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起明课程学习笔记综述,每课的逻辑收获~

2023-06-28 17:04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离上次学起明已经过去十天左右了,感觉释放了很多的焦虑压力,也找回了生活节奏,不会很想看小说了,内心的情绪少了,睡觉的时候更容易放松从思虑中脱身,也找到了阶段打发时间的寄托

所以现在回归到起明课程学习了,先把之前的课程笔记梳理一遍,改下名字

在刚开始重学起明的时候,并没有一字不落的笔记,而是听课后抽取了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然后进行延展思考,在段位表课里,再次思考三观是什么,现在能比较清晰的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思考小说作者的底层思维,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感觉喜欢或不喜欢

在第二篇思考了时空边界,时间、空间维度能够划分层级,这个叶教在时间管理课里面也划分了,个人的应用是在能力培养的耐心上,走出完美主义,接纳自己只能像唐僧那样徒步去西天,现在其实也能去给小说做理解,小说的故事时间跨度、地位高度、地域跨度越大,对作者的笔力要求是越大的,出场人物、人性饱和度等等,都可以划分层级——就像声乐里面的音域广度高度一样,找到自己合适的音域是非常重要的

成长公式和元素的正确理解里,抽取了讲课逻辑——表面现象和现象的本质,整体路径分级和跨级方法,逻辑底层的理论和实践举例,正反面介绍理论和实践

这里想到了小说的框架其实应该也是这些,小说的目标是传达以作者三观为底层的幻想世界,而讲课也是传达以作者认知结构为底层的各种知识和方法

讲课的逻辑,其实再抽取下,就是学习力、思考力和表达力的逻辑框架,目标之下,理论进行逻辑分类,其下辅以感性故事、数据等等

逻辑分类是现象的本质、底层、定义等等,用时空可以划分层级,模型工具是跨越层级的方法,下面跟现象、实践举例等等,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正反面的讲,就是对本质、底层、定义的错误理解引发的错误的实践,达不成目标之类的

那小说里面,比如袖侧,个人感觉是她三观底层,在看透世界的本质之后,依然爱这个世界,依然能爱自己,能相信和爱他人,所以她的小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也有自己的故事和结果,各种人物故事,有自己的生命,也讲述了她理解的世界和幻想

发育顺序和元素对结果的影响的权重——不仅是权重,这个是从成长公式开始领悟的,其实顺序这个事情,比如说能力的培养顺序,从小时间空间角色关系,到大的——阶梯式成长,是发育顺序,还有彼得原理跨越,能力、潜力、影响力的顺序——各种成长,是贯穿起明课程的,融合这些成长,暂时还没有想去做。。。

关于权重,比如成长公式里,笨功夫和结果是次方级的,再比如段位表能力的地心引力是见自己,砍目标、做决策其实都需要抓重点,根本性的东西明白了,努力方向就有了,最后才能看得懂行业——我现在也不懂什么叫看懂行业,但是,有这个地基,相信重学投资课的时候会不一样

选择,擅长喜欢和社会需要,自己是觉得这个模型的使用给了一个很好的结构——类似二维四象限,但是这个模型本身个人不太认可,我还是觉得不喜欢无法擅长,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只有一个岗位最适合自己,只需要列举几个实在接受不了的因素,在客观不错的工作机会里,现实的人会克制住自己的感觉,认真对待工作的——之前自己招聘、最近公司招聘、一个前同事工作经历让自己想到,其实很多人不去认真对待写简历找工作,害怕被拒绝的痛苦失落,就随便找工作,不断向下,其实克服害怕是很困难的,只有真的发现没有退路才会试图面对——我的见众生的改变之路,唉,所以要求别人改变是非常非常难的,必须有两三年的耐心。。。

三个元素最优选择交集,次优选择必选+关键项的交集

选好学习对象,这个叶教在后面说了,成长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高度就靠学习对象带了——取乎其上得其中,所以学任何东西,都要注重学习对象高度!深度是求元认知,凡事都求底层,这的确是自己的态度,现在也有了很多模型思考,广度是多学科,这个也没问题,我的确就几个方向在钻研<(* ̄▽ ̄*)/

然后是关于课前思考的重要性,三思而后行,目标、策略、资源

命运曲线,感觉自己讨论了太多,能力结构先打造,岗位就这样了QAQ,自己不想太累这没办法啊。。。指望自己以后能靠脑吃饭。。。。

行业核心问题、思考方式、规则——这个等后面学投资课的时候要再重学

目标界定,不仅是能力目标,所有的目标界定,都是时间、空间、角色、关系啊,从资源到目标中间是策略

选老板,老板的志向、领导力、舍得分钱、成长性,但怎么说呢,不想做跑步冠军的,自己就只想每天散步5000步保持下健康,给我找个短跑冠军或马拉松高手来带跑。。。拖着我我也不开心好么。。。。适合自己当下的需要最重要——能睡得着,一夜天亮!

岗位杠杆,真的觉得最高杠杆的就是金融了,自己单位时间收入有较大变化空间的就是,只能等待时间去累积的——这就不是杠杆,但是,被动收入和杠杆是两码事,反正对于个人来说,是希望有收入杠杆,否则自己也不折腾了啊,但是被动收入不用多高,自己就能悠然了。。。

但自己的问题其实在于,没有工作限制,生活真的无从自律。。。所以现阶段就这样吧,挺好的~

起明年课开始,叶教的大分类自己忘记了,业务管理,个人管理?团队管理?

从理解人的成长内核,理解其表层行为结果,也明白成长方向,和百倍成长方法

然后是从目标到计划、执行,从目标、策略、资源、执行,反正最后就是目标达成,这个图也是理解目标SMART的关键,其实底层都是一致的,不过现在想到目标的拆解就更清晰了,用一个一横三纵、一横五纵能力结构就能拆清楚需要什么还差什么

真实的达克效应,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但做不到,笨功夫,不知道自己能做到,知道自己能做到,再重复循环

所以自己不用沮丧了——我知道自己做得到,真的,虽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我知道只要每次把看清的路给走通过去,我就能看清下一截,所以,心态平稳下来!!

现在每次对小说有什么想法困惑,能把感觉分析成为逻辑^_^就很容易做决策^_^

那我现在的时间管理算是成功的吗?^_^结果反正是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睡眠的时候能够清空大脑,基本意志都满足自己,那就继续加油啦!

汇报的关键在于,目标是什么,进度是什么,不正常的为什么,怎么补救/需要什么资源

自己的位摆清楚,“恪守本分”^_^,融入氛围~

跨部门的部门墙在于误解,误解对方不干事,本质是不了解、没认知,对领导同事的误解是什么,认为领导是来布置任务的,认为同事是竞争者

所以误解的本质是什么,是“没能尊重他人的逻辑”,自我中心,看不到这是一个你我他的世界

这个是暂时的思考

前一课末尾叶教布置了个任务,把业务管理四节课浓缩成一个模型

四节课是,做计划,跨部门协作,开会,选人和团队协作

计划里面首先是理解目标,分类目标,选合适的人,抓阻塞事件,让人来报时间做整体计划

跨部门协作,其实本质是沟通,情时位势度理利,考虑时间维度,选更好的方法,考虑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对领导,对同级,对下属

开会,其实就是推动目标一直在目标感上,不断的同步共识,进度条

最后选合适的人,要按业务引擎需要的能力来选,选择岗位所需的认知理解决策能力,领导要很好的下达目标,不同的目标是不同的对待的,并且做好下属的支撑

所以,业务管理,管人,管事,管时间,帮助下属成长,清晰业务引擎,清晰目标,清晰手里的资源——人、激励、什么些资源才能完成目标

所以业务管理,还是用一横五纵这种,开会是目标感箭头,业务引擎环节作为分支,领导作为赋能,激励作为目标上的资源,时间节点每个定,阻塞事件画出来

分类,分阶,分层,这其实都是缩小问题范围,制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考虑问题的影响避免粗暴觉察是扩大范围,但是本质上时间、空间、角色、关系这几个维度

感觉这个很重要,等以后有新灵感时好好思考

over~

起明课程学习笔记综述,每课的逻辑收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