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懂党史教科书 当好“精神”引路人

2022-08-24 16:15 作者:bili_29595463800  | 我要投稿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文章深刻指出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广大党员干部读懂百年党史这本“教科书”,要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精气神儿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读懂“百年艰苦奋斗史”,涵养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百年辉煌党史,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分,学习党的历史,不仅要回望过去,总结经验教训,更要着眼未来,坚定前进的步伐。劳模都是干出来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充分看到劳模们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以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把简单的事情做精,把普通的工作干实。党员干部要向劳模学习,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把为党做事、服务群众当作毕生追求,以强烈的事业心,把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牢记心中,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上。当以劳模为榜样,向劳模精神致敬,争做“专注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奋发、勇毅前进。

 读懂“百年辉煌创造史”,涵养担当实干的“劳动精神”。“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身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是党未来事业的“生力军”,更是为民服务的“勤务员”,只有敢“担”重任、争“当”廉臣、学“作”表率、情“为”人民,才能逐步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警醒,下足“沉下心、坐下来、钻进去”的功夫,做到“主动学”“持续学”“深入学”;要勇于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发扬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夙兴夜寐、勤奋工作的意志品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多去一线基层、急难险重等岗位经风雨、见世面、长本事,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实干家。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发扬“钉钉子”落实精神,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毅力,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一件接着一件地为群众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读懂“百年砥砺创新史”,涵养别具匠心的“工匠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新发展征程,全党上下要以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思践悟百年党史,补足精神之钙,努力担当作为,助力国家加快建成世界性创新高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超越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走到今天,就是因为她总是能打破陈规、破旧立新,持续创新体制机制,从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党的创新优良传统不能丢,而是要继续发扬光大。打造世界创新高地,拼的就是创新。唯有不断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方能培养高精尖科研人才;唯有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方能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唯有坚持创新引领,方能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实现与时俱进、走在前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只有一路创新,才能一路芳香,最终抵达胜利的彼岸。推动党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时代呼应相协调、与党员干部需求相契合,需要在创新学习教育方法上下功夫,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


读懂党史教科书 当好“精神”引路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