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AP历史中的DBQ

2022-04-19 15:24 作者:Will谈AP历史  | 我要投稿


DBQ又名AP历史杀手,但凡AP历史考试想拿4分以上的,DBQ不过关,一切免谈。

 

在距离AP美国历史和AP欧洲历史考试仅剩不到20天的时候,我再次传道授业解惑的瘾上来了,想要苦口婆心地告诉马上要考试的诸位,DBQ本质上考的是初步的论文写作能力,所以是有套路的! 

 

但是,前提是,大家的学科知识扎实,技巧才有用啊! 

 

如果考Cold War,你连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不知道是谁,或者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布什你都不知道是谁(原谅我直接跳过福特总统,因为他不重要),那麻烦您老别看这篇文章了。

 

接下来,言归正传,我至今记得我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志飞啊,写论文很简单,你只要在摘要中告诉读者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在每一个部分的开头告诉读者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行了。”当时,我觉得我导师在寒掺我,毕竟我这种学术渣渣,当时也没完全听懂他的意思,但是师命难违,只能照做,所以我最后成功毕业了。

 

但是,补充一点,在此之前,我导师让我至少看30篇相关文献。

 

DBQ的道理是一样的,我经常建议学生写4段,第一段点明背景和中心论点,如果可以把后面要写的分论点也一并在第一段写了,让考官马上清楚,你这篇DBQ要干嘛。这样,轻轻松松contextualization 和 thesis的分数就可以拿到了;第二段第一句一定是先写topic sentence,一定要对应第一段提到的分论点,然后要么引用7个documents中的任意一个去支持topic sentence,最后一定要记住说清楚为什么document能够支持topic sentence,否则白搭。

 

题目给的7个documents,就相当于我导师当时叫我读的那30篇相关文章,因为我们自己的学术水平基本为零,现在别人给了你很好的论证材料,“拿来主义”是非常香的,但是鲁迅先生说过,“拿来主义”你得用好,不要乱拿。所以,每一个document都是支持相应的观点。举个例子,比如DBQ中有一个材料是一位苏联的母亲控诉苏联政府把他的儿子派到阿富汗战场(苏联与1979年入侵阿富汗---帝国坟场),这很明显告诉你阿富汗战争不得民心,所以如果你要用这个材料,你的topic sentence不管再怎么温和,也得骂两句苏联吧。

 

 

另外,DBQ的整体文章框架,基本就和论文一样。还没懂的,建议重新读一读我导师送给我的话。---我的导师告诉我:“志飞啊,写论文很简单,你只要在摘要中告诉读者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在每一个部分的开头告诉读者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行了。”

 

 

总结一下,DBQ占AP考试的25%分值,总分7分,如果想考4以上,拿不到4-5分,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所以,一定要听话哈~ 

 


聊聊AP历史中的DBQ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