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称扫雷
1
在一家快餐店里,A和B正吃完准备出门。墙上钟指针指向12点20分。突然外面下起了暴雨。两人站在门口皱了下眉,回头转身,突然互相看见了对方。
B:“哎?!这不是小雪么?”
A:“哎。你是小石吧!”
B:“对对!你也是没带伞么?”
A:“是啊。而且这么大雨带了伞也没用。你平时不常来这家餐厅吧,我在这附近工作两年了都没见过你。“
B:“哎,我只是今天临时有事来这附近。真巧遇到你。我看这雨暂时停不了,我们先回去找个位子坐一会儿吧。”
A:“好”
……
……
……
与此同时,在某个不知名的空间里。
“嘶~嘶~”
好饿好难受,完全不记得这里是哪儿,也记不得自己的身份。唯一想到的就是怎么活下去和逃出去。
2
一间卧室里,小雪正在沉睡。写字台上,电子钟显示的是凌晨3点。电子钟旁边有一个水晶蝴蝶工艺品,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
……
……
镜头重新回到餐厅。小雪和小石两人找了一个位子坐下。窗户外一片漆黑,窗户上挂着水珠。窗户上倒影反光显示出餐厅内挂钟,时间是12点25分。
B:“以前班里你是最聪明的女生了。毕业后做什么了?”
A:“读了3年研。毕业后在附近一家医药公司当研究员助理。你现在在做什么”
B:“我现在在某大学当心理咨询老师。”
A:“这倒是挺适合你的。”
B:“谢谢夸奖”
两人聊了一会儿这几年大家的近况
A:“你会解梦吧。最近我睡得不好,总是做奇怪的梦。”
B:“详细地说给我听听?”
A:“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头山羊,在我们实验室后面草场上吃草”
B:“可能你整天呆在封闭的环境里让你压抑,你希望转换角色来让自己获得自由。”
A:“梦里我感觉草很好吃。我清醒的时候对草完全没有渴望,梦里的我仿佛不是我,我对自己梦里的想法感到羞耻。”
B:“梦里的想法和现实情形中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梦和现实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曾有一名男生很苦恼地向我反映,他本人是坚定的异性恋,梦里却和男同学上床。我向他解释到,他其实是渴望改善人际关系,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而已。”
A:“原来如此。另外,我补充一下,这种感觉,就像我重新转世投胎或者说附身到了其它生物身上,参与了它们人生中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感受,不是科学的观点。”
B:“很生动的比喻。”
……
……
……
在未知空间里,某未知角色依旧试图逃出去。
3
床上的小雪似乎在做着噩梦,脸上表情很紧张。
……
……
……
餐厅里。两个人望了一眼窗外,雨小了一点。
B:“我一直觉得你们科学工作者都是非常有创意的人,总能想到一些奇妙的点子。”
A:“其实,真正的科研工作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或者说‘创意’这个过程本身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研发也好创造也好,本质上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B:“试错?”
A:“对的。打个比方,我们还在学校里读书做题考试的时候。当遇到一个我们已经反复做过的熟悉的题型的时候,我们凭记忆中的流程就能写出来。但是如果是没有做过的新题型,我们就会不断地尝试已有知识体系下不同的方法,这条路走不通再换一条,经过多次尝试后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这就是试错,试错即创造。”
B:“科研也是这样的吗”
A:“是的。虽然我们经常会产生有意思的灵感。但是灵感必须通过实践去检验才能发现它这个方向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错误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很多时候,一开始不看好的方向反而有可能是正确的。”
B:“这样看来,创新似乎是一个很机械的过程,少了很多浪漫。不过我倒是很佩服你们这些研究者,毕竟大部分人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没有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常常只是在一两条道路上非常肤浅地尝试迈出一两步就放弃了,要么直接认输,要么去向别的知道答案的人直接索要答案。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者是人群中的精英。”
A:“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毕竟也常有人在各种灵光一现的情况下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是我们可以认为灵光一现很有可能是发生在潜意识中的试错。毕竟现实不是魔术,不会无中生有,一切想法都有其源头。”
B:“你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心理咨询师相当于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时候我会思考为什么病患或健康人的心理状况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形式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感觉就像是整个社会在试错。”
A:“经你这么一说我发现还真像”
B:“历史上各种天灾人祸都源于某特定团体的人群选择了在错误的道路分支上前进的结果,经过几千年的试错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相对来说比较正确的社会。”
A:“会不会我们今天仍然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呢?毕竟对于整个物种和文明来说,几千年并不算很长的时间,很可能连一半的分支都没探索过。我们有什么理由证明现在的方向就是最优的呢。”
B:“但至少我们现在是总体和平的。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很久没发生过了,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生产力也前所未有地快速增长着。”
A:“也有道理。毕竟当你正在解一道数学题,当尝试了方法A和方法B行不通后,你发现了方法C可行。你就没必要再去寻找方法D和E了。毕竟试错是要付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既然这样,在C的方向上改进优化才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
B:“不仅理性,也很和谐。”
A:“生物界的自然选择机制也是如此。变异就相当于试错,各种不同的试错方式中最能适应环境的将生存下来,其它的基因则被淘汰。大自然就像是出题者,基因就像是答题卡。”
B:“妙啊”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
B:“我刚想到了一个让人不舒服的推论”
A:“我大概也想到了”
B:“意识本身是不是也是试错?例如,当我看到某条新闻产生了气愤的情绪,本质上是因为我的其它想法被自然选择机制筛选掉了。只有当前的想法存活了下来。我的意识其实是各种试错结果的组合。”
A:“正是如此。”
……
……
……
在未知空间里,某未知角色继续着艰难的逃脱之旅。
4
B:“你刚说你在医药公司工作。附近的医药公司……难道是机旋生物?”
A:“是的。你还记得近几年热门的纳米人工智能广谱抗生素“天网8号”吧,就是我们公司的产品。”
B:“你原来加入了那么强的公司。”
A:“我只是新进这家公司没多久的助手。天网8号是我们主任水音博士在数年前研发出来的,因为效果真的太显著,救了所有被超级细菌感染的本来生存率已经不大的患者,宛如神迹一般,所以2年前就通过III期临床并过审上市。”
B:“不管怎样,你们都是救世主!”
A:“大概的原理你通过各种新闻了解到一点了吧。”
B:“嗯,是的。我大概概括一下,你听听看对不对。一直以来,人们对抗生素的印象不是很好。总感觉抗生素让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A:“是的。”
B:“但是,我们知道,生物适应环境不可能面面俱到。例如,人类放弃了力量和速度的优势,换取了智力的优势。企鹅厚实的皮毛适合在冰冷的南极生存,到了热带就难以生存。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一群企鹅到了热带,其中大部分都热死了,少部分侥幸活下来,并根据环境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性状。那么几千万年后,企鹅原本的基因就会大幅度地修改,变成了另一种适合生存在热带的物种。
但是,细菌的变异速度要比哺乳动物快得多。它们的变异不是以千万年为单位的,而是以天为单位的。正因为如此,它们能很快地适应新的抗生素。
一开始这些成功变异的细菌只占很少一部分,但随着那些敏感度高的细菌被抗生素杀死,这些成功变异的细菌大量繁殖,最后广泛被人们发现。存活下来的细菌越来越强。
一直以来,人们对细菌的抗药性持悲观态度。认为不管发现了什么新的抗生素,最后都会产生抗药性。最终我们无药可用。
几年前,超级细菌突然广泛传播,死了很多人。天网8号的主要研发者天鸣博士也因此有过一段悲伤的过去。
然后……然后……”
A:“天网8号是天鸣博士天才和勤奋的产物。它之所以和常规抗生素不同,是因为它自己也会变异,这里的变异是打引号的。天网8号融合了基因生物技术和纳米芯片技术,会周期性地改变蛋白质的合成与释放。由于细菌没法同时适应所有的环境,除非它的变异节奏和天网8号一致,才能产生真正的抗药性。不然,8号会周期性的消灭漏网之鱼,让细菌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B:“真是太厉害了!”
A:“天鸣博士真是了不起。他真的拯救了很多人。”
B:“哎。雨好像停了。谢谢你刚才的细心讲解。和你交流真的很愉快!”
A:“过奖。”
B:(拿出手机,故意晃了一下手机上的水晶蝴蝶挂饰)“时间好像不早了,我先走了。”
A:“哎?你手机上的挂饰好好看,哪里买的?”
B:“这个啊,嘿嘿,是我自己3D打印的。你喜欢的话留个联系方式给我,我之后打印一份寄给你。”
A:“哎?这样没关系吗。”
B:“不用客气。我最近在设计一个水晶蝴蝶桌面雕塑。估计要一会儿时间,过两个月一起寄给你。”
A:“非常感谢!”
镜头拉远。太阳从云层中探出。这真是个好天气!
……
……
……
在未知空间里,某未知角色迎来了最大的危机。
结局
在未知空间里,某未知角色成功地逃了出来。
光线逐渐变亮,镜子中照射出这个未知角色的真正面貌——它就是耐天网8号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小雪从梦中惊醒。电子钟显示的是凌晨4点。旁边的水晶蝴蝶雕塑显得有些灰暗。她看着窗外黑蒙蒙的天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意识本身是试错的组合。那么大量试错的组合就等价于一种抽象的意识。当试错量足够大,整个过程遍具备了智能。
细菌在大量的变异中体现出了一种“记忆力”,就仿佛智能生物附身到它们身上那样,它在一次次的死亡中不断地前进,最终记住了天网8号的变化规律。
被细菌恐怖支配的历史再次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