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童案例分析】苏州自闭症孩子任务拖延怎么办?
一、幼儿介绍
强强(化名),男孩,6岁11个月,自闭症幼儿。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较差,有自我刺激。自理能力较差,做事情很慢且没有条理,跟随模仿能力一般,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
二、行为分析
强强是3月份到幼儿园进行融合训练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当在完成老师课堂布置的小任务过程中,经常会有拖延的情况发生,注意力也不集中,东看看西瞧瞧的。如果老师陪伴在身边辅助他来完成的话,速度还能快些,但是如果独立完成,情况会很混乱,他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些什么任务、该怎样完成。

通过观察,孩子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如果让他独立的连续做一项任务活动超过10分钟,他的注意力会被外界的信息干扰,一会儿看窗外发呆,或者拿着手里的东西能玩半天。
还有理解力差、学习困难。老师讲的内容听不懂,所以在他完成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当任务难度比较大的时候,就会逃避,只想玩不想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做着自己不愿意干的枯燥的事情,能拖就拖。
三、理想目标:解决任务拖沓,提升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速度
四、干预过程
1.分割任务、规定完成时间
把任务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阶段,每段时间以5分钟的沙漏来计时。当孩子的注意力提高,逐渐延长所规定时间。当任务完成后,多余时间由孩子自己支配,如玩他喜欢的玩具等。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因为早做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他快速完成任务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地重复,最终会形成快速完成的良好习惯。
2.安排规划要完成的事情
生活中,教会孩子做一件事情前,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写作业时,文具要事先准备好;做手工时我们要先看老师的演示,知道如何做了,然后剪下图形,再沿着虚线折叠,最后粘贴等。另外,在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外,安排一些轻松又能够产生成就感的劳动,这样孩子会发现生活中其他的兴趣点,也会变得能干起来。

3.解决知识缺陷和学习兴趣
在孩子完成任务前,要了解孩子到底哪里没弄懂,然后给孩子补上这部分不懂的内容,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如果难度太大,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来让孩子完成。另外,还需要让孩子觉得完成任务是有趣的活动,尽量调动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或可以用计时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规定时间完成了就表扬或奖励贴纸。
4、少催促,多表扬。
催促会让孩子的动作更慢,要及时发现孩子快的一面,当他一旦速度变快了一些,需要马上表扬他,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确实比以前快了很多。要及时鼓励,进行肯定性评价,比如:“今天穿衣速度真快;刚刚的数字控笔练习能在一个沙漏的时间内完成;今天的手工有自己做哦,做的又快又好。”多发现孩子做事情速度快的时候表扬他,淡化他速度慢,不断鼓励强化他意识到自己比以前做事情快多了。

五、干预后表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强强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部分任务时,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的去做,而且完成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今后还需要继续从不同方面来调动他的积极性,对于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信心,让他在放松的环境中每天进步一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