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志】英国国徽与国歌
英国皇家徽章,即是英王徽,盾面上两组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红狮象征苏格兰,竖琴象征北爱尔兰。两侧是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盾徽周围的圈饰用古法语写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心怀邪念者蒙羞
”),这个圈饰是嘉德勋章上的吊袜带。下端悬有饰带,上面用法文写着Dieu et mon droit(“我权天授”)。盾徽上端为头盔、圣爱德华皇冠和狮子。英国并没有所谓的国徽,英国人效忠他们的国王/皇帝和女王,并奉其为国家最高贵的象征,因此英王徽便有着国徽的含意,英王徽出现在政府及其他与王室成员密切相关的建筑物及物件上。



使用者:英国君主
启用:1837年
冠饰:盾面上两组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红狮象征苏格兰,竖琴象征北爱尔兰。两侧是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盾徽周围的圈饰用古法语写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心怀邪念者蒙羞”),这个圈饰是嘉德勋章上的吊袜带。下端悬有饰带,上面用法文写着Dieu et mon droit(“我权天授”)。盾徽上端为头盔、圣爱德华王冠和狮子。
盾:王室徽章的四个部分: 1 and 4 :英格兰, 2 :苏格兰, 3 :北爱尔兰;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象限是在苏格兰十字交换。
扶盾:金色的狮子和独角兽
基地:玫瑰,三叶草 ,和蓟
格言铭饰:法语:Dieu et mon droit勋章嘉德勋章
使用:所有议会法案、所有的封面英国护照、各政府部门、驻外大使馆、以及适用于英镑的硬币反面。( 2008年)
含义
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意为“心怀邪念者可耻”;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用法文写着"Dieu et mon droit", 意为“天有上帝,我有权利”。(使用法文是因为英国历史上曾被讲法语的诺曼人统治,也就是有名的“诺曼征服”。
英语受丹麦语和法语的影响极大。英语中有二分之一的单词来源于法语。其中绝大多数已经英语化了,但当代英语中仍有相当多的法语词汇保留原形。
至于英国国徽上为何要用法文,主要是因为英语中的法语词居多。而且法语词严谨、庄重。英国贵族上流社会中法语仍然使用广泛。)
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底部的绿地中有玫瑰(英格兰),蓟(苏格兰),韭葱(威尔士)以及三叶草(爱尔兰)。
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出处:
“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法语,心怀邪念者可耻)这句话绣在环绕着王室盾形徽章的
而标准的古法语写法为Honni soit qui mal y pense,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英国一直使用的只有一个字母n。
历史国徽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1837-1927





国歌
《天佑国王》(英语:God save the King),男性君主在位时称之为《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也译作《上帝保佑国王/女王》,是数个英联邦王国、其领土和不列颠皇家属地作为国歌或皇家礼乐使用的颂歌。歌词和歌名随当朝君主的性别而有所改变:例如在女性君主在位时歌词中的“国王”改成“女王”、“他” (He) 改成“她” (She) 等。曲调作者不详,可能源自单声圣歌,但也有传统说法认为是1619年由约翰·布尔所作。
《天佑国王》在历史上曾广泛在大英帝国及英联邦国家作为国歌使用,现时在部分英国海外领土仍作为国歌使用,也是新西兰的两首国歌之一(1977年之前是唯一的国歌),一些英国海外领土也同样将它与另一首歌并列为国歌;在澳大利亚(1984年起)、加拿大(1980年起)、巴巴多斯和图瓦卢,《天佑国王》不是国歌,但作为皇家礼乐使用。
此外,在未曾受大英帝国统治的国家,《天佑国王》的音乐时常被用来创作当地的爱国歌曲,但多数仍和王室仪式有关。美国爱国歌曲《我的国家属于你》(即《America》)也使用了《天佑国王》的曲调。
《天佑国王》的第一段歌词只有一种版本,但其它段落在历史上和现在都有各种版本:历史上出现的版本中不断有加上和删除各段落,甚至今天此歌曲仍有选取不同段落或对段落进行不同排列的版本。一般情况下,《天佑国王》作为英国国歌演唱时会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很少情况下会唱第二段。第二段的来源据说是教会所指定的一篇用于"“火药阴谋”(1605年11月5日)周年日的古老祷词。这一古老的祷词中有这样几行:“驱散我们的敌人……消除他们的恶意,挫败它们的诡计。"
《天佑国王》作为礼乐使用时,对君主本人致敬时应演奏整首歌曲,对其它受王室礼乐待遇的王室人员(例如威尔士亲王)则适用前六小节。英国以外的部分英联邦王国也使用《天佑国王》的前六小节作为总督礼乐,或礼乐的部分:例如,加拿大总督和各省省督的礼乐是《天佑国王》的前六小节加上《啊,加拿大》的最后四小节,英国海外领土总督的礼乐是《天佑国王》的前六小节。
历史
一般认为这首歌现在的曲调由亨利·凯里博士所作,尽管在一些早期版本中出现过的乐段也出现在现在的版本当中,导致了一些混淆。
人们相信,这首歌的第一次公演发生在1740年的一次宴会上,在这次宴会上凯里为了祝贺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港口皮特贝罗的爱德华·弗农海军上将唱了这一支歌。
传统上,此曲的第一次公开演唱被认为发生在1745年。在英国君主乔治二世的时代,要求英国詹姆斯党领袖查理·斯图亚特(亦即“小觎位王子”,为詹姆斯二世长孙,在苏格兰有很多支持者,因此就有了支持苏格兰的最后一段)重返英伦,谋求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在一次叛军获胜的战斗后,人们唱着这支歌曲来支持国王。
确立为国歌
《天佑国王》是英国国歌,但如同英国宪法的许多方面,国歌的地位来自于习惯和长期使用,从未有一条御令或法律宣布其为国歌。一般而言,会演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很少的时候唱第二段)。在英国使用的习惯版本是现行版本中最古老的,也是英联邦其它国家现在使用的版本的基础,但英国使用的传统版本歌词在历史上也时有变动。
在英国的各部分别出现的体育赛事中(例如足球世界杯赛),《天佑国王》一般作为英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国歌使用,苏格兰和威尔士则分别有自己的“国家歌曲”和国歌。但在板球比赛中则使用《耶路撒冷》代表英格兰,2010年起在英联邦运动会中也使用《耶路撒冷》代表英格兰。
演奏
传统上,这首歌以慢而低沉的节奏演奏,被人认为非常沉闷。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减轻这种效果,这首歌以一个较快而且较活泼的节奏演奏。喜剧演员比利·康诺利在一场电视节目中比较了英国慢而低沉的国歌和很多其他国家的活泼的国歌,并建议将这首歌的曲调以“The Archers”的主题曲代替。
在2002年6月4日于白金汉宫举行的纪念前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即位50周年的流行音乐会上,王后乐队的布赖恩·梅在宫顶用电吉他演奏了这首歌。
歌词
英语
God save our gracious King!
Long live our noble King!
God save the King!
Send his victorious,
Happy and glorious,
Long to reign over us,
God save the King.
O Lord, our God, arise,
Scatter him (her) enemies,
And make them fall:
Confound their politics,
Frustrate their knavish (Canucks) tricks,
On thee our hopes we fix:
God save us all.
Thy choicest gifts in store
On her be pleased to pour,
Long may he reign.
May he defend our laws,
And ever give us cause,
To sing with heart and voice,
God save the King.
Not in this land alone,
But be God's mercies known,
From shore to shore!
Lord make the nations see,
That men should brothers be,
And form one family,
The wide world over.
From every latent foe,
From the assassins blow,
God save the King!
Over her arm extend,
For Britain's sake defend,
Our mother, prince, and friend,
God save the King!
Lord grant that Marshal Wade
May by thy mighty aid
Victory bring.
May he sedition hush,
And like a torrent rush,
Rebellious Canuck to crush.
God save the King!
中文翻译
上帝护佑国王,
愿她万寿无疆,
天佑国王!
常胜利,沐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
治国家,王运长;
天佑国王!
扬神威,张天网,
保王室,歼敌方,
一鼓涤荡。
破阴谋,灭奸党,
乱盟扫光;
吾等仰望,
天佑国王!
上帝恩隆,
赐珍品,倾宝囊,
皇祚绵长!
愿他捍卫国法,
而使民心归向,
吾等衷心歌唱,
天佑国王!
汝非无人所帮,
但有主恩众详,
泽披万方!
主恩非止此地,
兄弟即是尔邦,
温馨家庭祈望,
天地倘佯!
从潜在的敌人,
打倒刺客直奔,
天佑国王!
其管治大无畏,
不列颠需捍卫,
吾母、君主、汝友,
天佑国王!
上帝赐予魏帅,
胜战而成日常,
天赐荣光!
祈魏帅煽静肃,
尤如恐撃以欲,
叛苏人必前仆,
天佑国王!
加拿大版本
法语版
这首歌在加拿大有法语版本,为加拿大的王室颂歌:
法语
Dieu sauve notre reine,
Notre gracieuse reine,
Vive la reine!
Long et victorieuse,
Heureuse et glorieuse,
Longtemps régner sur nous,
Vive la reine!
中文翻译
天佑国王,
权势无上!
万寿吾王!
君临荣光,
凯旋无疆,
孚民欢畅。
万寿吾王!
英语版(附加段落)
在作为加拿大的王室颂歌的时候,这首歌有附加的一段,一般在第一段或第二段后面演唱:
英语
Our loved Dominion bless
With peace and happiness
From shore to shore;
And let our Empire (country) be
Loyal, united, free
True to herself and Thee
God save the King (Forever more).
中文翻译
福佑吾土,
安逸欢腾,
满布海际;
祈使帝国,
忠耿结聚无束,
诚笃于汝
天佑国王(永存)。
在英联邦中使用
这首歌曾经被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和牙买加等在内的大部分英联邦成员及英国属土作为国歌。在港英时期,每当有英国王室成员到访,香港总督就职履新,或出席官式活动和检阅,驻港英军(或香港义勇军、皇家香港警察)仪仗队行向王室敬礼,军乐团演奏国歌,其中港督和其他王室成员奏半首,若是君主到访的就要全首奏毕。在八十年代及之前,香港两间电视台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收台前亦会播放国歌。
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歌的地位已经分别被《前进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歌)、《哦!加拿大》(加拿大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祖国》(马来西亚国歌)、《前进吧,新加坡》(新加坡国歌)、《真主保佑苏丹》(文莱国歌)和《牙买加,我们热爱的家园》(牙买加国歌)等所代替。
这首歌和《天佑新西兰》一起被新西兰承认为国歌。
此外,《天佑国王》也曾经是爱尔兰的国歌,在1920年代被《战士之歌》取代。
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已经出现过“恶搞”的广东话版本,首句为“个个揸住个兜(个个讨饭吃)”,但之后如何“译”就没有定案。版本包括“嗰啲汤啱啱够(那些汤刚刚好足够)”、“刀叉都生晒锈 (刀叉也生了锈)”、“踎响街边乞米(蹲在街边乞食)”等。相传这些恶搞版本源自监狱。
联合王国的其它国歌
在需要播放联合王国成员国国歌的场合(如国际体育比赛)下,下列歌曲经常使用:
威尔士使用《父辈的土地》;
苏格兰使用《苏格兰之花》或《勇敢的苏格兰人》;
英格兰使用《耶路撒冷》或《希望与光荣的土地》;
北爱尔兰使用《伦敦德里小调》。
在国际足球比赛的演奏国歌仪式中:
英格兰和北爱尔兰使用《天佑国王》;
苏格兰使用《苏格兰之花》;
威尔士使用《父辈的土地》。
故此若英格兰队及北爱尔兰队对赛时便会出现只奏一次《天佑国王》的有趣情况。
1977年,在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25周年纪念的时候,朋克摇滚乐队性手枪以同样的歌名
发布了一首反对王室的无政府主义歌曲。在25周年纪念日当天该乐队试图在英国议会大厦外面的泰晤士河河面上演奏这首歌曲,但被英国警察制止并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