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向两位教授表达歉意:我关于中国传统饮食饺子的一些澄清
同学们 大家好,在下邦德老师
最近 因为之前的一篇文章
【历史趣谈】饺子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美国学者的新观点
很多同学 在微信后台 告诉我 :
有两位 大UP主 拿文章素材 进行了 二次创作
我看了下 视频,个人认为 没有什么问题
这两位 大UP主 对 布朗教授的观点 进行了 一些论证 和 辩驳
至少 有理有据
除了 最后一段 属于 自我观点表达
整篇的 逻辑链条 非常的清晰
比很多 评论区同学的 单纯的观点表达 好很多
因为 这个视频 导致 该文章的论点 再次被放大
这件事的起因

从 布朗教授的 中文繁体板书 就可以看出 她对汉学的 热爱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 就是 中国文化传统
她的 主要兴趣 在于:中国传统 烹饪和医学
发表了 多篇 关于中国医学、烹饪 和 文化史的 论文
她阅读了 大量 中国医学古籍,于 2015年 出版了
《中国早期医学艺术:现代档案的古代和中世纪起源》
因为 我平时 比较关注 美国的汉学研究
所以 新闻软件 可能就定向 推送给了我
我看到之后 觉得很有趣,就做了 科普
把她的 学术观点(饺子起源)用 中文进行转述
同学里面 确实可能也有 相关 历史专业的同学
他直接联系了 密歇根大学的 布朗教授 去求证!

布朗教授 回复了 两篇 中文参考资料:
《“饼”源 “胡”说—— 兼论数种面食名称的起源》
作者 为 兰州大学的历史文献专家,兰州财经大学的 高启安教授
布朗教授 引用的文献资料 和观点 正是来自于 高教授
首先 要感谢 这位同学
他 非常学术 和 专业的联系了 布朗教授
也感谢 布朗教授 及时热心的回应
从而 让我们 有机会拜读 高启安教授的 研究成果
能促成 这次中美历史学之间 高质量的学术交流 我也很荣幸
也在此 向布朗教授 表示歉意:
我没有跟 布朗教授 求证 饺子外来观点的 出处
该观点的论证和论据的 提出者 为 中国的学者 高启安教授
标题《【历史趣谈】饺子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美国学者的新观点》有误
该观点 并非 美国学者的 新观点
在此也向 高启安教授 表达 诚挚的歉意

我 万万没有想到:
一个当做 历史趣谈的文章 可以启发 十万人关注 中国传统烹饪
让大家 重新审视 馒头、包子、饺子 这些流传 数千年的面点
让这门 本来比较冷门的 研究方向 来到 聚光灯下
当你早上 吃饼、吃馒头
除夕夜 吃饺子的时候
似乎吃到了 人类数千年历史的 传承脉络
在如今的 互联网时代
让学术回归学术问题本身 是 非常难得的
因为 “网络松绑效应” 放大了 人性的每一面
互联网的初期 是 理想崇高的 专业极客思维
为了让资讯 自由流通,不受 资源的垄断
如今,无论 你想学习什么
网上 都有详尽的 技术信息
比如:我甚至 可以看着油管 修汽车
但是 这也让 互联网 开始漠视 甚至 蔑视 学术权威
这种现象 就是 加州大学 提出的 “网络松绑效应”
即 网络 具有 匿名、隐蔽、无权威等特性
这摆脱了 人类社会 数千年来 形成的 习俗规范
我打个比方:
有没有同学 在看医生的时候 或者 之前
拿手机 自行查找 相关的病情 和 诊断方案?
这在过去 几千年历史上 是不敢想象的!
一个 百度百科,一篇 知乎文章
一个 10分钟的 医学科普短视频
到底 可不可以让你 比 医科10年的 医生 更专业?
这是 一个 好问题
互联网 确实让你 和 医生之间的 知识鸿沟 更平等了!
但是 这10分钟的学习 会不会 反而耽误了 你的病情?
它确实 可以阻止你遇到 庸医
但也可能 阻止你听从 良医!
互联网对于权威的瓦解 是一把 非常糟糕的 “双刃剑”
无论是 布朗教授、高启安教授、于赓哲教授 都是 专业的历史学者
(注:密歇根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他们 耗费数十年 钻研在相关的 领域
他们 对于 馒头、饺子起源的 研究 都是 非常专业 和 学术的
尤其是 高启安教授 主持过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其他省部级研究课题
发表 相关论文 180余篇
著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
对 中国传统饮食 有非常资深的 研究背景
所以 布朗教授 才会引用 高教授的 论文成果
但是 评论区的同学 品评 教授们的观点 非常的自信
有的说 布朗教授 美国人 研究汉学 肯定比不上 普通中国人 了解历史
有的质疑 高启安教授 用语音来研究 外来语传入的思路 有问题
还有人 认为 于教授的观点 是 片面和臆想
我个人认为:
并不能说 各位教授的观点 就一定都是 正确的
包括 各位教授自己 也都只是 谦虚的认为 有待 进一步考证

但是 同学们的 质疑 和 挑战权威 必须要 非常谨慎
尤其是当你只花了10分钟 在百度百科 阅读了几行文献的时候
或者 只是看了10分钟的 一家之言的 短视频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