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行组设计的优效性检验

2021-09-25 23:58 作者:陆震同学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来聊平行组设计差异性检验的简单比较。

平行组设计

平行组设计,即 parallel group design,我们也称之为成组设计。其实,这种设计,我们日常中理解遇到得较多,即将 subjects 按事先指定的概率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各组同时进行、平行推进试验进程。我们经常遇见的设计类型,多为此类。

其中,各组的样本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一般地,在总样本量不变时,选择各组样本量相等的设置可以达到最高统计效率。具体实施时,要注意随机性的维护。按照 ITT 原则,对于随机化分组后的 subjects,研究分析人员不能作随意的删除。此外,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基于临床试验随机化过程认真且严格执行的前提,一般我们不作各组间的基线指标的均衡性或者可比性检验,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同时认为,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一个或某些指标组间的统计学差异,但总体上来讲,不影响分组的合理性。

按照分组的不同,所需要的组间差异性(优效性)检验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两组比较

对于两组的平行组设计,常见的为一个试验组加上一个对照组,还有个另外的名字,为双臂试验 two-arm study。这个 arm 还和 treatment 的含义不一样,事实上,arm 为包含 treatment 的完整路径。

对于两臂试验的组间优效性检验比较,若效应指标为连续性变量,简单比较可考虑如 t 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分层分析则可考虑方差分析 ANOVA、秩变换法,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或进行秩变换;若效应指标为分类变量,其中,对于二分类变量,简单比较我们可用 Pearson 卡方检验或者确切概率法,分层分析则可考虑 CMH 卡方检验,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 logistic 回归;而对于分类变量中的等级变量,简单比较我们可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分层分析则可考虑进行秩变换,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有序 logistic 回归;若效应指标为生存资料变量,简单比较可考虑 logrank 检验,分层分析则可考虑分层 Wilcoxon 检验,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 Cox 回归。

多组比较

对于多组的平行组设计,常见的为一个试验组加上一个阳性对照组再加上一个安慰剂对照组,它也有个另外的名字,为三臂试验 three-arm study。三臂试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与阳性对照比较试验药的相对效应,又能与安慰剂对照比较绝对效应。

对于三臂试验的组间优效性检验比较,若效应指标为连续性变量,简单比较可考虑 One-way ANOVA、K-S 秩和检验,分层分析则可考虑 ANOVA,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或进行秩变换;若效应指标为分类变量,其中,对于二分类变量,简单比较我们可用 Pearson 卡方检验或者确切概率法,分层分析则可考虑 CMH 卡方检验,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 logistic 回归;而对于分类变量中的等级变量,简单比较我们可用 K-S 秩和检验,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有序 logistic 回归;若效应指标为生存资料变量,简单比较可考虑 logrank 检验,分层分析则可考虑分层 logrank 检验,需要考虑协变量的话,则可采用 Cox 回归。

对于多组比较,除了对照组可以设计多组之外,另一种常见的是试验药物设计多组,组间设计上的的差异体现在剂量上,这种设计一般用于确定试验药的剂量-效应关系或者是剂量-不良反应关系。

我们之所以要设计不同的剂量梯度,在剂量-反应关系研究中,主要为了通过趋势检验来寻找评估剂量与效应之间的总体趋势,从而首先确认该药物有效;在总体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建立剂量-反应关系模型来识别其中哪些剂量组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借此来确定满足有效性和(或)安全性的剂量范围,这些信息弥足珍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该药物的治疗窗 therapeutic window。治疗窗的下限即为 MED 最小有效剂量,即它标志着有效性,治疗窗的上限即为 MTD 最大耐受剂量,即它标志着安全性。

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写得还不错的话,求转发求关注,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平行组设计的优效性检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