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完备的黑暗森林理论

2023-07-20 10:29 作者:NADDOCAT_35  | 我要投稿

在初读三体之时,对于被广为传之的黑暗森林法则本不是很信服,但奈何推导出其的两条公理我实在是找不出毛病,所以对其的质疑便不了了之。

最近一段时间我又看了不少文章和小说,对于春秋笔法的威力也有了几分认识,也因此总算是明白了一个不是很浅显易懂的道理:

如果一篇文章如果你觉得存在问题但是逻辑严密以至于实在是找不出毛病,这只能说明两点——

要么,这篇文章述说的确实是真理 ;

要么,这篇文章存在一个你永远无法察觉的思维盲点(换句话说就是“你不知道你对某件事不知情”)

或许有几分可能这样的文章确实述说了些许真理。但从真理的稀缺程度来看,还是后者的可能性要高一点。而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初我对推导出黑森法则的两条公理根本挑不出毛病——

因为我把每一条公理都当成了一个整体来看。

上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推导出黑森法则的宇宙公理又出了什么问题?想要一探究竟,还是不妨让我们先仔细看看推导出黑森法则的两条公理:

①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②        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首先,一个文明如果想要在宇宙里搞事、蹦跶、刷存在感等的话,那么它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保障自己的存在,即让自己能够活下去——或者更书面地说——生存下去,故第一条公理正确。

第二条定理的后半部分是我们在经典物理学中所熟知的物质守恒定律,它和其他的守恒定律一起构筑我们物理体系的基石所在,故第二条定理的后半部分正确。

如此看来,有问题的地方,即出在第二条公理的前半部分——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

文明真的会不停地增长和扩张吗?

假设我是一个发展到了某一临界值的文明,我的人口想要且将要继续繁衍,我的科技则已经发展到了足以支撑我这么做的程度,而目前来说唯一限制我这么做的是资源的稀缺。我急需更多的资源来繁衍我的人口,但在我母星的资源不足以支撑我这么做的情况下,我只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宇宙深处其他看似荒凉的星球之上。

我可以选择稍微近点的星球,一来一回只需要几年时间。这样的话不至于我还没凯旋而归,我的文明就因为资源匮乏而四崩五裂;但是我依然不得不面临着这个星球可能已经被其他势力所占据的可能性。我出这一趟远门单单只是想蹭口饭吃,还远没到自找麻烦的程度。

在附近几光年内的星球都被探明存在威胁之后,我便只能把希望放在十多光年之外的星球了。但是尽管这颗星球目前而言没被占领,却依然存在到达之后这颗星球会被占领的可能性。十多年时间太长了,任何古怪的事情发生都不稀奇。而即使在到达后这颗星球依然没有易主,另一个凶险无比的问题也依然没有消失:回去的路上又会遇上多少意外?陨石雨还是黑洞?星际海盗还是奴隶贩子?

这趟险真的值得冒吗?我仅仅只是为了多繁衍一点人口,就得花完全不对称的代价去寻找资源?

我的文明,真的有必要再扩张下去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根本就不是什么公理。要想成为公理,我们需要在其之前添上一个条件——当该文明这么做不会威胁其生存时。

换句话说就是,在第二条公理中,“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幌子,其存在于第二条公理中除了误导读者之外,还起到了引出真正的第二条公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的作用。

文明是否会不断增长和扩张,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点出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这一点和《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第三集结尾时,章北海对希恩斯所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不定您的解析计算机,会对未来、甚至太空军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呢 ?”

在这句话中,“未来”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幌子,它真正的作用是引出太空军。解析计算机是否会对未来产生影响,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析计算机能,甚至必须对太空军产生影响。

综上分析不难得出,如果增长与扩张对于文明的生存有利,那么文明自然会选择将自己的种子在宇宙中四处播散;而当增长与扩张给文明自身的带来的危害大到足以颠覆其给文明自身带来的利益,那么文明自然也就不会再去考虑类似的事情。

如果不能继续繁衍增殖,控制人口并增加母星资源利用率倒也不失为上上良策。

不在爆发中沉默,就在爆发中灭亡。

事实上,如果我们观察得更加仔细的话,不难发现第一条公理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更为隐蔽的结论——一个文明不会做不利于自己生存的事。

暴露自己不利于生存,所以文明选择了藏好自己;增长扩张不利于生存,所以文明选择停止过度繁衍并继续苟在自己所熟悉的母星上。

而如果我们再往前推进一小步,便不难发现,第一条公理虽然在形式上简单无比,但是其在内容上则几乎囊括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不要轻视简单,简单意味着坚固。

所以,这就是了。在删掉幌子,保留众所周知部分的情况下,所能推导出黑森法则的真正的两条公理——

①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②     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那么,经过修整后的公理所推导出的黑暗森林理论是不是和原理论完全相悖?

当然不是,事实上我们根据修正公理推导出的黑森理论的图景——和原理论的图景一模一样。当然,一模一样的仅仅只是图景。既然公理变了,那么文明们在黑暗森林中的动机当然也就变了。

如果实在不信服,不妨让我们来一步步推导。但是在推导之前,我们需要先加入一个假设:

如果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在这个文明的科技水平超过某一阈值后,它不仅能够领悟黑暗森林法则,还拥有了探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文明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文明能领悟黑暗森林法则,代表它的科技水平也在同一时刻超过了某一高度。

很好,在铺垫了这么多后,我们先给出一个最为基本的模型:一片空旷的宇宙,以及两个文明,A和B。巨大的距离滤去了一切差异,观测者所能观测到的仅仅只是由两个微不足道的点所形成的宇宙社会结构。

不妨让我们把视角放在文明A上。A的科技水平很落后,B的科技水平则未知。

由于科技落后,A根本无法探明在文明B的母星之上是否存在文明。事实上,在A的科技发展超过某一阈值之前,它都无法知晓B的存在。

直到A领悟了黑暗森林法则,并且在同时它也探明了B的存在。

得知了黑森法则的A非常焦虑,把B看作了自己的生存死敌。正当A打算出手打击文明B所在的母星时,它突然发现这违背了第一条公理。

因为A不知道B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如果B的科技水平和A处于同一阶段,那么就说明B比A更早领悟黑森法则,当然也就更早地得知了文明A的存在。

对方比我方早得知我方存在却没有出手,那么此时我方出手,不仅在生存上不可接受,在道义上也绝对不能接受。

那如果文明B的科技水平比自己低,这时候出手是不是安全了点?

并不,因为技术爆炸的存在,文明B的科技水平随时都会发展得比A强。文明A出手瞬间B的科技弱于A,不代表攻击到达B时B的科技依然弱于A。

结合上述的分析不难得知,不论文明B科技水平如何,A都不能贸然出手。在这场博弈中,秉持疑佬从有的原则对A,甚至于对B来说都是最为经济且安全的选择。

于是,在一片区域中所有领悟了黑暗森林法则的文明都探明了这片区域所有的文明存在,却全都不出手。大家一起心照不宣,默默守护着这篇宇宙的社会和谐。

听上去很安全,很祥和,却也有点……无趣。

所以,不妨让我们在这篇宇宙社会中增加一个文明C。它也领悟到了黑暗森林法则,但是因为自身脑子不太好,在恐慌的驱使下选择攻击它探测到的所有文明。

于是,在见识到一些怨种文明被摧毁后,其他一些文明选择了小心行事,更加仔细地抹除自己在这篇宇宙中存在的痕迹,以防被又菜又爱打的文明C攻击到。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但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放任文明C这么肆意妄为下去,这片宇宙中的所有文明迟早都会遭殃。假设文明C变得更为镇定,放弃无差别攻击,那么事态就回退成为之前所论述的情况。但如若C依然不知悔改……

首先,假设你是离C最近的文明,你运气好也隐藏得很好以至于C乱开枪一段时间都没发现你。这时候你想要向大家警示C的存在,但是目前大家文化差异太大,语言差异也可能很大,想让大家明白你的意图,你又该怎么做?

当然是在宇宙的这片区域中广播C的坐标。

在我们继续分析下去之前,不妨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在宇宙中广播一颗星球的坐标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当然很难想象,所以不妨让我们在日常环境中思考这件事——

你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之上,突然就听到有人,不,有好几个人、一大群人喊你的名字。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

还是有点难猜,所以让我们再把问题升级一番:

这些喊你名字的人意识到这样做效率非常低,所以他们转而把带有你照片的纸张在街头四处分发甚至张贴在墙头之上。这种情况,又意味着什么?

难道不就是在贴通缉令吗?

如果你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又为什么会在大街上喊你的名字而不是别人的名字?

如果你真的什么错事都没有做,他们又为什么会贴你的通缉令呢?

所以说啊,被广播的坐标之处可能有物资也好,所谓的“攻击比探测更省力”之类的论调也罢,都并没有触碰到这个问题核心之处的本质。一颗星球的坐标被广播,其背后的逻辑其实在于告诉这片宇宙的其他文明,这颗星球有问题,需要被消灭,却也仅此而已。

因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好的,现在由于C乱开枪滥伤无辜,以至于一堆文明都选择在这片宇宙中广播C的坐标。C也因此被某大佬文明出手摧毁。

总之,在这件事后,广播坐标这事也就和发通缉令这事划上了等号。以后再遇到乱开枪之类威胁生存的事,大家就广播坐标贴通缉令攻击毁灭一条龙,在一片祥和中维护了这片宇宙的和平。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在成百上千个星球的坐标被广播后,这片宇宙里的文明们适应了广播等同于通缉的逻辑,逐渐建立起了一点秩序,也因此诞生了文明D。

D当然知道广播坐标和发通缉令可以划等号这件事。由于周围有点拥挤,为了过得舒服点,D选择了群发周围星球的坐标。这当然不厚道,因为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文明。

因为再三群发坐标,D被周边的文明公认为没有诚意,于是D的坐标也出现在了这片宇宙。后面的事大家众所周知。

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不论一颗星球上是否存在文明,在其不对其他文明产生威胁的情况下发布其坐标都是“没有诚意”的行为。如果存在文明,这么做就相当于是在滥伤无辜;但如果没有,这么做就是在破坏该星球的原有结构。

从三体原著歌者文明相关段落可以判断,滥伤无辜和破坏结构,这两者的破坏性可以说是处于同一等级。但是如若我们仅从第二条公理出发却会发现,破坏星球原有结构这事似乎并不是很严重。为什么?矛盾究竟在于什么地方?

在于星球遭受打击之后,星球原本所能提供的所有资源都不再能为任何文明所用。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中能够被利用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却在持续减少。

熵增原理。

从这个角度出发便不难推测,在宇宙中神级文明间的战争所使用的手段全都是通过增加熵值的方式来摧毁敌方有生力量。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低熵体。

把三维的宇宙部分降至二维,被降至二维的部分因此不再能被三维文明所用;在三维宇宙中制造一片低光速黑洞,于是黑洞中的任意资源便不再能被正常光速的文明所利用。

这才是真正的第二条公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熵值却一直在增加。


不完备的黑暗森林理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