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匿性情绪创伤:大脑喜欢骗人,但身体会一直记得。

2023-07-10 21:11 作者:张博士解焦虑  | 我要投稿

来源/网络整理    推荐/觉心正念    责编/大谦老师

   谈谈情绪这回事

情绪,永远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大主题。当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很难受,甚至完全被情绪淹没、主宰,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为,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怎样来面对和处理这样的情绪?怎样才能让自己尽快恢复?怎样才能尽量减少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和伤害呢?

也许,在与“情绪”相爱相杀的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情绪发生时身体如何反应

我过去对待情绪的惯性模式是:不接纳负面情绪,通过头脑里的自我说服、自我开导来缓解。这种方法看起来能奏效,而且随着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头脑的说服力越来越强。但久而久之,我发现那些情绪并不是真的被疏导,而是积压在心里了,甚至被压进更深层的潜意识,变成了另一种方式来控制我。

现在,我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来应对情绪:不评判、不否定、不控制试图情绪,而是通过直接感受身体的变化来使它慢慢平息。情绪的本质就是身体中的能量,当我们愤怒、委屈或者悲伤时,能量堵在身体里,必然会产生难受的感觉。

中美国纽约大学医学教授约翰·萨诺历时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也印证这一观点:95%的慢性疼痛都源于心理。头脑也许可以自我说服、自欺欺人,但身体是不会骗人的。它舒服不舒服,我们直接就能感受到。

与其绕在头脑里面,不如直接从身体入手。去感受那个能量的拥堵,不加评判,保持觉察,给它点时间,等它流走。当能量再度顺畅的流动起来,负面情绪自然就随之消失了。

   当情绪爆发时

前阵子我经历了一件事,正好体验了这两种情绪处理的方法。

事情的经过是:我开车走一条不熟悉的路,本来是直行,却不小心占了右转车道等红灯。后面不断有车超过来,有两辆车摇下车窗大骂:“你真缺德!”“你会不会开车?”。

一个红灯不到一分钟,但我却度秒如年,冒了一身汗。

情绪的变化是:当我发现自己占道时,心里有点愧疚。而后,头脑开始帮我找借口:我对这条路不熟悉,两车道一般右侧车道都是直行加右转,谁知道这条路的右侧车道只有右转?所以不赖我。

后来被骂了,我又觉得很委屈,头脑替我鸣不平:我又不是故意的,却被骂得那么难听,真倒霉!再后来我被骂了好几次,于是愤怒了!头脑说:至于这么急吗!被堵一会儿就破口大骂,你们才真是没素质呢!

随后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头脑开始开导我:别跟这帮人一般见识,他们骂我才不在乎,反正我也不是故意的。他们生气是他们的事,跟我没关系,我犯不上生气,没必要!

至此,我看起来平静了,似乎也不愤怒了。但情绪过去了吗?事实上并没有,因为我仍然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发抖和不舒服。

你看,压抑、否定、自我开导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表面似乎平静了,但那股情绪的能量没有得到疏导,内里仍然翻江倒海。


   从身体出发,做正念冥想

我尝试放下头脑里的想法,不去分析和评判,不计较谁对谁错,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觉察身体的感受上面。

我发觉我的脸有点发烧,胸口有点闷,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透不过气,胃部酸酸胀胀的,好像翻滚着什么,有恶心的感觉,手还微微有点发抖。

仔细去觉察了一番,我才发现,我的身体居然发出了这么多的信号!

而且,经过了之前头脑里的一系列分析,这些身体反应几乎没有得到缓解!

所以真相是什么?

头脑层面的情绪处理,只是安抚了头脑里的躁动,对身体上的反应无能为力。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轻信了自己的头脑,其实它恰恰最爱说谎。

正如一本书中所写到的: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随后,我继续觉察身体里的变化,不带任何评判,不去排斥那些堵、恶心、酸胀的感觉,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们、陪着它们。

渐渐地,脸不烧了,胸口也不那么紧了,胃部的不适也得到缓解。我感到有一股气流向上涌,我任由它冲上来,然后打了一个嗝。这个嗝打出来之后,我觉得身心一下子舒畅了好多。刚才的那些自责、委屈、愤怒,似乎也烟消云散了。

这个过程,前后也就几分钟而已。

   允许情绪,并与之相处

情绪就像弹簧,你越压抑它、控制它,它就会越拼命反弹。当你放下控制和对抗,单纯去感受和陪伴,它自己就平静下来了。

当情绪来时,我就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头脑里的处理方法,只是不断加厚我的外壳,但不断充气的气球,纵然外壳再结实,也有爆炸的一天。而感受身体的方法,才是真的让气球出气,让那些充进来的恶气、臭气流动起来,找到出口。

与情绪相处,需要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

首先,在情绪来临的当下,对它有一个觉察,意识到自己在情绪中;其次,不带评判地感受身体,让情绪流动起来,找到疏导出口;最后,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让我如此难以接受?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委屈的情绪?通过对触发情绪按钮的觉察,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

当你有了这样的觉察,情绪按钮就不会那么轻易再被触发了,身心也会越来越健康、平静、喜乐。

注:本文图片及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隐匿性情绪创伤:大脑喜欢骗人,但身体会一直记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