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王曼昱
(一)结下“不解之缘”:东京奥运会P卡
多年不关注乒乓球,在工作几年后又重拾儿时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关注起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的比赛。双打决赛“昕闻”组合在领先的情况被逆转,决胜局开局更是被打了个8:0,让人一时难以接受。随后又传来刘诗雯因伤退出女团赛事的消息,王曼昱将替换刘诗雯出战,这也是国乒首次起用P卡。

让人没想到的是,王曼昱没有因为突然被起用而感觉到太多的压力,反而像是等待了太久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在比赛中打得凶狠果断、干脆利落,没有拖后腿也没有掉链子,打出了一种让人很放心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慨,中国队连P卡都这么强,是多么的无敌。
这是我与她“缘分”开始的地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在别人关注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最终成就自己的强者的故事。因为自己难以做到,所以更觉得她难得。
(二)了解成长经历:普通人的励志故事
在网上了解到了更多曼昱的经历。她小时候家境并不好,父亲很早就下岗,靠卖肉夹馍赚钱供她打球。在一档名为《起点》的2011全国少年乒乓球训练营纪录片中,12岁的王曼昱已经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虽然面对镜头还有些害羞,但是回答起问题来,神情自然、语气坚定。当时的她梦想是成为世界冠军,如今的她已经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有多少人能实现儿时的梦想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成了一句玩笑话。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属于“普通人”的励志故事。一般的家境,靠着自己的努力和韧劲,愣是闯出了一片天地。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去刻苦完成每一次训练,去认真拼搏每一场比赛。她的成功让人能看到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的可能性。
(三)关注更多比赛: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关注乒乓球之后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比赛——全运会、乒超联赛、休斯顿世乒赛、WTT世界杯决赛、WTT澳门赛……我追了之后王曼昱的几乎每一场比赛,她也几乎赢下了每一场比赛——除了WTT世界杯决赛在第一轮输给杜凯琹(正是在世乒赛夺冠后不久)。
不是每一场都那么容易拿下,有很多精彩的比赛——全运会女单决赛对阵孙颖莎,休斯顿世乒赛半决赛对阵陈梦、决赛对阵孙颖莎,其实都非常惊险。大家的水平就在伯仲之间,在技术特点上各有千秋、互相制约。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国乒女队的比赛这么精彩,大家水平都太高了。

这几场比赛曼昱其实都是抗下来的,用她顽强的意志和想赢的信念。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她在世乒赛夺冠后马上在WTT世界杯决赛遭遇一轮游:之前的她急于证明自己,成为冠军就是她的坚定的目标,当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反而会迷茫。
(四)展望美好未来:站在世界巅峰
她一路走来表现并不完美:在东京奥运会之前经历了两年的低谷期(这大概是为什么她一开始只东京奥运会的P卡),东京奥运会之后直到休斯顿世乒赛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但很快又在WTT世界杯决赛遭遇一轮游。
她的技术并不完美:虽然反手公认女队最强,但接发球太依赖反手拧拉,在处理台内球上不够细腻,正手拉球动作不够流畅。
但这些都不影响我喜欢她,只要她像现在这样敢想敢拼。竞技体育每一场的输赢都非常的正常,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乒女队。我想看她继续超越自己,继续去拼每一场比赛,去站在世界的巅峰。

祝王曼昱在已经开始的WTT新加坡大满贯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