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信息战 | 23年马理论专业调剂形势与影响因素
(一)马理论专业调剂形势简介
近些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红利的到来,考研人数的激增,初试分数水涨船高,马理论的调剂也变得越来越困难。2018年是马理论考研难度的一个分水岭,自此马理论考研再无小年,只有大年和更大年。热门高校一直爆满,相对冷门的“985”、“211”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可捡漏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双非高校报考人数也激增,师范类院校分数普遍高于同水平的其他高校。2022年的调剂是以线上方式为主,但是仍然有部分招生单位是以线下方式进行。
当下国家线尚未公布,调剂形势还不明朗。初试过国家线的理论上都有调剂成功的可能性,但事实来讲却并非如此,马理论调剂尤其是对本科出身、报考院校层次、初试分数这三个指标极为看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三无”同学不能调剂成功。在小研看来,技巧、信息至关重要,小研后续将详细为大家解决这一问题。
(二)影响马理论专业调剂的重要指标
1.本科出身
虽然从2022年调剂政策有了新变化,很多专业不允许设定与学业水平无关的筛选门槛,但是具体执行还与政策有着极大的不同。尤其是马理论专业考研,本科出身作为一个指标,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看本科出身是不可避免的。而马理论专业考研判定本科院层次的标准也主要包括“985、211、双一流等院校层次”“是否为全国重点马院”“马学科建设水平”等。
如果本科是清北人复武等全国重点马院的同学,调剂的时候可以多看看A区和B区的985、211,只要初试成绩还不错,调剂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本科是211马院的同学,目标院校在普通一本、省级党校里面选择较为稳妥,B区的211有可能,但是机会也不多;
如果本科是双非,那么调剂的目标主要集中于普通一本和二本院校,尽量不要选择A区的、发达地区的学校,重点留意下“老少边穷”地区的普通本科院校。
2.初试分数
除了本科出身以外,调剂时招生单位最关注的信息就是你的初试分数了。分数越高收到复试通知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每个院校有自己的调剂分数线要求,高于这个基本分数线才有可能调剂。
3.报考院校层次
马理论考研与其他大多数专业考研一样,是需要考四个科目的,外语和公共政治是全国统一考试,但专业课却是自主命题,很难进行全国统一命题。如果不进行全国统一命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学校的考核难度肯定有差别。举一个极端例子,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某二本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两所学校专业课都是要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别考这两个学校的同学专业课同样考了100分,那他们在调剂过程中,谁的成绩更有说服力?自然是第一志愿考清华大学的考生。换一个角度讲,清华大学马理论2021年拟录取最低分为358分,那这个水平一定比报考某双非院校马理论380分的水平要差吗?答案也未必,因此一志愿报考的院校水平越高,在同等分数调剂的情况下更有优势。
4.本科成绩
有的学校是要求盖公章的本科成绩单的,这个你就要打印出来找辅导员或者学校学工处盖章。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就是以下两种情况了。第一,你本科期间成绩很好的话,就可以打印出来发给调剂院校。第二,如果你本科成绩一般就不打印,毕竟“扬长避短”的道理人人都懂。
5.一份优秀的简历
以上均是考生本身所实实在在具备的客观指标。但往往有时候主观性的陈述与展示会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除面对面的交谈外,对外展示最直接的便是你的简历,毕竟,在准备调剂的过程中,我们要速成的就是“包装”你自己,以尽快地拿到目标院校的复试通知,这时候简历就至关重要了。马小宝们可以系统整理一下自己从大一到现在的所有经历。这里小研有这么几点要说:其一,如果本科经历“平平无奇”,要善于“包装”,这并不是让你造假,而是你描述的话语要尽量专业,但同时切记不可过分夸大。例如:“2022年2月,参与***比赛,并获得一等奖”,此处便可调整为:“2022年1月,作为核心队员参与到***比赛中,在整个团队中我负责文献梳理与综述、问卷调查等工作,参与撰写的《****的调查报告》获得了一等奖”。其二,简历整体要简洁大方,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分重点。其三,简历主题明确,研究生招考是招收有科研能力的学生,不是招收“未来可期”的干部。“锦上添花”与“主次不清”的度大家要把握好。简历集中在“个人信息简介”“专业学习”“科研情况”“志愿服务与学生工作”“个人自评”等这几个模块,尤其以“专业学习”“科研情况”为主,其余一笔带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