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owpad 评测
正片 - 第一款成品磁轴触盘-猫盘
很久之前和XE聊到wooting的时候,他就跟我说等国产,果然在3月14号我收到了拉群邀请

从立项到工程样机开发完成,只花了5天,不得不感叹mono的速度,以及磁轴键盘的So high level tech

在3月22号我也非常荣幸的作为内测玩家,拿到了一个工程版的触盘。
开箱,外包装用的还是上一代猫盘的,唯一不同的是mono亲手写了5个字:工程样品 银

打开后,作为工程样机,mono送了两个益谦线性磁轴,避免我们这些内测玩家无轴可用:

到手直接开轴盖,给里面打交:

这个轴非常的难开,崩了我一把美工刀,最后用了撬棍,拆开之后是这样子的:

整块盘装好轴和脚贴之后重量大约60克,高度和同类产品类似,解决了自制磁轴触盘需要额外垫高的问题

通电的时候出现了很遗憾的问题,猫盘v2虽然接线是标准的,但是并不能用双头typec的数据线点亮,这个问题mono也不清楚原因在哪,电脑A口数量有限的玩家一定要注意。。
用工程盘附带的益谦轴打图时,由于国产轴自带弹簧触发40克,触底60克,而我平时用惯触发35触底45的弹簧,实际上对耐力起到了反作用。
尽管如此,在上一次fc跑道还是五年前打200bpm的情况下,我还是用了两三pc就拿下了212的跑道图:

在洪总的15克弹簧加成下我轻松突破了自我,从随机路人断,到轻松拿下了这届OCLR第二轮的DT2:

这个评测从收到触盘到现在拖了4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右手受限,打不出很好看的成绩(包括OCLR的第三轮图),但是综合玩下来,我觉得rapid trigger最大的威力,不是把勉强能打的图变得更稳,除了这些成绩外,最让我惊叹的,实际是很多不怎么好看也拿不出手的成绩,例如各种250-270bpm左右的DT图里10% acc的进步:

以及一些以前根本不敢打开的图,能混上几个三连/五连+滑条这种普通pattern的快感:


这种从“不敢打,没法打”到“可以试试”的瓶颈松动感,非常令人着迷,甚至可以帮你重燃对osu!的热情,虽然我拿不出很多有说服力的成绩,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一款几乎一定能帮你突破左手瓶颈的外设,我认为,猫盘购买的优先级甚至比高刷屏更高。
如果我作为一个5000左右pp的玩家,打的这些C和D的成绩说服力还不够,国内著名低延迟魔怔人CHNxE的这三句"过去12年白玩了","从打不了到碾着过","年轻十来岁的返老还童盘"的评价或许是对这款外设最好的总结。
如果你听说了很多用了Wooting之后飞升的神话,对Rapid Trigger将信将疑,那么猫盘v2,以200不到的价格,达到合格线的延迟(微秒级扫描,1000hz上报),4月就有的少量现货,对所有能买到或者自制的磁轴的兼容性,绝对是一个跟上全员手速飞升大时代的不二之选!
那么对猫盘的评价就到这里,下面是一些磁轴相关的百科,如果你想了解Rapid Trigger功能牛逼的原理,请往下看:
0. 磁轴的工作原理,与机械轴的区别?
磁轴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类似于手柄线性扳机,或者电动车握把,又或者是笔记本转轴,利用的是霍尔元器件。
霍尔元器件是一种三条腿的元件,给1脚位和2脚位连上电源正负极,根据原件感受到的磁场强度,第三脚会输出不同的电压,根据电压就可以换算出磁铁距离元器件的距离。
因此磁轴内部没有金属触点,只有一个磁铁,PCB板上也没有焊点或热插拔插座,只有霍尔传感器,因此磁轴放在普通键盘上完全无法使用。

在过去的十年内,osu!玩家已经习惯了使用机械键盘。基于cherry结构的机械轴内部的触发部分,实际上是2片金属簧片,一片固定,一片有弹性;随着轴芯按下,轴芯与簧片接触的部分慢慢变得不再挤压簧片,两片金属接触, 轴触发。

而磁轴最大的优势就是触发点可调,并且相对精确,少了金属结构也减少了磁轴的摩擦力,这些都让磁轴足以取代Cherry式的机械开关,成为下一代机械轴。
1. 使用磁轴需要调哪些参数?
目前兼容磁轴的设备,一般都提供三个参数:
死区
抬起键程
按下键程


这三个参数单位可能是百分比,可能是毫米数,目前市面上磁轴的总键程可以都认为是4毫米,因此这两个单位可以看做一个东西。
其中抬起、按下键程是相对值,表示轴芯相对运动了这段距离后,视为一次按下 或者松开。
死区是绝对值,表示键程的头一部分,只要按键位于这一部分,一定视为松开按键。
死区的作用是,如果我设置按下1毫米,抬起2毫米,在我按下1毫米后,触发;但是由于此时这个轴最多回弹1毫米,始终少于设置的2毫米,即使回弹到顶,主控也不认为轴松开了。这明显和实际行动矛盾,所以才需要一个绝对会被看做松开的范围来兜底。
这三个键程都有最小值,实际上键程的识别精度,取决于霍尔元件的成本,和磁铁的强度,如果把键程设置成小于主控能识别的精度,则会出现抖动、误触等问题。
2. 磁轴对osu!的加成到底在哪里?
贴近手速、耐力极限时,往往下意识的减小手指摆动幅度。
传统轴体要求必须抬起到簧片松开后再按下,而磁轴由于最低可以设置成手指相对抬起0.1mm,就视为一次松开,再按下0.1mm就触发另一次按下,更恐怖的是这0.1mm完全不必位于某个触发点之上!
这样的触发方式可以在耐力耗尽或爆发手速不够的时候,尽可能的帮你把手指的微小抖动化为一次次点击,虽然可能不准确,成绩也不好看,但却可能能帮你度过图里的爆发难点,把原先完全无法处理的爆发切指段落,化为能损失一点acc来混过去的段落;把一定会在最后几个miss的串,化为勉强能全连的串。
当然,为了完全发挥磁轴的威力,玩家也需要一定时间改变发力,让自己手指抬起的更低,还能在原先基础上增强整体的手速水平。
3. 吹了这么多,磁轴就没有什么问题吗?
有,最大的问题是:买不到。
世面上用磁轴的键盘目前有两款,第一个是赛睿的Apex Pro系列,这系列键盘的口碑并不好,第一个原因是源于它官网虚标数据,上方的宣传图说自己的轴最高可以0.2mm就触发,实际上下方参数表是0.4mm,另一个角落写了只有Apex Pro Mini的【OmniPoint2.0】轴才能达到0.2毫米触发。


第二个原因,是它还很抠抠搜搜的只在60%区域给了磁轴,剩下的是普通机械红轴,这个虽然不能说虚假宣传,可也算给买家上眼药,综合来看这两个原因就导致了它并没有成为带火磁轴的那把键盘。
Apex Pro的轴实际可以在佳达隆主页找到,名叫KS-20,但是佳达隆和键盘厂商签了合同,不对外出售。

第二个就是最近几个月osu!玩家圈子里炙手可热的Wooting了,这把键盘的现货目前在闲鱼炒出3000的高价,官方也非常高调的宣称,磁轴在其他键盘用不了,不是Wooting自己想搞垄断,而是其他键盘厂家还没有到达这个等级。

Wooting的磁轴也来自佳达隆,官网写了叫Lekker轴,在Wooting官网还有单独售卖,加上邮费6元一颗左右

下单之后我们可爱的轴从东莞漂洋过海到荷兰,再几经辗转回到我们手里

不过除了把磁轴捂得和裆一样紧的佳达隆,还有一家在1688上卖轴的东莞市厚街镇益谦电子有限公司,六毛钱一个轴,可以给卖家指定要线性的。
他们家轴的缺点就是没有出厂润滑,轴心也不够光滑,而且磁铁强度较低,导致三个参数无法设置的很小,必须在0.4mm以上。
就算买到了轴,磁轴的第二大问题是:弹簧和普通机械轴不通用。
为了包容轴芯里的磁铁,成品磁轴的轴芯都比较大,导致如果要换更轻的弹簧,只能直接找深圳的工厂开工做弹簧,100个弹簧的价格,根据材质的不同价格大概在450到750之间。

默认弹簧仿红轴的手感实际已经能满足大部分用户,对弹簧有需求的人大概只有10%左右,即使开团购也很难摊低价格。
即使如此,@FoolB 洪总已经为磁轴用户量好了尺寸,如果想要触底15克左右的弹簧,可以定制线径0.25mm,圈数2+6+2,头尾各并2圈,外径6.1mm,长度16.5mm的。至于其他克数,酌情减少圈数就可以了。
4. 既然买不到,那能不能自己做磁轴呢?
参考并改进B站@音游玩的人 的自制磁轴触盘方案,实际是可以自制出与成品磁轴尺寸兼容的磁轴的!
把传统轴的轴芯削短,削细,套上6毫米长,2mm外径 1.6mm内径的黄铜管,再从黄铜管另一端塞进1.5mm直径3毫米长的磁铁,最后把轴体底部的凸起磨平就可以得到一个自制的磁轴了。
虽然自制磁轴有无数的手感可能性,和丰富的弹簧货源,但我仍然不推荐自己做磁轴,主要原因是精度无法保证,轴心很可能削歪导致黄铜管是歪的,带来额外的阻尼,影响手感。
5. 磁轴触盘原来也可以自己做吗?
顺带一提,我也已经成功走通这位伟大的先驱者的原方案,虽然刷固件一波三折,但最后也总算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款磁轴触盘。
这个方案最大的优势,如同作者所说的,用开发板、面包板和杜邦线自己做的触盘,所有元件供货充足,不必苦等三个月发货;而且轴是从普通机械轴改造而来,很容易拥有段落轴、类hp轴等神奇的手感,也兼容各种重量的弹簧,非常便宜。
自制方案的也有几个问题:
1 比传统的键盘、触盘高出一公分左右,手托需要重新配置,我甚至在原有手托上垫了一个充电宝打图;
2 由于用的是3D打印件,轴的边框固定的并不紧密,容易晃动,且边框容易出现断裂问题;
3 自己手搓的磁轴,精度很难保证,需要反复调整参数,打磨轴体外壳和轴心,才能得到满意的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