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瓶装旧酒,技术的进步--谈谈CPS/LRHW

2022-11-06 22:59 作者:帝国苍穹fw190  | 我要投稿

      CPS/LRHW(常规快速打击/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是一个海、陆军合作的项目,两军共用弹体和滑翔体,区别则在于海军将采用“冷发射”,而陆军将采用热发射。

         新瓶装旧酒,新瓶指的是突破性的34.5英寸(0.8763m)直径两级固体火箭推进系统及制导系统;旧酒指的是CPS/LRHW所用的滑翔体为双锥体。

示意图很容易看出

       双锥体早在潘兴1、潘兴2弹道导弹(MGM-31A、MGM-31B)上就得到了应用,当然这时候是用做“末端机动弹头”。

        在试验方面比较出名的是上世纪60年的BRGV(助推滑翔再入飞行器)、70-80年代的SWERBE(有翼高能再入飞行器实验)和本世纪10年代的AHW(先进高超音速武器)。

BGRV

       BRGV(助推滑翔再入飞行器)预计升阻比为3-4,计划在30余km的高度以15-20马赫开始滑翔,在约45分钟内滑翔5000英里+(8046.72km+),其中在1968年的测试中成功滑翔。

       SWERVE则是在1975年-1985年间进行过三次试飞,验证了了2--14马赫的机动滑翔,包含12马赫、10°攻角拉起机动,随后以8马赫、0°攻角滑翔飞行。

SWERBE(有翼高能再入飞行器实验)

       而AHW(先进高超音速武器)设定目标为能在35分钟内飞行3700英里,在2012年的首次试飞中AHW耗时不到30分钟,达到了2485英里实际飞行距离;据称最大滑翔速度为8马赫,末段撞击速度为4马赫(注:实际上带C-GHB测试可达17马赫+),该试验全程在大气层内进行。

AHW FT-1A试验

       而CPS/LRHW初期所搭载的C-GHB(通用--超高音速滑翔体)则是由SWERVE、AHW一脉沿袭下来,在前人的基础上提高了升阻比及容积率,C-HGB全重约1200磅(544.31kg)。

        虽然说双锥体在技术难度和部分性能是肯定不能与乘波体/翼式滑翔体(ARRW/TBG等)相比,但考虑容积率和成熟度,未尝不是一种快速装备入役的选择。

C-GHB(通用--超高音速滑翔体)与CPS/LRHW

       CPS/LRHW的其中一个优势是新开发的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此前FE-1/FE-2试验中美国使用3级直径50英寸(1.27m)的火箭将C-GHB加速到17马赫+,而目前量产版则是可以以2级直径34.5英寸(87.63cm)的火箭达到相似的性能。

        毕竟载荷模块化是可以替换的。

CPS/常规快速打击

      作为对比,一代著名弹道导弹潘兴2,弹体长10.6 m、最大弹体直径为1.0 m,全弹重7462kg,携带W85核弹及相关装置时(注:含雷达、弹体、制导等全部再入装置约662kg)射程达1770-1850km(数据有所不同),最大速度为8-12/14马赫(数据有所不同)。

       而CPS/LRHW弹长约10.5米,弹体直径0.8763m,全弹重约7.4吨,载荷为C-HGB、全重约1200磅(544.31kg),最大速度17马赫+,射程3700km+,可以说有跨代的进步。

潘兴2弹道导弹MGM-31B

       据目前透露的消息CPS/LRHW理论精度可达1000英里射程下36cm,而在实测中精度达到过15cm。而潘兴2CEP约为40m,AHW计划为10m级别,可以说进步神速。

        至于新的弹头吗,慢慢磨吧,主要还是要多试射、多投入,在助推滑翔方面美国实际上处于部分落后地位。

END



新瓶装旧酒,技术的进步--谈谈CPS/LRHW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