医。
海地是位于加勒比海域的小岛国,人口大约1150万,是该地区最贫穷落后的国家,属于几乎不会被关注到的国家;但是这次总统遇刺,却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在地缘政治大新闻此起彼伏的时代,海地之所以还能在媒体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国家让人一言难尽。
今年2月份,海地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遭到了严厉批评,而批评它的国家主要是中国、美国和法国。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者,很少批评小国弱国,这次一反常态、言辞激烈,而且还是跟美国一起批评,这就更稀奇了;能够同时挨中国和美国批,就足以看出这个国家有多失败。
海地确实是一个失败国家,当时耿爽大使对海地的批评主要有五点:一、海地政局混乱、民不聊生,黑帮盛行、社会动荡,妇女儿童处境悲惨,让人难以接受;二、海地政府对这样混乱的局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海地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负了国际社会的期望;四、海地乱局没有外部解决方案,只能靠他们自己;五、联合国输血的扶贫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个国家有多奇葩,他们的治国理念就是让人民生活更加悲惨,只有这样才能拿到国际援助,才能填饱上层沟壑难平的欲望;莫伊兹领导的政党叫“光头党”,这是一个听上去更像是黑帮而不是政党的组织,而事实证明,莫伊兹的执政风格确实更像是黑帮而不是政党。
现在莫伊兹死了。《迈阿密先驱报》宣称这次袭击的枪手自称是“美国缉毒局特工”,但是有消息人士透露这些人与缉毒局无关,其中一些人使用西班牙语,而海地官员宣称他们是“雇佣军”。
但无论是什么情况,美国很可能都是幕后黑手。海地这个国家的失败,从根子上来说就是美国一手造成的;海地现行宪法几乎抄袭美国宪法,但美国自从1915年出兵占领后,至今都从各个方面控制着这个国家。只要该国政权稍有不从,就策动政变更换代理人,比如前领导人杜克主教是个民族主义者,试图带领海地摆脱美国控制,所以美国策划了2004年政变,推翻了杜克政权;而从之前美国同样在联合国痛批海地来看,对莫伊兹痛下杀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倘若正如猜测的那样,这次海地总统被杀不过又是一出霸权主义的闹剧。一方面美国动辄策动军事政变,肆意暗杀他国领导人,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另一方面,莫伊兹也不是个好东西。按照海地法律,今年2月份他就应该下台,但是至今拒绝交出政权,显然违背了美国的意志,或许美国就是在“清理门户”。但是对于海地,更大的悲剧在于:如果不能脱胎换骨、不能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下一届政府不过又是换汤不换药,海地永远走不出失败国家的行列。
当然,网友们还有另外一个关注点:海地跟中国台湾地区建有所谓的“邦交”关系,莫伊兹生前多次敲诈蔡英文政权。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地区所谓的“友邦”,已经有两个出现了内乱,一个是海地,另一个是非洲的斯威士兰,这是一个依旧实行绝对君主制的国家,现在人民正在起来抗争,试图推翻国王姆斯瓦蒂三世。斯威士兰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寿命只有35岁,但是姆斯瓦蒂三世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之一,他现有13个妻子(娶了15个但离了2个)和20亿美元资产——凑在一起,那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