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重难点知识一网打尽!【选必二】| 0基础救星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一、群落定义特征及类型
1.群落定义
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物种组成【群落最重要的特征】
①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衡量指标:群落的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③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多
④群落的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
3.群落类型
(1)荒漠生物群落:沙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
特点:分布在极度干旱区,降水稀少,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生物具耐干旱特性(仙人掌、骆驼刺属植物、爬行类、啮齿目。鸟类、蝗虫)
(2)草原生物群落:以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少量灌木
特点:分布在半干旱区,降水不均匀,物种少,群落结构根对简单
★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抵抗干旱;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
特点: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二、种间关系
1.捕食
(1)关系特征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包括食肉、食草。

2.种间竞争:
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生态位重叠越大,竞争越大,一般竞争结果,通过自然选择生态位错位,实现共存
3.寄生
(1)关系:寄生者从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
(2)举例:噬菌体与细菌、丝子与大豆、虫与人。

4.互利共生
(1)关系特征: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同生共死。
(2)举例
①地衣:光合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制造有机物,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②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

5.原始合作
(1)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双方受益;分开后,也能独立生活。
(2)举例:海葵和寄居蟹
三、群落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影响因素:
陆生群落:光照、温度等;
水生群落:光照、温度、O2等。
2.水平结构
(1)含义:在水平方向上,群落的空间结构常呈镶嵌分布。
(2)表现: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3)影响因素:受各种因素如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2.类型

3.群落演替的一般趋势
物种多样性增加,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稳定性增强,环境资源利用率提高
4.群落演替的结果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不再进行。
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称为顶极群落。
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多处于顶极状态。
顶极群落主要由当地的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如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
笔记下载:
蓝奏云:https://wwyf.lanzoul.com/b04dv8o7i
密码:cy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