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广告耳目一新?!先盘活图形
图形是用形象来进行思维而产生的意象,主要依靠直觉表象通过联想来产生新的深层的含义。它利用事物的表象寻找事物本质之间的共性,借助视觉经验和视觉联想产生新的视觉形象。

图形构成是指结构、构图、组合,具有连结、拼合和点缀的意思。构成包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变化,即由构成要素各成分之间、构成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它表现出质与量、空间与状态的变化。


广告图形的视觉传达在受众接受广告信息中是最为直接的形式,一个清晰的图像往往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图形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在与受众直接接触之中必须体现简洁、明了、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原则。

1.倍量放大。广告图形的创意手法之一就是将物象倍量放大,可利用高精度的摄影、剪辑和排版展现物体最具特征的局部,放大强化客观外部形态和局部甚至内部的细节。放大后的图像其震撼力强,并具有强烈而集中的视觉效果,从中能探索视觉接受的极限。

特别是户外广告形式,一个图形设计构成与视觉相沟通的“感知场”倍量放大具有视觉冲击力。视觉刺激具有“瞬时性”、“即时性”,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信息,对心理上产生共鸣具有积极的作用。

2.单纯简明。对于一个图形的简化,最低限度的复杂性和最高限度的内涵丰富性是不可缺的。在图形设计中简化主要是直接表现物形的轮廓如同剪纸那样,以敏锐的直觉把握物象的特征。对物形作简练概括,使造型单纯、色彩醒目,达到一目了然的最佳效果。

3.展示实物。展示自制的或利用实物进行创意,让受众直接看到实物或事件的具体情景,让大众根据自己感受去体会、判断。以直接的表现手段有效地与受众沟通,直截了当,这是一种无言表述,看似平实的记录,类似新闻采访的纪实手法,却又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4.偶然拾得。沉积的思考常常需要“点子”来启发,创意在于偶然灵感的点击。偶然拾得是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有心人”加以发现和利用。在视觉上也常常需求偶然破坏中的启发,所谓“不破不立”,通过破茧能诞生出新的生命。

例如:一个笔触、一块污渍、一个残象都可以产生联想因而创造出新的图形,一个残象图形的由来尽在有意无意之中,有时纯属偶然中发现而获取,正可谓“可遇不可求”,利用机遇敏感而获取新的形式。

5.解析重构。平面图形造型从本质上是静态的、空间的特征。解析重构就是将具象造型作平面简化,以局部在整体中重新解构、重构,使之组合调整为具有整体动感的画面。

6.数理分割。通过垂直线和水平线结构表现数理概念的纯造型,用严密的抽象形式,放弃和超越各具特征的轮廓的局限和痕迹,追求一种几何分割图形,开创明快的视觉新境界。


图形的意象是由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相结合的现象。一个完整的意象是由诸多视觉要素的复合产生其内涵和外延。它包括着相同或相似类型,甚至不同类型要素的构成。对于图形构形而言,机遇、任意和巧合等方面的因素也十分重要,它提供给受众视觉暗示和自由联想。


一个表意图形往往由两个以上的要素连结组合而成。当一个形与另一个形相切相接时,在视觉上会产生新奇而又复杂的效果。异影构形:“形影不离”是在光照下常见的现象。混维构形:利用多视角观看的物形组合往往会产生知错就错的感觉。

适合构形:适合原则来自于传统纹样的适形造型。也就是在构形前,先作几何状辅助线支撑,使某种物形的内在张力和特性通过适合几何线形的曲折而获得,其造型具有难以想像的妙趣。共生构形:图形与背景之间相互转换,即形与形之间利用边缘轮廓互用线勾划出正负形皆可识别的图形。互悖构形:悖形是指充满矛盾的图形。通常为合情不合理的错视形式,在构形的空间上、结构上故意出错,出现常规观念中不能出现的构形结构,它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视觉玩笑,显现出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


当形与形之间前后叠合时,会出现重叠、透叠、差叠等复合关系。由于形与形处于交叠、聚集的变化,根据创意的要求,广告可由此突破已有的视觉经验局限,主动分析选择、利用物形轮廓和结构呈现某种特定的物形。

拼置构形:是“偷梁换柱”式的构形方法,即将同质或异质的要素按照主题创意作某种特殊的组合。不管是利用同质的材料还是异质的材料都必须选择特定的关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