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乘风破浪队陪你追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重走先辈们走过的路☀️

- 1941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香港。当时,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人在内的数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处境十分危险。在此危难之际,周恩来书记多次急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这些文化精英转移出来,护送到安全地带。💥 - 接到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后,港九独立队为本次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制定出一套周密的“大营救”方案。

大营救路线有四条:
1⃣东线海路🛳乘民船经长洲岛渡海,从汕尾或马宫登岸,前往海丰,再转入内地。
2⃣西线海路🛳经过长洲岛,过伶仃洋到澳门歧,然后乘船经三灶岛到台山石歧或者江门,再沿西江的肇庆、梧州、柳州,最后到达桂林;或者从澳门乘船到广州湾的湛江,经过钦州、灵山、柳州到达桂林或重庆。
3⃣中线水路⛵️从九龙走东线,经西贡、渡大鹏湾在沙鱼涌上岸,走坪山走惠州,以商行为掩护乘船到老隆,坐车到韶关,最后是经兴宁、梅县、大埔等前往闽西,或再转到苏北。
4⃣中线陆路🌤从九龙经荃湾,越大帽山达元朗,渡深圳河进梅林坳,到达白石龙。他们大多数人稍作休整之后,就先后从白石龙出发到惠阳坪山、淡水、惠州、老隆等地,最后安全地辗转回到后方。 除了四条大线路外,还有东江流域内如香港岛到白石龙村、白石龙村到田心村、田心村到茶园村、茶园村到东湖旅店的具体线路。

- 1942年1月9日晚,包括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在内的第一批文化界人士数十人,化装成难民从香港铜锣湾登上了一艘小艇,在数艘驳船的护送下,伺机撤离,后又过荃湾、越大帽山、达元朗撤出中心地带。 茅盾夫妇、邹韬奋、等人攀山走小路,跨过河溪小桥及菜田,在元朗十八乡黄泥墩杨家祠住了一夜。数天后在游击队员的暗中护送下,经落马洲抵达龙华圩的白石龙村。

- 1月20日;第一批文化界人士离开深坑村前往坪山田心村,从田心村到茶园村有两条路,沿途都要经过国民党控制的地盘,而且这一带土匪出没,形势复杂,所以护送计划尤其谨慎。 半个月后游击队按计划将文化名人送往惠州城的秘密交通站--东湖旅店。在中共地下党的巧妙安排下,最终数百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在惠州停留休息后,安全转移到老隆,随时撤离到大后方

- 最终历时11个月,他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成功到达目的地✨
-
内容来源|乘风破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