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魔现主义(2)

2023-09-14 23:44 作者:SPST清屿市第一中学  | 我要投稿

昨日前往阅览室,老师给了大家五分钟时间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我走来走去,看到的不是一些中外名著就是不知名的小说杂文,没有一本引起了我强烈的阅读兴趣,只得随便选了本《30年文学典藏小说读本》拿来读。我总结了一下,发现有两类书是我喜欢的,一是数理科普,二是科幻读物。显然二者皆不会出现在一个学校的语文阅览室中。部分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也能在这里见到。但奈何时间不多,如果给我一天的时间定会仔细品读。

说回来小说读本,是一篇杂志创刊30周年的“特别呈现”。心想,这可是合订本啊,应该能从中找到一两篇喜欢看的吧。与预想的短篇小说合集不同,书中大多是中长篇小说。几百页的书籍内仅刊载了5、6篇。其中一篇还是上一本书的续,选择略过。第二篇名字是《身体问题》,很直白的名字,令我没想到的是,开篇就是“惊心动魄”的doi情节。本以为后面会有精彩的情节展开,一连翻了好几页都走不开他们的卧室。到后来终于有别的人物了,可那人一开口便是“色”“挺入”等世俗之物。令人大跌眼镜。也罢,既然名为“身体问题”,也不指望能看到什么亮眼的剧情了。

翻开第二篇,名为“两个研究生”,作者为xs。本以为是个好听的名字也定会写出好看的情节。然而结果是,这个人上来就写道“我的两个研究生,一个是我指导的,还有一个也是我指导的。我把他们这样分开说,是借鉴了鲁迅先生的手法,他在《秋夜》中写两株枣树时是这么写的:“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们这些所谓的“学者”,......都喜欢引经据典,注明出处,罗列一长串参考文献,以此显示自己有学问”。

我气笑了,说把被大众当成梗的语句用在自己作品里洋洋得意说提升艺术价值还不知道在讽刺什么,读者看了后不会会心一笑,只会尴尬得用脚指头扣出三室一厅梦想芭比豪宅。不过总算没有doi的情节了,勉强能接受。

个p啊!!从他看见蓝天心生色意到后来和她开fang被水向东遇见,再到后来水向东又和蓝天开fang被我看见并且他们两个都“不知怎地”成为了我知道的博士生,整篇文章充斥着两个字:可笑!可笑得我头上直冒汗,拍拍桌子摇摇头,口中还说起了精彩!精彩!通篇看下来没有一点写作手法,没有什么情节起伏,时不时引上一两句鲁迅说过的话来“彰显自己很有学问”。不难看出这个作者肯定是想讽刺点什么东西,只不过咱们这些普通的读者看到的跟大学问家看到的肯定是不一样罢了。

又翻看了后面几篇,每翻一页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都有描写doi场面的“精彩”情节。好不容易看见书中引了一句古诗词,结果里面的人物又邪魅一笑,“这句诗里面是不是也隐晦地表达了那个东西啊......”

............

我真是服了。

一整本书都是辣鸡,下等的辣鸡,放到垃圾堆里都要被唾弃的辣鸡。还说“众多名家倾力打造 ”。想必这些“名家”是每晚看完什么传媒后蛇了几次才写出这些辣鸡,那还真是挺“倾力”呢。阅读课还没有结束,我只好坐着写写文字,发泄一下对作者的祝福。就这些东西要放在爽文里也算得上下品吧。售价59元?啊?电子pc是吧【流汗黄豆】。这种东西怎么回出现在学校阅览室的,我替老师们心疼购书钱。

课间换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状物书,感觉好多了。

这天之后,我改变了对书的态度,曾经我以为开卷即有益,有书就应读,可《辣鸡》让我明白不是所有书都有读的价值,从而让我能更好的享受精妙文字带来的心灵的洗礼和震撼。

自古《扬帆》出好文,SPST清屿市第一中学的校级刊物《扬帆》已经走过了几十余载依然带着彩色的光辉。《扬帆》92期有一篇精彩的关于黑洞的科幻文章,还有一篇专为我而写的《捕鲸船》,包括这两篇以内的很多文章都是令我为之震撼的,读起来鸡皮疙瘩都能碎一地。尤其是一些欧亨利式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更是极大地提高了这些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常常能让我一连几天都在回味其中的情节。想起前几年阅读的短篇小说《放逐幻星》,感觉笔触之间皆有相似之处,不得不佩服作者们身后的文学素养。

《扬帆》93期的《乌托邦的葬礼》和连载4期的中篇小说《彻纹》更是极品。这些文章的作者多是与自己同龄的人,文笔与创造力居然甩我这么多,实在佩服不已。最近又看到一位好友写的病娇文和沙琪玛er写的末日文,才发现原来身边这么多人会写精彩的文章啊!我也曾经模仿过大家写过《The Marmoreals》五章,还试图在《扬帆》上投稿,当然最后没过啦,也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与真正牛的人的差距。

再看看爆红网络的作协小丑贾浅浅写的“现代诗”,这样一对比,前文的疑惑也都解开了。留下一地唏嘘。


小魔现主义(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