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林如海、贾政为何都喜欢贾雨村?

2022-12-02 12:34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今天说一说贾雨村,其实贾雨村除了“忘恩负义白眼狼”、以权谋私之外,真的有太多有点,他的那些有点,堪称是古代读书人的标本。起码一个古代的正常人,从表象上来看,贾雨村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能力、有志气的读书人,长得也英俊雄壮,就算他热衷仕途经济那也是没问题的。


切入角度是林如海为什么对贾雨村那么好?请他给女儿黛玉做家教,还举荐他攀附贾府,连复职的银子都提供了。


因为林如海没有读者的上帝视角,他不知道贾雨村对甄士隐忘恩负义的往事,也不能预知贾雨村后来对贾府落井下石的后事。甄士隐、贾政也都对贾雨村十分看重。


一、在林如海眼里,贾雨村是个好后生:读书人的典范,做官的好苗子。


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出身诗书仕宦之族,因为家业没落,“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所以离开湖州,前往京城求取功名,想要再整基业,兴旺家族。


贾雨村的人设一开始就是个非常励志的读书人的样子,他出场就是有举人的功名。但是他和所有话本中的穷书生一样,穷酸又倒霉,走到半路上到了姑苏境内就没钱了,所以只能在葫芦庙里寄居读书,后来蒙甄士隐资助才进京考上了进士做了官。


在林如海眼里,贾雨村就是一个刻苦努力,靠真才实学考上进士的没落仕宦子弟,他之所以被革职也不是犯了错误,而是因为“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翻译一下就是:为了博得清廉的好名声,对下属过分严苛,对上级恃才自傲。


注意这里的“贪酷”并不是贪婪和严酷的意思,因为那些参奏贾雨村的官员,只参他“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并没有半个字提到贪污腐败,所以,在遇到林如海之前的贾雨村还是一个清官,是一个好官。


再加上贾雨村长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非常英俊雄壮,一看就是体面人的气派,就算是被同僚参奏革职,也毫无怨言,依然嘻笑自若,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这样的贾雨村就是很多中国古代文人都有的样子:勤奋、励志、才华横溢、恃才傲物有风骨、不容于世俗官场,被贬之后心胸旷达,寄情山水之间,怀才不遇。


不仅是林如海,如果读者不知道贾雨村和甄士隐的事情,也不知道后来他出卖贾府的事情,一定也会认为贾雨村是一个还不错的官儿,甚至他的经历还挺励志的。


当年退休的乡宦甄士隐之所以看重贾雨村,愿意倾心结交他,还出五十两巨资资助他,正是因为“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隐看到了贾雨村的才华和抱负不凡,同时欣赏贾雨村在落魄之时仍然不堕其志的上进精神。


二、林如海见贾雨村与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惺惺相惜之意。

林如海甚至比甄士隐更理解、欣赏、看重贾雨村,甚至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林如海作为四代列侯之后,也是勋贵仕宦子弟,虽然家业比贾雨村大多了,但是也是生于末世的贵公子,他也是靠自己的刻苦读书才考上了探花郎,做了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所以林如海和贾雨村在出身和科举入仕的经历上都是很相似的。


而林如海不管是在京城做御史大夫,还是出任巡盐御史,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纠察弹劾其他官员,这也是得罪人,拉仇恨的差事。所以林如海实在比别人更能理解贾雨村同僚嫉恨,参奏革职的遭遇。


除此之外,贾雨村能考中进士凭的是真才实学,林如海作为探花郎自然也是才华非凡,他懂得爱惜和欣赏贾雨村的才华。加上贾雨村被革职之后表现出的豁达风骨,林如海就更加欣赏了。


从书中林如海教养女儿林黛玉的方式,以及林黛玉的清高品行看来,林如海必然也是一个清高洒脱的人。所以,林如海对贾雨村简直不仅是欣赏看重,甚至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那么,林如海作为官居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盐政等多重官职的皇帝心腹红人、朝廷新贵,自然是忍不住要帮一帮怀才不遇的贾雨村这个人才了。林如海让贾雨村给五岁的女儿黛玉做家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举荐贾雨村出仕做官了。


很多人认为林如海没有能力,需要求助贾政才能给贾雨村安排工作,其实不是的。林如海的盐政、巡盐御史还有一个职权就是“举荐贤能”。


林如海之所以把贾雨村推荐给贾政,而不是直接推荐给皇帝,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护送黛玉进京,另一方面是要让贾府施恩给贾雨村,然后让贾雨村回报贾府,而他负责的就是发现人才,牵线搭桥,提供经费。


看看《红楼梦》中贾雨村听说了起复的消息,第二天回去求林如海,结果林如海早就已经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要说没有提前打算预备,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实在太过巧合,贾雨村和林如海的妻子贾敏是本家,在林如海眼里,贾雨村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人才,不为贾府所用都是巨大的浪费。


三、林如海招揽贾雨村为贾府所用,培植朝廷官场中的人脉关系。


荣国府嫡女贾敏和林如海联姻,就是互相交换政治利益。


贾府有爵位,有百年的富贵基业和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虽然树大根深,但是缺乏在朝堂掌握实权的人才,想要转型清流科举世家非一日之功。林家的根基比贾家还要深远,但是林家的爵位已经尽了,好在林如海成功转型,科举入仕,还成为皇帝面前的新贵,个人资质之高、前途之辉煌不可限量。


既然联姻就是利益共同体,林如海作为贾府的女婿自然也要和贾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贾家的日渐没落,林如海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他是处于朝廷政治中心的人物,自家和各位亲戚家一概的现状都了然于胸。


那么,林如海就要想办法在朝中给贾府增加助益,这样既是在帮贾府,也是在帮自己。要不然将来贾府有什么事情,朝中无人帮忙说话都很难办。


所以,林如海就看好了贾雨村,正好他又姓贾,可以算是荣国府的本家。贾雨村也十分上道,到了京城之后就主动地和贾府连了宗,自认为宗侄,就和刘姥姥的女婿祖上和王家连宗,自降一辈一样,算是成了宁荣二公本家的人。


《红楼梦》中的正经人贾政也很喜欢贾雨村,他“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就十分喜欢,因为贾政和林如海一样,“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再加上林如海的举荐,就“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正是四品金陵应天府知府。


贾雨村的出现正好解了贾政和王子腾的燃眉之急,也就是薛蟠打死乡绅之子冯渊的案子。贾雨村上任就审理了葫芦案,给王子腾和贾政表白了自己的报恩效忠的心意。


书中在这两件事上有一个时间差,只写道林黛玉进贾府的次日,王夫人就收到了薛姨妈求救进京的书信,紧接着就写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其实,宝钗进京是在黛玉进贾府的几年之后,而薛蟠打死人之后案子拖了一年多没有审理,直到贾雨村上任才判了。这其中错综复杂的时间线就像梦话一样,正是作者的梦幻笔法。


总之就是贾雨村被林如海挖掘,搭上了贾府和王家,尤其是巴结上王子腾的关系。从此青云直上,到了林如海病逝的时候,他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后补京缺”,后来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可以说是官居高位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贾家和王家恐怖强大的人脉关系,短短几年之间,就让贾雨村一个被贬的待业人员摇身成了大司马,进了军机处。


而林如海,早就在贾雨村进京候补的时候过世了。贾雨村也忘了这个对他有提携之恩的伯乐,就像当初忘记甄士隐一样。


按照贾雨村恩将仇报,野心勃勃的秉性,他后来一定会对贾家和王子腾恩将仇报,并且像对甄英莲一样,对林黛玉和贾家的人见死不救,甚至推向火坑。


当然,他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就像甄士隐在《好了歌注解》里唱的那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四、贾雨村娶娇杏,并不是浪漫的爱情故事


顺便说下一下贾雨村娶娇杏的事情,并不是知恩图报,也不是浪漫爱情。


贾雨村衣锦还乡,没有娶娇杏,他当时其实只是纳娇杏为妾,只用一顶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非常随意。因为古代妾的地位很低,没有人权,基本就和买个丫鬟,养个宠物差不多。


至于,后来娇杏能被贾雨村扶正做了正室夫人,一方面是她自己运气好,只一年就给贾雨村生了长子,身份提高。又半年,贾雨村的原配老婆染病死了;另一方面,贾雨村当时只不过是个知府,家里又早败落没了根基,就是个穷官,所以并不很讲究。趁着和娇杏的甜蜜劲儿,头脑一热就把她扶正了。


当然了,贾雨村对娇杏肯定有一些特殊感情。因为贾雨村早期有着文人的自恋和浪漫情怀,并且是十分自恋和狂傲。


当年贾雨村在甄家做客,看见丫鬟娇杏在园子里摘花,只见她“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贾雨村咳嗽一声,娇杏猛地抬头偶然看见窗内的贾雨村,见他长得高大帅气,仪表不俗,忍不住几次回头多看了两眼。


贾雨村就认定娇杏是个慧眼识英雄的风尘知己,觉得人家中意他,看上了他,顿时狂喜不仅,可能觉得娇杏大有红拂、文君的意思。


贾雨村当时不过是个寄居葫芦苗,靠甄士隐接济衣食的穷举子,除了志气和才华一无所有,所以当时荷尔蒙无处安放的他对年轻美丽、慧眼识人的娇杏印象深刻,很可能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将来发达了一顶要娶她。


后来,贾雨村果然考中进士做了官,偶然遇见已经随着主人落魄在如州街头的娇杏,立刻就纳她为妾,还给了甄士隐的老丈人百两+两封+二两银子,四匹锦缎作为谢礼和聘礼。可以说也做得非常体面了,甚至可以算个知道回报的文人官僚,虽然带了浓重的炫耀意味。


毕竟如果真的是知恩图报,他就该换了便服来亲自登门拜访甄士隐,而不是派衙役像捉拿犯人一样来粗暴的“请甄士隐去喝茶”。


所以说,贾雨村这种人就是前倨后恭,小人得志,只会摆足了老爷的气派和官威。


其实娇杏虽然丫鬟变夫人,估计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已经后来攀附上贾府和王家,官儿越做越大、利欲熏心的贾雨村必然会嫌弃她出身,上不得台面,就算给她请封诰命也难以拿得出手。


《红楼梦》中贾雨村和贾府连宗之后来往非常密切,但是却从来没见过他的夫人娇杏来贾府走动过,这其实也挺不正常的,贾雨村已经和贾家连宗,算是和宝玉一辈的宗侄,他的妻子按礼数是应该来给贾府的长辈,比如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请安的。比如,人家刘姥姥的亲家和王家连宗,刘姥姥都能拐弯抹角地带着女儿去王家串亲戚,就算落魄了也敢来贾府打秋风。


但是贾雨村的夫人娇杏并没有在书中露过面,连秦可卿葬礼、贾母大寿这种大场面都没有过,可见贾雨村根本不让她出来,简直就是明摆着的嫌弃。


如果娇杏晚几年才遇到贾雨村,最多被纳为小妾,生了儿子,也根本不可能被贾扶正。因为已经和贾府连宗,步步高升的贾雨村,根本就不可能干这种自贬身价,惹人笑话的事情。


以贾雨村荣国府府宗侄,王子腾门下的身份,随便都能找个秦可卿、傅秋芳那种仕宦千金做太太!还能提升他的身价,增加官场上的助益。估计这时候贾雨村对当年扶正娇杏的事情肠子都悔青了,而且只要一看见娇杏就会想起甄士隐和葫芦苗的穷困潦倒旧事,烦都烦死了。


所以,娇杏和贾雨村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浪漫逆袭的爱情,真的只是一时的侥幸罢了。贾雨村本质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红楼梦:林如海、贾政为何都喜欢贾雨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