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功劳抵不过“女权”?"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的传奇人生

2021-11-02 20:31 作者:探索宇宙科普  | 我要投稿

提起航天员,我们应该没人会不知道杨利伟、翟志刚 、聂海胜等等,但是站在航天员身后默默贡献付出的“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却没多少人知道。30年来,她已8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作为背后默默付出的她,却觉得一点也不亏,并称:“这项工程对国家、对于民族来说都特别有意义,自己能参与到这项工程当中,就非常的幸运。”最近这段时间,航天人员返航的消息占据了所有新闻头条,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然而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却传了出来,并且这些声音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国内。她们攻击的不是别人,正是负责我国所有航天员训练,担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的黄伟芬。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她曾说,如果航天梯队有女性航天员的加入,那么对于整个乘组的相融性,包括生活照料,计划管理等方面,能发挥女性的特长和优势。

对于黄伟芬“生活照料”这一回答,很快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很多“女权主义者”就骂黄伟芬“侮辱女性”,骂她降低了女性身份,还有人说,黄伟芬之所以能当上总设计师,是靠照顾别人上地位,真是可悲啊,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黄伟芬帮中国航天神箭摆脱了地心引力,很多人却摆脱不了自己的偏见与狭隘,但凡有一点知识的人,都不会曲解黄伟芬的意思,她所说的“生活照料”,并非是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保姆”意思,对于航天员来说,黄伟芬说的生活照料是航天工作中的专业术语,是所有航天员都必须执行的任务,这无关性别,但凡那些键盘侠知道黄伟芬的传奇人生,那么就不会说出那样的话!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的传奇人生。

黄伟芬1964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她从小勤奋,读书刻苦。一直都是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父亲就教育她,国防科技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希望她将来为祖国做贡献。耳闻目染的黄伟芬从小就培养了一颗爱国的心,长大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有了目标的黄伟芬读书更加的刻苦。读高中时,她的成绩年年第一,德智体样样都没有落下,不仅学习成绩好,她还是赣州市武术队的佼佼者。长相漂亮多才多艺的她,很快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女神。1981年黄伟芬以高考499分的高分,收到了许多大学递来的橄榄枝。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她,报考了北航的飞行器设计专业。1985年,黄伟芬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攻读重力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航天医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黄伟芬做了几年,关于载人航天中长期计划的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课题的预研,后来又做过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1992年,中国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工程立项之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但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压根没人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没有经验可借鉴,就一个字,难如登天,但这个时候,黄伟芬站了出来,她临危受命,迎难而上。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资料极为匮乏,没有任何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临时接下任务的黄伟芬,用三个月的时间交出了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这不仅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也奠定了之后二十年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随后又完成了航天员训练大纲的编制。

1997年,黄伟芬带领中国航天员去到俄罗斯学习,俄罗斯加加林培训中心的人看到带头的是位女性,非常惊讶,因为即便在航天发达的俄美两国,女性领导也并不多见,可黄伟芬的专业性很快就将他折服。从俄罗斯回国后,黄伟芬带着还不到三十人的教练员队伍开始了中国航天员的培训,航天员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因为这个过程中,要经历持续不断的各种挑战、考验、检查和评定,而且,只要他不退役,训练就不能终止。从预备航天员开始训练,到他能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大概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相当于上了一个大学,但比大学的本科教育难得多。为了保证航天员训练中的安全。黄伟芬在航天员训练中要求,所有航天员的训练课目,必须由教员先进行试训,直到总结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案,再用于航天员的训练。

航天员的训练项目,黄伟芬几乎都尝试过,黄伟芬不仅严于律己,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她在工作中对航天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在航天员队伍中,不管男女,训练强度一样,正是这份认真与谨慎,中国航天员从未出现过因训练而受伤的情况。正因为有了曾经的训练强度,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一次次成功安全返航的航天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37个国家和地区、556名的航天员,完成了一千余人次的航天飞行的任务,其中包括我国培养的11位航天员。虽然有这么多国家的航天员参加并完成了太空飞行,但在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具有完整独立的航天员选拔技术体系。当“神五”首飞、“神七”出舱、“神十”太空授课,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黄伟芬的训练。30年来,她已8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但是她觉得自己作为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一点也不亏。

她的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的航天事业,正因为有了黄伟芬的训练方案,才有了我国的一次次在航天事业上的突破,但是就这样一位“国家的功臣”因为一句“生活照料”被那些“女权主义者”谩骂成篇。只可惜某些打着“女权”旗帜的人,知识储备匮乏,压根不理解航天是什么,却对身为航天总师的黄伟芬妄加诋毁。只希望其他人能够明辨是非,不要轻易被带了节奏,我们中国航天的女英雄,绝对不该被这样对待!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在这些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以“黄伟芬”为代表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们!他们的故事,需要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更需要我们去传承。愿中国航天再创辉煌,愿我们的飞天之路越走越远!


功劳抵不过“女权”?"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的传奇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