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学理论课程全集 共32讲 2019年秋

2022-07-16 17:07 作者:心今旦战  | 我要投稿

什么是文学理论?(上)

“你的世界观的构成建立在阅读文学的快感中”


导论

何为文学理论?

何为文学哲学?

一、什么是理论?

  • 理论约等于哲学,但并非哲学
  • 哲学理论: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和方法论
  • 然而理论不是系统化是碎片化
  • 哲学是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更细节化
  • 理论:对现象的 抽象的分析与概括本质。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12:47


有几种能力

  1. 深入思考的能力
  • 具有反思性
  • 批判能力
  • 质疑能力
  • (论证能力)(我自己加的)

质疑不是质疑可疑的东西,而是看上去不可疑的东西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13:45


“质疑那些普罗大众的定论(verdict)是否为事件的全貌”

“对所有的事件不报有自我反思能力不抱有质疑的话,人是会失去自我的。就像《楚门的世界》人在被操纵(operationalised)的世界里是没有尊严的”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23:07


二、分析现象背后本质

defined as 解读与阐述能力

对第一点反思再反思,对提出的质疑进行质疑,并解析避免进入质疑循环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24:24


“要解析为什么人们提出需要同性婚烟,为什么以前认为婚烟是一男一女的事情”

人的文明是建在非理性的边界上的

人更依赖非理性层面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28:09


乔纳森卡勒的四大文学定论

  1. 理论是分析的话语
  2.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
  3. 理论具有反射性(reflection),是关于思维的思维
  4. 理论是跨学科的

reflection:反思性,冷静的看待事物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31:16


何为文学理论

文学的理论约等于文学的哲学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31:53


文学哲学的探讨:

  • 哲学是抽象的
  • 不是探讨具体的作品
  • 因此文学探讨是抽象的东西
  • 本质上是文学研究,看待文学用冷峻的目光看待,不包含热烈情感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35:55


何为文学理论

一-《文学哲学》

1.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

  • 文章是谁说了算?作者是否有权威性与解释性?
  • 作者是否写出了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
  • eg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39:24


  • “一个优秀的小说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反映了现实本质的规律,绝非作者的意愿”

然而作者取到了什么作用还是复杂的哲学问题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1) P1 - 42:14


(2)eg. 你是否看到一只鸡

  • 导演给土著人看自己电影片,结果土著人看见了一只鸡,导演自己没发现。后来在低于8画格时发现了。因为土著人很少关注高楼大厦,就像我们不会关注低语8画格一只鸡。
  • 你的认知与看待事物的方式取决于你的文化背景,你的知识结构,你的全部经历
  • 认知差异才是导致争论的原因
  • 争论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认知差异

(3)-(文学理论的下半段)

科学的解读存不存在?是否应该随意解读

  • 随意解读的前提是基于文本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01:33


4)阅读是为什么-

接受式阅读-接受知识,拜读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02:59


文学理论:反思性阅读,分析性阅读(为什么会感动,为什么会好笑)

  •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03:29
    
    :获得感情快感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分析结构的快感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05:57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看?这跟人们今天的价值观念有什么关系?”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09:17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10:57



二、评判作品背后的价值系统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15:27


  • 评价作品的好坏基于一整套文学理论,绝非大众标准
  • eg莫言与村上春树(通俗)
  • 文学理论决定谁能写进文学史
  • 文学理论及价值系统随时代变动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21:43


三)提供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25:45


  • 越是名著往往给人的感觉看不懂
  • 一切的意义都是阐释的结果。无阐释则无意义
  • 更可以解读文本背后更多的含义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31:23


流浪地球的不同解释👆🏻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32:20


雅俗关系

雅:看不懂

俗:看得懂

体现不同人的趣味,甚至是阶层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32:41

与百年孤独

第四、文学理论具有跨学科性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34:21


  • 文学理论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
  • 需要结合社会,需要广博的知识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38:08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39:08


书籍:《镜与灯》by 艾布拉姆斯

  • 提出了文学研究四要素
  1. 世界,读者,作者,作品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42:38


四要素👆🏻

总结:


20190909 绪论:什么是文学理论?(2) P2 - 45:09


【三】文学本质论:审美特性

推书: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白鹿原》

多看书,多看中西名著

——————————

文学本质论:

是:超越本质化

是:哲学化

追问:

如何定义文学?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05:48



文学本质论:文学是什么?

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在哪里?

归类:元问题

元问题:很多基本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例:人是什么,美是什么

意义:答案不同,却有类似共同的定义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07:10


论语》—算不算文学—论语及笔记

笔记—算不算文学

史书—算不算文学

三国志—算不算文学

新闻报道—算不算文学

探讨:文学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11:23


探讨:哲学中不同的倾向,对事物的本质问题

本质主义现象主义有本质—事物区别于另外一个事物的本质—例:苹果和香蕉—人们会用的惯常性思维

反本质主义现象背后没有本质—沒有背后的规矩,没有特定的层层构造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15:34


反本质例子:

一个梨花体

现代体诗歌

都是日常化对白

但被列为诗歌,因具有文学性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17:11


反本质≠无本质

拒绝:教条性的本质

因:事物的审美,没有特定的规律

本质:花为什么是美的,美的原因就是本质

同理:读成文学的原因就是文学的本质


文学本质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19:09


文学的本质就是文学的欣赏

文学性—使得一个作品成为文学的特性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0:30


例:新闻报道是否成为文学取决于作者的写法是否具有文学性

概念来自于:

俄国形式者——雅各布斯

:一个东西如何变成文学的特性


文学的本质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1:15


文学的存在方式: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2:07


是:精神性的存在

是:观念性的存在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3:08


不包括任何载体

探讨文学时:不讨论载体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4:20


文学的四个纬度

既:文学需构建的基本范围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5:00


纬度一:审美、文化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5:56


被定义前:文学依旧是文化的一部分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6:39


文学具有审美性

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除了审美,还有真、善、美。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27:24


文学跟真实的关系

《三国志》是真实

《三国演义》人们更喜欢看

即便《三国演义》是否关联现实真相依旧不会改变人们对《三国演义》的观念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31:49


文学追求的:不是事实,而是真实感,是感觉

二、文学求善吗?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32:53


文学主人公:不会要求高道德

人们在文学中更会同情主人公,即便放在现实中是被批判的对象

例:《安娜卡列尼娜》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

《洛丽塔》纳博科夫


知名的作品为何不符合道德?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36:23


例:《红楼梦》

现实中宝钗更符合大众的接受能力

审美上:黛玉是审美上的好人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37:56


林黛玉真正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薛宝钗:被文明归训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代表

人类文明发展—抑制本能

文明太过文明—虚伪

林黛玉:具有人性特征

总结:即便主人公不具备道德,但她依旧是审美上的好人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角色体现出人性光辉

观众也会更加同情这样的角色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40:11



三、文学与美

文学以美为最高目的 — 即为人的最本能的需求 — 是人光辉的体现

也是是人的审美

概念:美学、审美

何为美学—学科

审美—活动

例:购衣服—审美

例:什么样的衣服是漂亮的—美学

美的本质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44:33


例子: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44:56


人们的美学之间会有不同的观念

基本美学:你跟实用性之间产生美

实用性的存在:

例:是赚钱—无法觉得美

例:是欣赏—感受到美的存在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1):本质... P3 - 47:20


美的本质:无功利

结:脱离实用目的的东西,往往具有审美性


【四】审美本质:语言符号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0:31


例:《谈美》

不同职业人士看待古松的不同角度

艺术欣赏的态度是无功利的

无功利的态度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1:30


康德的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美的四个契机(定义)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1:54


美的定义:

一、无目的合目的性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2:47


q:真的没有目的吗?

看画目的:欣赏

看书目的:打发时间

人类的行动满足人的需要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3:44


和目的:人的更高的精神追求

审美:无功利却又符合人的更高需求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4:10


二、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4:36


客观事实判断—水是透明的

我的主观感受—水是凉的

主观感受—水是美的

两者主观的区别: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6:24


凉的—个人的判断,不要求认同

美的—个人的感受,期待别人也不要否定它美,要求获得认同

结: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8:08


人会因为审美争吵,尽量不要否定他人审美

审美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现代全部经历的总合,这个总和建构了他的品味

(审美建构在个人经历、认知方面、个性发展上)

当你否定他人品味时,相当于否定了他的前半生

美无定义

结: 美的概念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09:53


无概念无普遍性却要求普遍性

无法定义


黑格尔的审美哲学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0:29


一、审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解析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0:57


人的本质力量: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品质

怎么证明人类的伟大?行为:建造房屋

同理:对象化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1:47


小男孩欣赏打水漂:欣赏自己的能力

本质力量:某种能力

如何证明本质力量:外在的客观事物—打水漂

同理:对象化的呈现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2:30


画家欣赏艺术作品:自我欣赏,自恋与能力

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欣赏人类的伟大

你画出一幅画:欣赏你的本质力量


二、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3:06


理念:

由柏拉图提出

了解柏拉图的比喻:洞喻、床喻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3:45


洞喻: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4:17


假设:一群人出生以后,手脚束缚,不能动,放在洞穴,面朝山洞里面,背朝洞口,洞口外可能会燃烧火焰。

洞里人只能看到墙壁及自己身上的倒影,他们会说影子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当一人松绑后,外出,会寻自己的影子,因为影子是最熟悉的事物,这需要过好久才意识到自己的影子只是一个虚影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6:04


认识真理的过程是艰难的

你所认知的真理、规律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是可推翻颠覆的

柏拉图洞喻所建构的二分世界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7:15


现象世界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本质世界:理念世界(rational)

绕回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情呈现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7:57


呈现理念:只有美可以让你的理念世界以感情的方式呈现

例: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18:19


画:追求神似而不是形式

如果画是精准复制,审美效果会大大减弱

因此:画家要画出关于观众审美理念的鸡蛋

是脑海里,观念里的鸡蛋

而画的越像,离观众审美越远

审美:审的是理念,是大众的理念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0:08


文学作品例子:代入感

就算小说与现实不同,但是符合现实规律(理念),从而获得了审美

小说不是写一个人家的具体事,必须是呈现社会现实的

文学性的第二纬度:语言符号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2:49


文学通过语言表达,区别于其他艺术媒介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3:23


1.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4:19


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

a)二象对立的概念: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5:28


1. 能指、所指

2. 语言、言语

3. 组合、聚合

4 例实、据实

1、什么是能指所指?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6:12


能指—符号的意义

所指—符号的所称对象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6:49


例:

两个字是符号—能指

符号的意思—所指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7:56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前提:必须约定俗成,必须获得大家共识

这是一种符号的对应过程

2. 语言、言语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8:49


语言:词汇系统与语法系统

言语:日常的个体活动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29:28


说出的话是言语,能听懂是符合语言系统

3、组合与聚合的关系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0:08


组合:横向的句段关系

聚合:纵向的联想关系

解释: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0:58


横向:我 读 书—组合关系

纵向:“我”可以换成任何主语,“读”可以换成任何谓语,“书”可以换成任何宾语 - 产生联想的聚合关系

b)意见:二级符号系统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2:25


代表人物:罗兰巴特

作品:《神话学》

针对能指所指展开的观点: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3:05


构成的一级系统:玫瑰花符号【能指】,与玫瑰花【所指】


罗兰巴特:他是一级符号,因为文化没进来

因此:一级符号(原所指)会变成能指,对应的所指就是爱情,成为二级符号系统(文化,代表性)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5:06

梅花↑及更多例子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6:30


电影:《枫》文革电影

c)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8:24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39:31


汉语特点:语音 文字是分开的

eg. 开(你不能读横横撇竖,而是kai)

英语:语音文字在一起的。

跟著文字能读出来 eg. English(英格力士)

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40:26


语音和文字是两套系统,于是构建一整套符号网络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40:31


很多字只有符号,却没有读音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41:50


日常不会用文言文:符号的意义会越来越多


20190916 文学本质论(2):审美... P4 - 42:39


菊花不同诗词含义不断叠加

一个符号承受到一定程度的意义,就很难有新的立意,再创新的立意会没法读懂

这就是唐后无典的来源


文学本质论:陌生化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00:50


没有主题不重要

人们在意:语言的世界就是符号的世界


语言的特性2:

语言与话语: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01:38


语言表达独特的规则和语境(氛围)

→话语:

代表人物:福柯

代表著作:《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疯癫与文明》《词与物》《性史》

研究:区分概念,概念是否是始终如一的

探讨:为了区分正人常,把其他人判定为不正常→这样的概念是会改变的→权利的微观

微观权利:掌握权利的人使被接受人获得行为约束,或影响接受人的思想

eg监视,教学

话语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17:41


语境的例子↑

话语:语言的意义除了字面,更在于语境

是:大于语言(交际工具),是语言的社会存在形态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20:23


例:《祝福》鲁迅↑

祥林嫂想干活而不得,以此描写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祥林嫂当奴隶而不得)

话语层面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22:27


文学研究需要进入到话语层面: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22:34


1. 说话人:身份、地位、态度、日常交集中的表情与口气等等

2. 受话人

3. 文本:

是:语言本身

而:其他方面是语言以外的东西

(文本以外的东西对语言意义起着决定性作用)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23:35


文本研究时:要进入话语层面

4. 沟通

5. 语境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23:53


例子:判断一句话是不是好的评价

文学语言与日常的语言区别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27:43


1. 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语言

陌生化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

与陌生化相对应:自动化

陌生化的语言:把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

自动化:让人觉得特别熟悉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0:53


文学的修辞手法(如排比):让东西更陌生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2:05


“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比日常语言相比,文学语言能增强感受的时间与长度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2:56


陌生化的本质:把熟悉变成陌生

效果:增加感受的时间和难度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3:31


文学一定是传递感受,而不是信息的结果

新鲜感,冲击感,让读者揣摩,让读者产生感觉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5:38


鼻青脸肿与表嵌入万

陌生感:让传递感受变得更加清晰

描绘细节: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6:14


是:文学作品为了增加感受的时间与难度的方式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6:37


除了:阅历,修辞手法

需:具备想象细节的能力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36:54


细节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如:

细节:怎么搬运黄金

结果:发财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3):文学... P5 - 40:03


好作品的特点:充满细节,真实性,冲击性

文学本质论:文学与特性

回顾:

陌生化:

所有艺术的本质:把熟悉的变成陌生的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00:31


变成陌生—传递感受—描绘细节—增强对生活的敏感力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02:30


张爱玲:《半生缘》

“嘴唇沾到了牙龈上”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09:40


另外一个小说↑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11:02


《最后的诊断》阿瑟亨利


第二点:文学语言具有非指涉性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12:02


代表人物:特力伊格尔顿

指涉性:一一对应、话与事实对应、没有歧义

非指涉性:产生了多义性、产生歧义、没有明确指向对象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14:12


日常用指涉性,可以对应


语言的多义性体现在:

语表的具体性—(多义性)用具体形象呈现出来

语里的多义性—是含混的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15:04


例子: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15:44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宋代周晋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18:19


解析↑

悲喜角度的不同

没有明确的情调

多义性:主题是不确定的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21:07


琢磨多义性—感受增加—作品通向了伟大的可能性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22:04


名著:重点不在情节

在于传递思想

让读者深思

有明确性的作品(主题)不是好作品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23:05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23:52

《老人与海》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25:12


《赛鸽》

让读者观众纠结,“两难”

结局并不是要解决问题,决定结局的好坏

而是让观众思考结局的好坏

第三、文学具有拟陈述性

代表人物:Richards

文学具有虚拟性的语言

虚拟性:无关真伪

表现出:情感性、不指向外在的事实,而是指向内心世界

例子: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29:46


理由:无法理解古代人的情感方式

读古诗词:帮助增加情感的体会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31:08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情感最浓烈的字:更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32:24


解析:前面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理由(表达情感)(铺垫感情)

更:明明不想说,却不得不说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33:53


《江雪》

文学作品注重情感表现

日常语言注重准确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36:23


《人间四月天》

“下雨了,该回去了”

“下雨了,不该回去了”

利用下雨表达情感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40:30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41:16


《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时间》

通过外在环境写出人物的情况

总结: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20190923 文学本质论(4):文学... P6 - 42:55


文学语言具备:

陌生化

非指向性

多义性

虚拟性

注重情感表现

内指性的(指向内心)

可感性

具有深度的语言(多义产生)

生产性的(产出观念/产出情感)

日常语言具备:

自动化

指涉性

确定性

现实性

注重信息传递

外指性(指向外在)

非可感性

非深度,无复杂语言

惰性的(非提出观念)























文学理论课程全集 共32讲 2019年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