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首尔踩踏事故何以发生?面对踩踏事故,如何逃生、防护、急救?

2022-11-11 16:49 作者:CCMTV临床频道  | 我要投稿

29日晚,韩国首尔市中心龙山区梨泰院洞一带,参加节日派对的人群中发生严重踩踏事故,目前已造成至少154人死亡和132人受伤。当地媒体称,这是韩国继2014年“世越”号客轮沉没以来遇难者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

狭窄不平的小巷,超预期的密集人流,震耳的音乐,难以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应急预案的缺失……种种因素叠加,使一场狂欢变成噩梦。


“有人在狭窄的下坡路跌倒,但后面的人潮依旧向前移动”——当事者回忆韩国首尔踩踏事故


据当事者回忆,当晚22时22分许,梨泰院汉密尔顿酒店旁边一条宽约4米的狭窄坡路上突然传来尖叫声,随后呼救声和哀嚎声此起彼伏,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10月30日凌晨,在韩国首尔市龙山区梨泰院洞一带,救护人员在现场工作。新华社/纽西斯通讯社
当晚,首尔约10万人聚集在梨泰院一带,他们身着角色扮演服装参加万圣节狂欢派对。以往,遇万圣节的周末在梨泰院一带举行狂欢派对已成惯例。这次万圣节派对是韩国政府不再强制要求户外佩戴口罩后举办的一场大型狂欢活动,因此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加,人流密度超出预期。

事发时,密集人流涌入这条狭窄的街道沿斜坡往下走,前方突然有人不慎跌倒,后面避闪不及的人群跟着倒下,一层一层压下去,造成严重踩踏。

“在这条狭窄的下坡路上,事故刚发生时,坡路下面一段有人跌倒,但后面的人全然不知,依然推着前面的人往前走……”一名亲历者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描述当晚踩踏事故现场的情形。


10月30日凌晨,在韩国首尔市龙山区梨泰院洞一带,救护人员在现场工作。新华社/纽西斯通讯社

据韩国媒体报道,29日22时24分,当地消防部门接到首个报警电话。据当地媒体和现场目击者描述,消防部门接报警后,位于首尔龙山区的消防署立即出动人员和车辆赶赴现场,但由于现场道路狭窄且人流密集,急救人员接警后40分钟才抵达事发现场。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向事故现场派出140余辆急救车,韩国保健福祉部向现场派出15支救援队。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30日向记者确认,已有4名中国公民在踩踏事故中死亡,另有2人受轻伤。使馆方面表示,已要求韩方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关于踩踏事故,这些知识必须懂


(1)什么是踩踏事件?所谓的踩踏事件,是指在聚众集会中,特别是在整个队伍产生拥挤移动时,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在前行,对跌倒的人产生踩踏,从而产生惊慌、加剧的拥挤和新的跌倒人数,并恶性循环的群体伤害的意外事件。


该类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事件多样性和群体危害性等特点。踩踏事件造成的伤亡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


(2)踩踏事件在什么时候容发生?

此事件多发生在节日庆典、宗教活动、集会游行、运动会、音乐会、大型赛事以及其他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时。
(3)哪些地方容易出现踩踏事件?一般而言,踩踏事件常发生在学校、火车站、机场、广场、大型商场、球场、地铁站、高铁站等人员密集的区域。
(4)哪些因素容易诱发踩踏事件的发生?容易诱发踩踏事件的因素较多,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自然因素等: ①人的因素:比如逆向运动、系鞋带、打闹嬉戏、人行通道堆放杂物、容易恐慌、不知道危险性、应急意识薄弱等;此外,群体之间出现摩擦而引发的大型冲突事件,也是重要因素;②物的因素:主要涉及场地空间设置和设施器材完善程度,包括楼梯设计、坡道涉及、进出口走廊设计、通道设计、应急通道设计、应急标识张贴及明显程度、防滑垫铺设等;③管理因素:涉及应急预案和健康教育,包括应急预案完善度、应急预案可行性、应急演练、安全教育、现场人员拥挤管控、隐患排查、现场安保监督等;④自然因素:多为不可控制因素,如地质灾害、雨雪天气造成地面湿滑等。


(5)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①大客流时前人摔倒,后人未留意、未止步;

②人群受到惊吓,情绪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在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③人群情绪过于激动而引发骚乱,发生踩踏;

④因好奇心驱使,造成人员集中而踩踏。


踩踏事故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发生地点往往是大量人群聚集的场所,人员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还可能存在意外坍塌、火灾、交通事故,以及生化袭击等伴发灾害。

(6)发生踩踏事件时如何自救和互救?

①一旦遇到人流拥挤的情况,不要慌乱、保持冷静,不要逆向行动,尽量顺着人流方向移动。

②行进过程中,如发现慌乱的人群朝自己的方向拥来,应快速躲避到一旁,或者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③陷入人群之中或混乱前进时,要注意努力稳住双脚不摔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寻找附近牢固物体(如路灯柱、树木等)进行依靠,待人群过去后,迅速撤离现场。

④在行进过程中,如果自己前面的人突然摔倒时,应当立即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示警,尽力避免摔倒的人员受到伤害。

⑤如果是自己摔倒了,则应当立即将双臂交叉环形护住头和胸腔,用这个姿势不仅可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还可以预留空间保持呼吸,增加获救机会。

⑥如果是带着孩子遭遇拥挤时,建议迅速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这个时候最需要体现尊老爱幼的精神。

⑦在出现拥挤踩踏事故后,有条件的应当立即报警,比如拨打110、120电话,等待救援。

⑧在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在救治中,应当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⑨对于现场他救,一般救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对于骨折伤,切忌随意移动伤肢,可以用衣服、毯子等软垫包裹伤肢,保持固定位,等待救援;如果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为抢救生命争取有效时间。


(7)如何防范踩踏事故的发生?

综合近些年国内外的报道来看,世界各国均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提前做好有效的防范是减少事故发生、降低危害性的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个人,应当加强防范知识的学习积累,提高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对潜在的危险能够最好应对防范。
对于组织者,要提前做好健康宣传,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设施、详情的应急预案;包括公共场所设计、建筑设计和使用规范,组织大型活动的登记和监管制度,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制;在可能引发踩踏事故的意外事件发生初期,或是踩踏事故初步暴发的阶段,相关部门应紧密协调配合;于大量人群聚集的结构复杂的建筑地点要明确定期筛查制度,发现可能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案和整改措施;进行预案的演练及改进等。
尤其是对于活动现场人群密度及人流的控制,千万不可大意。可以采用限行和分流等措施,在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宗教建筑等公共场所应严格限制人群的最大聚集量;门票也可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群管理手段。

韩国首尔踩踏事故何以发生?面对踩踏事故,如何逃生、防护、急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