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北平小剧院1931.07.11
胡适日记——北平小剧院1931.07.11
晚上去看北平小剧院公演元任譯的《軟體動物》,這是小剧院的空前大成功。
扮演的四人之中,馬静蘊女士扮白太太,姿態好極了;顧曼俠女士扮羅小姐,也很好。两位男角,鄧承勳與王瑞麟君,稍遜,但也很賣氣力。
(赵)元任譯此剧,成績最大。他用Dorothee Palmer的注音注調本作底子,注出字句的音調。他的譯文在台上幾乎聽不出是翻譯的了。這真是譯人所最宜取法的。他說,「英文用調表情的地方,中文不是用調,而往往用副词或是助詞來表示的。」這剧本的最大成功在於用這些副詞和助詞,最可以給寫剧演劇的人取法。
《北平小剧院院刊》第四期。
本屆公演秩序單
時間 七月十/十一日晚九點
地點 東單三條協和大禮堂
软體動物(The Mollusc)
原作者 英國H.H.Davies
翻譯者 趙元任
導演者 熊佛西
劇中人 扮演者
白先生 鄧承勳
羅小姐 顧曼俠女士
白太太 馬静蘊女士
陈茂棠 王瑞麟
舞臺監督 陳治策
布景設計 余上沅
前台經理 章元美 王子建
招待主任 陳衡粹
上届公演補誌 陳治策
本院雖然欢迎大多数的贊助會員參與每次的公演,然而每次的公演常常不免弄成「那是基本會員的事兒」,而基本會員又是那末的少(最初只有一打,现在也只两打半。)這便是公演次數不多的重要原因。
第一届公演之後,消息是異常的沉寂。當事人實在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於是急急的筹備第二次公演,凡本院的基本會員全體出馬以外,另約本院的董事先生們、各校的教授們,以及好些专家或愛好戲劇的友人們,或在台上或在台下,或在前台或在後台,分頭幫忙,才實現了十九年十二月十八十九两晚的第二届公演。
計共演三個獨幕剧,(1)丁西林的《壓迫》,余上沅導演,演員有余上沅、蹇華芬、李雲鹤、王墨琴、王泊生。(2)熊佛西的《醉了》,作者自己導演,演員有陳治策、張鏡如、楊子戒、匡直。(3)趙元任的《掛號信》(英文的),作者自己導演,演員有趙元任、熊佛西、趙麗蓮、孫洪芬。在各項事務上幫忙的有陳衡粹、章元美、施蔚如、王同華、周賚、曹安和、張淑娣。在十二月十七晚先作化装排演,非正式的招待來賓,十八十九两晚,真是把協和禮堂弄得高堂滿座外,還得加凳,總算是打破本院的紀錄,成未有的盛况。
本院基本會員
余上沅 熊佛西 陳治策 張寒暉 王瑞麟 匡直 韓廷讓 施蔚如 劉尚達 楊子戒 謝興 王子建 章元美 蹇華芬 王同華 周賚 陳衡粹 楊韻卿 張鏡如 溫容 李書芬 朱啓明 劉滌心 桂醒華 張淑娣 蔣熊 陳兆洽 顾曼侠 雷德禮 鄧承勛
本院董事
趙元任(主席) 陳衡哲(副主席) 熊佛西(秘書) 周寄梅 叶公超 陳治策(財務委員) 許地山 余上沅(常務委員) 胡適之 徐彬彬 袁守和 泰麗琳(董事)
本院職員
院長 余上沅
副院長 熊佛西
劇務部主任 陳治策
副主任 楊韻卿
事務部主任 章元美
出版部主任 陳衡粹
組織部主任 王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