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计算题思路分析

2023-06-26 16:56 作者:zdy-ydz  | 我要投稿

目录:一 进港排队优化

二 地面延误程序(Ground Delay Program, GDP)和时隙分配

三 容量评估-基于管制工作负荷的雷达模拟机算法

知识点梳理见《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课复习、识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一 进港排队优化

题目通常给出航班和对应时间窗,思路如下:

(1)建议画一个数轴(时间轴),表示每个航班的时间窗

(2)按照四种分类,列出各分类的飞机对(不需要写出集合的关系式,列出集合就可以)

W 表示航班时间窗没有交集,并且一定满足间隔的航班(间隔题目会给出,注意单位为分钟)

V  表示航班时间窗没有交集,但不一定满足间隔的航班(说明有可能有冲突)

U1表示航班时间窗有交集,但是交集对应长度小于间隔的航班(说明有可能有冲突,概率比V大一些)

U2表示航班时间窗有交集,交集对应长度大于间隔的航班(说明冲突概率比较大)


(3)写出对应关系矩阵(不需要写表达式,列出矩阵即可)

总体上,矩阵的行列式是一个上三角形的行列式,对角线和下三角部分都是0。只有一点特殊,就是U2对应的飞机对填三角符号,因为它们冲突概率比较大,所以意味着“不确定”。

(4)说明U2的飞机对有几种组合(谁在前谁在后的组合),这里有6个飞机对,用δ(ij)算组合。组合个数是2的6/2次方 也就是8个组合。这个组合是飞机对的组合,和前面10架飞机有多少个飞机对是不一样的。

(5)δ(ij)=1就说明第i个飞机在前,第j个飞机在后,所以每一种组合可以对应一个排序矩阵

(6)一个可行的矩阵对应一个可行的排序结果。矩阵每列元素求和,和最大的那行对应的航班排在前面。对照前面的目标函数,题目会给延误的成本、提前降落的成本。排序结果对应时间窗,可以算出每个排序结果航班的总延误和总提前,从而线性组合对比目标函数的大小,算出最佳的排序结果。

(7)这道题其实就是穷举法,只不过是优雅的穷举,符号也比较花里胡哨。事实上也没有用到传统线性规划算法,只是符号比较多、逻辑比较绕。实际考试一般不会给到10架飞机,不然工作量比较大

二 地面延误程序(Ground Delay Program, GDP)和时隙分配

(1)这道题首先可以填表,把预计着陆时可补充完整。因为题目给了滑行时间经验值为10分钟,所以预计着陆时刻=预计挡轮挡时刻-滑行时间经验值

受影响的航班,就是着陆时刻落在容流失衡时段的航班

(2)时隙分配,首先要算时隙的间隔,即容流失衡的的时间,除以到达率AAR。

随后列表,按照豁免航班、已经起飞的航班、国际航班的优先级优先分配这些航班。

剩余的航班按照“先到先服务”原则

(3)受控着陆时刻是时隙的最早时刻。因为刚才的算法决定了对应的航班只能在对应时隙内落地。随后算延误和等待时间。注意这里是时隙分配,不是间隔调控,不需要考虑间隔问题

容量评估-基于管制工作负荷的雷达模拟机算法

容量的定义是在持续服务的状态下(飞机源源不断进来),系统能保障的最大服务水平,对应就是几分钟一架

(1)该算法首先统计各个时间片的管制工作负荷(时间片长度是时间单位,是人为设定的,题目也可能直接给)。一个时段工作负荷超过时间片的长度的70%,意味着这个时间片里面,管制员有超过70%的时间在通话、工作、emo等等

(2)在接近或者超过70%的时间段里面(取并集,也就是图里面山峰和横线对应的时间长度(横坐标)),算该时间段内的航班架次

祝大家考试顺利,假期愉快!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计算题思路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