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毛选》主题阅读,这些书值得一读
我的手机相册里存有一张图片,是今年过年后我列的一个《毛泽东选集》主题阅读书单截图。虽然我读过一遍毛选,还手抄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但读得不够系统,也跳不出《毛选》去看待问题,因此我有必要根据这份书单从头读起,包括影视剧、传记和党史等。
一、影视剧
我列了五部,分别是《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毛泽东》、《恰同学少年》和《风华正茂》。其中《恰同学少年》讲的是青年毛泽东于1913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活,当年第一次看时被一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有志青年所感动,可也只是当一部电视剧看过瘾而已。
这部《恰同学少年》计划从读《毛选》的功利角度再看一次,而毛泽东的第二段求学经历《风华正茂》之前看了几集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跟《恰》比起来落差有点大,这只能说明是拍戏的问题,故事本身还是值得一看的。另外三部待看。
看电视剧相对耗时,如果你太忙就可以直接读传记,不过还是建议挤时间看看这几部影视剧,对毛爷爷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尤其对于想读《毛选》,却不想从书开始读的人来说,影视剧是一个了解毛泽东一生的方式。至于其他的电影或纪录片,比如《毛泽东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秋收起义》等,可以不看。
二、传记
我读过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当时买这本书是因为国人写的传记难免有美化和夸大的成分,就选择了一本西方学者写的毛泽东传记。读过之后才发现本书种不少地方的分析和推测,都只是一种演绎而已,在小细节上花功夫太多,唯一的卖点可能是外国人写的了。
后来买了中央文献出版的六册一套的《毛泽东传》,作者是逄先知和金冲及。这套书算是正规的官方传记了,内容详实,资料丰富。只是有些地方说得不太明白,就当是春秋笔法吧。瑕不掩瑜,从整体上看,这是目前比较完整和权威的毛泽东传记了。
你若两本都没有读过,建议先读中央文献的《毛泽东传》,再读罗斯.特里尔的,两套对照读,对毛泽东的生平就了解得更全面。还有一本是李锐的《毛泽东:峥嵘岁月》,据说写得很好,我没读过,将来打算买来读一读。
三、时代背景
如果你不了解时代背景,就很难读懂《毛泽东选集》,因为书中不少文章不会把各个事件直接说出来,即使有了详细的注释,你也得先了解为好。比如你得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它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毛选》里分析的各种社会问题根源在哪里等,这就要读一读史书了。
我读的是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它跨度时间较长,讲述了中国四百年来的社会巨变。这本书有中文大学和世界图书两个版本,不过很难买到了。替代本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和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这四本任选一本即可。
接下来必须了解党史,是必须。虽然读《毛选》就是学习党史,但是在读《毛选》之前,了解党史比了解中国近代史更有用。我读的是党史出版社两卷4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官方党史资料没有可说的,认真读下去就好。还有一本比较有趣的书,可当辅助读物:《中共党史知识问答》。
四、理论基础
读懂《毛选》还得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否则读《实践论》和《矛盾论》就不太好理解,而这两篇则是《毛选》最重要的文章。一般在大学里认真学过马哲和毛概的人,就不存在阅读的障碍,你当年如果没好好学,就得补一补课了。
你没兴趣读《毛泽东思想概论》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话,建议读一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是一本马哲入门书,据说解放前它印了32版,相当受欢迎,而作者艾思奇曾参加毛泽东组织的哲学小组,讨论《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的问题,非常适合读《毛选》之前阅读。
还有一本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只要你不带成见地读完这本书,收获就很大。其他解读《矛盾论》和《实践论》的书也值得一读。比如李达的《<实践论><矛盾论>解说》,杨信礼的《重读<实践论><矛盾论>》等。不过我还是建议先读原著,再读解读本参考,而不是倒过来。
五、辅助读物
在其他辅助性的工具书里,中央文献出的9卷本《毛泽东年谱》是必备的,适合随时查阅。《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毛泽东早期(1912-1920)的全部文稿,对理解《毛选》大有帮助。
《毛泽东书信选集》主要是毛爷爷的一些家书,可以多方位去了解他,还有其他的读书笔记,比如《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等,我买了之后没有翻过,对读《毛选》的帮助不大,以后只能当读书笔记读一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