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游戏有多能作死?战双口碑暴跌我一点也不意外

2019-12-07 02:19 作者:楪筱祈ぺ  | 我要投稿

游戏质量决定了玩家会不会玩下去,游戏口碑才决定了玩家会不会打开这个游戏。

一言难尽的评分

说在前面,我是战双最后一次删档测试的玩家,虽然这次开服没有注册账号参与,但是对于游戏内容和机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次评论我也尽量不讨论我自己并不太熟悉的内容和部分,单纯从一个手残玩家和广东人的角度出发,去完成这篇专栏。

我玩过的手游不算多,毕竟我玩游戏投入的精力一般比较较多,很多人可能开玩笑说我肝好,但实际上和双修、多修手游的大佬们比起来还是差太远了。

背景

那我玩过什么手游呢?

单机游戏阶段:

高中时期,那时候是智能机爆发式发展的阶段,但是手游还属于一个新兴行业,现在比较热门的手游基本还在萌芽阶段,甚至有可能连影子都还没有。

粉丝经济手游:

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换皮手游,那时候是网络小说兴起的时期,手游作为网络作家IP变现的新渠道,在那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盛行,我玩过的这类手游一共有2个,分别是唐X世界和冰XX厨,氪金量分别在6k和3k左右,现在感觉当初自己是真的蠢,黑历史就不细说了。

跟风手游:

我玩过神魔,氪金总量大概在1k左右,应该是不知道什么战场活动改版之后就没玩了,其实感觉我自己也不太适合那种类型的手游。

还玩过雷霆战机,氪金总量大概也是1k上下,当时当单机玩的,玩得还挺开心,不过后来没玩还是觉得花钱太多了。

滚服手游:

嗯,我玩过这种滚服换钱的手游好像是叫缥缈X诀?,但是我没花过一分钱,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手游往往都会有大量的客服去找人加好友,然后客服会送福利,然后我死缠烂打让客服给我比较高的开服福利,一般人送的是V3,我要到了V4。

然而这种游戏实际上不持续氪金的话,是根本玩不下去的,当时也就是当个消遣,那个游戏一个V4大概能玩个2个星期左右,同类游戏里大概算是不那么直白的。

解谜向Roguelike手游:

只玩过一款,不思议迷宫,当初是因为敖厂长还是哪个Up的视频入坑的,其实这类游戏是比较符合我的游玩风格的,氪金量少,只有月卡和金罐两个常规氪金点,周期氪金量需求和现在的方舟月卡党差不多,甚至基础氪金导向也差不多,基本都是换体力刷资源。

当初闲置的原因我也不太记得了,现在我的账号好像还是给盟里的管家打理着,什么时候有心情了我有可能会重拾吧。

二次元手游:

玩过两个,第一个严格来说不能算二次元手游吧。

一个是TiMi的天天来塔防,标准的天天系手游,弃坑前好像是刚出图腾柱没多久?

弃坑的原因很简单,太烧钱了,感觉氪金就像无底洞,弃坑时总氪金量大概在1k左右?其实我喜欢玩塔防之类需要一定思考的游戏,但是这个游戏的战力压制机制非常傻逼,这也让我以后对战力压制机制有非常大的偏见。

第二个是少前,氪金量大概也是在1k多,其实弃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我不太喜欢这种破损-维修的机制(并不是说这种机制不好),所以后来同类的养成手游比如舰RBC之类的我也不会碰,第二个是因为我当初是在手机的应用商店上直接下载来玩的,没错,就是渠道服。少前的渠道服是落后官服的,而且数据不互通,这也让我在日后的游戏中对除了B服以外的渠道服都存在偏见,而且我也很明确渠道服是不可能在充值方面那么老实的,游戏内没有充值活动,但是渠道服的代币会有。

这大概就是我在方舟之前玩过的手游了。

可以看出我对手游的选择主要有3个点:

1、月卡党这个层次起码不能对游戏绝望(每月100以内都算可以接受吧)

2、不喜欢战力压制这种强行需求练度的机制。

3、不喜欢渠道服。

舟游不完美,但是避开了我讨厌的点,迎合了我喜欢的点,所以我选择了舟游,我也不会要求所有人和我一样。

正文

说了这么多关于我过去手游经历的内容,这对于我为什么要给战双这个评价的理解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我当初参与战双的内测是因为他提供了粤语配音,同时我也想尝试一下我作为一个手残能不能适应这种3D战斗手游。

结果其实让人很难过,我期待的点全崩了。

下面一条条来分析吧:

1、配音不足

以广东人的感觉来看,很明显因为现代教育的原因,绝大多数的粤语配音文案和CV都有所欠缺,粤配缺少日配的那种表现力

这种表现力的缺乏很明显是两个方面造成的。

第一,是配音文案的欠缺,也就是文案体现不出粤语的情绪。粤语在情感上的表现力其实比普通话和国语都要强,和日语的差距并不大,实际上站内诸多优秀的粤翻作品都能很好体现这一点,比如RCVO和三色堇配的LL系列、fate系列等动画的OPED插入曲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还有R组最近和灯泡合作的明日方舟动画系列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果非要排二次元游戏中配音的表现力的话,日语≈粤语>国普通话,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日语我们听不懂,而且日配CV的功力很足,情感表达很到位,粤语是因为音调丰富,表现力强,对于外地人来说和日语一样属于听不懂的。国语和普通话同源,为什么我会说国语配音表现力很多时候比普通话强呢?很明显是因为海峡对岸的配音演员(往往是演员兼职的)会更投入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港配的动画片和动漫基本都具备丰富的情感,早期迪士尼港配动画片可能比英文原声更有情感。当然,随着现在普通话CV的成长,配音水平也已经起来了,LOL、守望先锋等游戏的普通话配音就很不错,不过在二次元游戏这方面,能拉的下羞耻心来配中二台词的还是少。

那为什么战双中很多角色的粤配,尤其是女主(抱歉,我连她的名字都记不住,因为声音没啥特色)的配音表现力不足呢?

因为配音文案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包含粤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在广东的粤语教育甚至会遭到打压,基本只能靠生活和传承,而这也越来越难了(当初看到新闻的时候我是感觉很迷的,主持人也很无奈,这里我就不具体评价了,不谈时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用粤语表达情绪,或许他自己知道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表达,如果他会日语的话甚至能表达出那种感觉,但是该怎么做到通过粤语文案来表现,却完全不会。

第二,是CV经验不足,也可能是CV的体验感不足,可能很多CV根本没有玩过自己所配音的角色,配音文案也缺乏一个配音导演作充分的指导,在查看角色声优的时候,很多配音演员也不是我熟悉的那一批在B站活跃的粤配声优,很可能甚至是新人,棒读之类现象非常明显。

也不是所有CV都存在这种问题,比如七实的CV配得就很有表现力,文案虽然有点尬,但是CV本身相对扎实的功底和经验基本弥补了这一点,岚风蜂蜜绿茶是RCVO配音组中负责LL里西木野真姬配音的,声音的辨识度很高,配音结果的表现力也很强。

这次测试的时候因为一些别的原因,我高稀有度机体玩的少,但在查看当时能查看的机体中,貌似也只有岚风蜂蜜绿茶的配音算是比较好的。

至少整体配音质量我觉得粤配和日配有一定的差距,配音总文本量也感觉比较少,作为一个广东人玩起来自然会感觉有些难受,实际和期望的落差有点大。

作为特色的地方我觉得不满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但导致我最后决定不入坑这个游戏的因素则是在其他方面。

2、战力压制制度我非常讨厌

前面提到过,因为玩天天来塔防的时候,被战力压制制度恶心到了,所以我玩游戏的时候非常讨厌战力压制制度。

战力压制制度就是战力不达标就加属性的恶心制度,用方舟玩家容易理解的角度来看,就是不达到推荐等级,就给你上荒芜广场12级的危机,达到推荐等级,就相当于一级危机都没有。

你思考一下,我既然能打过12级危机,我TM还打0级危机干嘛

诚然,这样的系统能增加挑战性,而且战双这个过载系统也不是不留活路,毕竟站内那么多大佬顶着过载刷图呢,但是对于我这种菜鸟玩家来说,就是在恶心人,让我失去玩下去的欲望。

尤其是将全身资源砸进去凑够战力过了这一关,发现下一关战力需求又提升了一大档次,瞬间失去了继续玩下去的欲望。

我可能代表不了大多数的玩家,但肯定有玩家和我一样,是因为这个战力压制系统被劝退的。

3、极其吝啬的资源

不少人分析过这一点了,我就简单点说,通关一次给30黑卡,250黑卡单抽,2500黑卡十连,四十连才有新手保底。

然后十连里除了高价值的机体之外还有狗粮、装备、意识等等。

同样做个类比方便我的粉丝理解吧,你要将明日方舟整个主线全打完(不含突袭),再多打4把图才能凑一发十连,然后这发十连里除了干员还会出现录像带、固源岩,问你爽不爽?

然后你要凑够4次这么多东西,才能拿到一个保底S。

虽然以方舟对比很招人恨,但是方舟在非保底的前提下一个6星的期望是35抽左右,重复获得都比战双的新手保底来得快,这落差至少我是接受不了。

而且到那次删档内测结束,我都没搞清楚战双的养成机制,但直觉感觉那是一个深坑,哪个地方都要花钱,而且不能以肝代氪

仔细算过之后,我发现我自己如果只氪月卡的话,根本没办法在这个游戏“有尊严地”玩,至少游戏给我的直观体验是这样的,所以我决定不入坑这个游戏了。

(防杠:我这里说的是第一印象,就算游戏实际不是如此,我也已经决定关掉游戏了)

4、逼死强迫症的新手流程。

解锁完周常要打通主线5-7,第一天肝了几个小时,主线剧情没讲多少,但是卡关卡得我心态爆炸,玩了几个小时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能解锁完这个游戏的基础玩法,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雷区,战双踩了。

周常很明显算是基础玩法的内容,至于别的游戏的深渊排行榜、PVP之类的,虽然前期不能玩,但是你明确知道那是后期体验的东西,而且往往和日常任务系统独立开来,不会因为自己萌新而比大佬晚体验相关的内容,顶多是游戏体验较差罢了。

这需要明确基础玩法和进阶地图的区别,同样以方舟举例,剿灭是基础玩法,市区是进阶地图,剿灭你第一天努力点就能开,打不过是另一回事。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里,各个游戏公司都在想尽办法压缩新手流程,尽快让玩家开始体验游戏的核心玩法以留住玩家,战双这种反向操作属实惊艳

我不确定像我这样觉得游戏本身就不太适合自己的玩家有多少,但我觉得就算没有1万黑卡的智障后续操作,这游戏也没能力从蹦蹦蹦手里分一杯羹。

说完了游戏本身,我们接着来聊聊战双的这次邮件失误与后续运营的智熄操作吧。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次邮件应该是定向转群发的失误,因为邮件标题,基本可以肯定是发错了对象,而不太可能是打错了数字。

那么这次邮件失误到底严不严重呢?

其实不算最严重的。

韩国有个手游,春节活动弄错了SR和R的概率,然后那个游戏重复的R还会送抽,基本上人人都抽得非常开心。

当时程序放假了,运营是怎么处理的呢?

直接当春节福利了。

你可能会说韩服的游戏大环境不一样,没有那么多薅羊毛的工作室等等。

但人家这样操作起码保住了当时的活跃玩家,没入坑的玩家在好友的口耳相传之下或许也会尝试一番,日后玩家入坑难和重氪玩家的情绪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解决,至少口碑保住了,热度也有了,手游赖以生存的就是这两点,你这两个数据好看了,才可能让投资人满意

如果觉得这个例子不具备参考性,那我们换个例子,这次我们找一个公认的垃圾运营

世纪天成,和脚本工作室打官司都能输的奇葩韩资公司

在一年前,我玩的封印者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bug,某次更新之后,商城打开之后的商品统统0元

要说事故,这个事故比战双这次大多了吧。

但是最后这件事怎么处理的呢?

首先肯定是停服维护止损,然后买过0r礼包的全部保护性封号,然后开服,固定住关键数据之后恢复正常玩家的游戏

然后买过0r礼包的,还没使用的回收,通过拍卖行卖出去的就按市价回收金币,完成处理一批解封一批

最后,再给没买过0r礼包的玩家发一个拾金不昧的称号。

这样的处理下来,有一批玩家弃坑了——他们贪小便宜买了上万的礼包还花出去了,账户最后被扣成了亿万负翁,工作室赚了一笔,因为他们金币走得快,停服之前变现了一批。

但是游戏的口碑没出大问题,至少氪佬们基本都认可这样的处理方式,大多数的玩家都留下来了

换到这次战双事件,其实有经验一点的运营都不会处理成这样。

大方一点,这1万黑卡就送出去了,后续再想办法消除初始号多了一万黑卡的影响,才40抽,多好调啊,临时暗调一下前40抽的出率其实就行,只要不拿上台面来说,玩家也只能是怀疑。

吝啬一点,你想回收这个1万黑卡,其实也行。

首先停服,收到黑卡的先全部保护性封号,每个号直接扣一万黑卡,扣完分批解封,回档干嘛,回多错多,顶多维护的时候改一下程序逻辑,允许负数黑卡。

然后再全服送个几百黑卡(这回别再多个0了)补偿一下,S限不用发,甚至皮肤都不用送,玩家也未必会有意见,毕竟玩家在讨要福利之前,首先要求的是游戏公平

这样处理的话,没用1万黑卡的不会有损失,用了一万黑卡的相当于透支了未来的抽卡,如果还想平衡一下的话,剩余黑卡扣除氪金数目之后为0或以上的玩家再多发个皮肤啥的,这样皆大欢喜了。

我是想不出为什么战双这运营能操作得这么智障。

至于有的人提起新增霸王条款的问题,我只能说这公司的法务部门或者请的法律顾问难道是形同虚设的吗?

这东西难道不是应该公测之前就写好,然后让玩家随手点掉忽略掉的吗?第一次见这样的奇葩操作

这东西的确算霸王条款,但不是无效条款,符合法律框架的前提下,他们的确可以有最终解释权。


综合来看的话,本来只是观望,不太确定是否要入坑的我,决定还是敬而远之了,至少换运营之前是如此。

一点小牢骚,希望能给还在观望的玩家一点参考。

一个游戏有多能作死?战双口碑暴跌我一点也不意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