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节过后那些两亿的空巢的自述

2023-01-29 13:05 作者:瓜瓜游历  | 我要投稿



人到中年,“空巢”现象开始像洪水一样向家庭蔓延,让人防不胜防。


孩子不在了,就有了生活,身边的伙伴都忙着做自己的事。所有的关系都有一个固化的模式。




我的身体好像被钻了一个洞,很难填满。我被生活的洪流带着前进,生活的激情也随之产生。


在人生的后半生,中年女性该如何对抗这种如期而至的孤独感和自我失落?



中年“空巢”的杀伤力,

你不知道。


网上有人粗略算了一下:


如果你二十多岁结婚,1-2年生孩子,18、19岁离家,十年二十年后婚姻变得平淡,那么作为女人,你很可能在四十多岁面临“空巢”。


电影《第二春》中的雪莉是一个极度孤独的“空巢女”。



42岁时,她的日常生活毫无生气;


早上去超市购物,然后,回到家,给自己倒杯酒安慰自己。


房子冷清到她只能站在厨房里对着墙聊天。


雪莉正在切菜,但是她想到了她的朋友、孩子和丈夫。.....



曾经和闺蜜有说有笑,牵着儿子的手散步,和老公一起装修新家。现在一切都变了。


她每天缓解孤独的方式就是对着墙自言自语。


“沃尔,我真的很想念孩子们,但现在只有他和我了。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搬进来的时候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你还记得吗?墙,他以前爱我是因为我是个‘疯子’,现在他只当我是个疯子。”


那时,雪莉和她的丈夫刚刚结婚。他们笑着装饰新家,情不自禁地亲吻。


现在两个人几乎无话可说。


孩子们已经长大,离开家开始自己的生活。


精神治疗师克里斯蒂娜·克罗马曾经提到:


“孩子离家后,通常会感到孤独、痛苦和空虚,同时会对生活产生不确定感,好像生活突然没有了意义。”


面对孩子的离去,雪莉很失落,但这个洞从丈夫身上无法填补。


她的梦想是去旅行,但她的丈夫喜欢呆在家里看报纸,所以这个梦想从未真正实现。


我的好朋友简想邀请她去希腊旅游。她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但随之而来的是犹豫…..



她担心丈夫离开后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轻易摆脱“妻子”的角色。


每天,雪莉都会试着做她丈夫最喜欢的晚餐。


但这一切并没有得到对方的感激。如果晚餐准备得太晚,丈夫会抱怨。


所以,这面墙成了雪莉唯一的树洞:


“沃尔,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为什么不离开?那是因为我害怕,我害怕离开,我无处可去。”


当生活变得无趣,当孩子长大离家,当婚姻不再亲密,她迷茫,彻底被抛弃。


有多少女人像雪莉一样,中年过着孤独的生活。



这种孤独是一种始终如一的稳定的情感依恋,是一种突然打破的空白;


那是一场平静如水的婚姻,内心的孤独;


我活了大半辈子,为了所有人,除了我自己。


深入骨髓,却无处倾诉。......



中年空巢,何为空?


不仅仅是雪莉,还有很多女性:人到中年,都在经历角色的自我迷失。


曾经排在她后面的女人是个成功的男人,现在是个著名的作家,曾经陷入“空巢”的泥潭。


前半生,作为妻子,全心全意照顾丈夫的起居;作为一个母亲,她尽力做一个好母亲。


每天忙忙碌碌,养孩子,直到有了自己的生活。


这么长的一天,又累又空虚,没人问她到底是什么感受。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在家里哭了,彻底崩溃了,她发现:


我只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难道父母没有想尽办法让我变成这样吗?为爱牺牲,为家庭牺牲。”


真相完全展现在她面前。


那么,我是谁?这是她想知道却又害怕听到的答案。



事实上,一个人的自我探索早在青春期就开始了,并在成年早期完成。


但是因为女性进入婚姻,突然被赋予了很多外在的角色,妻子和母亲的个人部分被无限挤压。


孩子离家上大学,婚姻变得平淡,这些外在身份开始瓦解。这时,你必须重启被中断的自我思考:


如果你摘下这些身份标签,你是谁?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对郭虹来说,这种感觉就像步入虚空,然后坠落。......


过去的旧身份破灭了,新身份还没有开始。


东野圭吾曾经说过,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分身,因为找不到,所以才会陷入孤独。



然而,生活怎么会这样呢?


我不喜欢读书和写作吗?


为什么还没开始?


经过反复的灵魂拷问,郭虹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她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也许,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人。烹饪带来的满足感远远不足以抵消我在其中感受到的痛苦。”


从此,郭虹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学会发现自己。


长岛的故事由此诞生。


在这部作品中,她剥离了母亲和妻子的标签,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疯女孩”。


从“空巢女”到著名作家,郭虹经历了内心的孤独。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才能在中年重新找到自己?



找回自我,来个中年“叛逆”


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面对真实的自己,然后才能遇见自己的灵魂,整合分裂的自己,活出真实勇敢的自己。


中年之路为你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让你抛开外在的身份和角色,重新与内心的孩子联系起来。


亲爱的,在养育孩子,做一个好妻子的过程中,你有多久没有和内心的孩子说过话了?


当你进入“空巢”,被孤独困扰时,你可以静下心来问自己:


在成为外在角色之前,你想在这个世界上活成什么样子?


然后跟着里面的“小情人”,毫不犹豫地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不是为了我的孩子,不是为了我的丈夫,而是为了我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50岁就退休了,但她的丈夫还有10年才退休。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厌倦了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决定做一名中年背包客。


一个带着相机的人就这么走了,选择了一些冷门的国家,一个个的去体验,在旅途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


和不同的人分享旅行经历,让她变得更加开放,找到了内心的滋养。


其次,你可以勇敢地走出自己狭隘的内心世界,拓展自我认知。


渡边和子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女人只关心她的丈夫、孩子和家庭,记住附近商店的商品价格是很可惜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你应该拓展你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具体的东西,也包括价值观、理想等抽象的东西。”


可能以前你只关心孩子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你吃得好吗?晚上给老公做什么吃?老公在外面应酬什么时候回来?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琐碎。


现在,你是否愿意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对“丈夫和孩子之外的人或事”感兴趣,以接近更完整的自己?


最后,创造你自己的“每日奖励”来发展内在感觉和情绪的自给自足。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难免会有一种“不被需要”的失落感。


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习惯性地把养育孩子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功课。偏离了这个生活轨迹后,很容易感到无聊和孤独。


《时间之针》的作者在书中提到,当她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太无聊时,她选择根据不同的周给自己一些奖励。


例如,星期一是甜点日,星期二是温泉日,星期三是瑜伽日,星期四是按摩日,星期五是吃鱼日。


每天用不同的方式奖励自己。


从今天开始,你也可以为你的生活创造不一样的小惊喜。


正如梁实秋所说:“中年的乐趣在于认识生活,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


人到中年,“空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重建自我的活力。


不要害怕,勇敢的接受这一刻,你会发现这将是人生中最美的礼物。





春节过后那些两亿的空巢的自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