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TMF写谱思路的小采访

2023-07-13 00:55 作者:一只来自鸽游的鸽子  | 我要投稿

Heliopause14(以下简称H):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这里是由Heliopause14主持,在廷达洛斯太空城播出的午夜车载收音频道。现在是3202年,7月13日的开端——午夜一点。最深的夜晚里,不妨来听听我们的节目吧!


H: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刚刚完成了一张重量级谱面创作的鸽泳先生。鸽泳先生,给观众们打个招呼吧!


鸽泳(以下简称G):嗯……大家好!


H:不要那么拘束嘛。


G:哦哦,好的……各位好,我是鸽泳。在前几日电视台播出的THE MUZZLE FACING加长版谱面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那么今天我就应主持人Heliopause14先生的请求,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创作这张谱时的一些思路。希望大家喜欢!


H: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开始吧!

The Muzzle Facing!(To审核员:这是我的视频,引用图片也完全可以吧?)

H:首先是谱面思路。听完这首曲子之后,你在大脑中是如何构建其谱面的第一印象的?


G:TMF是一首非常绚丽的曲子。与山茶花先生前期写意的自然风格或者中后期的glitch风格不同,TMF似乎就是专为炫技而生的——其中大量的摇滚乐配器使用,充满力量感的旋律构建以及突出的各类音效都彰显着这首曲子的活力。为此,我觉得如果要突出这种绚丽感,就一定要在谱面的装饰性和配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要让游玩者在游玩谱面时不觉得单调,并让观看者在有精力细细观察谱面装饰时为其丰富多彩而惊叹,这就是我对这张谱的要求。


H:然后是段落上的一些设计问题。鸽泳先生,您给这张谱面的定级是Beyond,但是在它的前半部分却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beyond相关的点蛇、超界等特殊配置。您可以解释一下您的创作思路以及目的吗?


G:嗯嗯。TMF原版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其高潮段旋律。山茶花先生在此处运用其优秀的古典音乐知识,将本就十分抓耳的旋律通过节奏切分变得更具有疾走感,令人听了就不由自主地想要摇晃起来。而在加长版中,歌曲的中段则加入了非常具有特点的鼓点段——疯狂而毫无拘束,如同太空城外自动迎击激光炮在击毁来袭的陨石雨时爆出的片片光华。那么,这两段就是我要重点在谱面中突出的内容。

为了突出这两段,我决定将“BYD配置”的出现范围大规模压缩。参考Mei先生的大地边际,我把点蛇的出现范围限制在了这两段之内,并把所有超界物件的出现范围限制在了歌曲最后。由此所产生的配置反差感加上醒目且具有分割意义的特效,便可以极大起到强调这两段音乐的作用。在其他的段落中,我使用了十分大量的超界黑线,但这些黑线也不能太过夺目,压过需要强调的两段惊人的配置和装饰——这便是我在完成这张谱面时最初确定的限制条件。


H:好的。那么下一个问题——鸽泳先生,据我所知你还没有独立写过一张难度达到11的谱面吧?这次怎么直接把难度跳到11+了?


G:说来惭愧,我确实没有写过一张难度达到11的独立谱面——Siva、Requiem Cataclysm和Selenadia这三张谱中支撑难度的配置都是由合作者而非我本人完成的。但是,山茶花的tmf本身便具有213的高bpm,加上十分可观的长度与山茶花特有的发癫段,便让我确信这张谱的目标难度绝对应该达到11+。为此,我首先通过两张大部分由我完成的实验谱练习了键盘配置——没错,就是去年播出的ElCondorPasa和BrokenAltair。ECP是完全由我写的,而BA虽然有跟纯白合作,但他参与的部分也仅限最后15秒,也就是尾杀的后半段。在这两张谱之后,我才确信我拥有了足以胜任TMF的创作的键盘力与高难配置把控力。

然后便是TMF本身的难度把控。虽然它的目标难度是11+,但我的设想是难度应该从开头的10上、10+逐步提升,到达中间第一发狂段之后升高到11。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我都把难度维持在11左右,尾杀可能有一些稍微超出11范围的配置,但也不多。因此这张谱的难度平均一下可能也就11.2到11.3左右,其11+的高难定级完全是长度撑起来的。

为了保证没有出现过于超纲或完全不可打的配置,我在写谱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测试与修改。我确信自己拥有ArcaeaPTT大于12.8的底力,因此我的游玩体验可以作为参考。我的创作目标是——在写完整张谱之后,我的总分至少能够达到985万,并且不出现任何一段不可解配置。在严格把控可玩性和难度的情况下,写谱仿佛是行走在一条细细的钢丝上: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两侧“表现力弱了”或者“完全不可解”的深渊。幸好,我在纯白先生的帮助下把握住了这一平衡,将难度控制在了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同时也使谱面拥有了不错的观赏性,这是我比较满意的。


H:那么,再来谈谈整体特效思路——你在你的第一张特效谱面,The Daybreak Will Never Come Again中用到了大量的谱面速度变换特效,包括急停、倒退、慢速等等。在如此丰富多彩的TMF中,为什么你不用这些timing特效,而是专注于各种黑线和不那么醒目的小型timinggroup特效呢?


G:这是一个很有技术性的问题——看来你对我在之前节目中播出的谱面研究颇深啊,主持人先生。

我在TMF中想要强调的是一种“疾走感”,一种高速穿梭于赛博都市的楼宇天穹之间的绚丽视觉体验;为此,配置的“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因为特效太过绚丽而损害了配置的爽度,那么相应的疾走感也会下降很多。各类对谱面整体起作用的timing特效虽然引人注目,但也会对谱面造成诸如初见杀、变速龙等拖累。相比之下,我认为足够丰富的界外黑线就已经能够表现出这首曲子的绚丽之处了。

除此之外,我比较喜欢“均匀”的谱面装饰——即除了必须要突出的两段特效段之外,其余的部分比较均匀地放置装饰性黑线。这样一来不会出现因装饰过多而显得冗余拥挤、难以读谱的段落,也不会在引入大量超界黑线的时候显得太突兀。因此,大量装饰性超界黑线和小型的timinggroup特效应该成为我的优先选择。


H:似乎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那么,谱面整体的问题就探讨到此处。接下来,我想举出谱面中几点十分不错的设计以及我有疑问的部分,请你介绍一下相关的思路。


G:没问题。请你只管提问,我会尽我所能回答!


H:在此之前,我们先中场休息一下——镜头转到那边,观众们可以看一眼那边的大神士郎先生!三天前就是他帮我们廷达洛斯太空城解决了一场迫在眉睫的炸弹危机——等等,我们没有摄像头啊?那没事了。


低沉的男声(疑似大神士郎):欸?这是干什么?我们就是路过找厕所的……(小声对身旁人)姆西斯哈市长,我们赶紧走,他们等会就把摄像头搬来了。


更加低沉的男声(疑似廷达洛斯太空城市长,姆西斯哈):行,你把TMF(Tokamak Magnetic-confinement Facility,托卡马克磁约束装置)收好了。


G:他刚才是不是提到了TMF?


低沉的男声:抱歉打扰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H:啊……我还期待他能多留一会呢。那么,我们就继续来看几点细节配置吧!首先是开头的蛇与黑线切换——这里你是如何设计的呢?

开头段


G:在开头段的话,我想要刻意在摇滚乐配器的鼓组、吉他与电子音乐合成器的snare、kick等音效之间创造一种割裂感。因此,我在电子音乐的部分铺满大量的黑线和小特效,突出此处音效的多样性;而对于相对较单调的吉他声部,我选择将纷繁冗杂的黑线立刻、完全地收起,在一瞬间使玩家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表现吉他音高的主要配置——大段的曲线蛇上来。因此,在观看开头段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奇妙的割裂却又相互照应的完整感。


H:然后就是这个——令人很感兴趣的超长留白段。这些声波波形是为什么而写的呢?

声波波形


G:因为这里真的没什么别的好采的了(捂脸)。这一段音乐非常的空旷,但是由于我刚刚提到的“装饰的均匀性”,我又不想让这一段成为完全的留白——因此,我选择了用比较醒目的地面黑线采出音乐背景中若隐若现的人声。此段声波黑线的速度为谱面原速x1.5,因为我觉得在高速下观赏时更能体现声波的波动感。


H:接下来是一整段十分不错的纯配置,特效并不是很显眼或者比较普通,都是一些很平常的界外竖线或正常黑线。直到此处突然出现了富含图案的界外黑线,以及后续byd无引导蛇配置段落的碎黑线。这样的设计有什么目的吗?

酷黑线


G:说实话……没什么目的啊。只是觉得这段的人声采样和背景音效比较有趣罢了。至于后面那段(我习惯把这个称为The King's Return段,因为这玩意的灵感来源于Ysphere先生的这张谱中如下配置)

Ysphere,我的一款父亲


我首先是在听音乐的时候感觉到这段应该是类似纵连的配置。但是如果光是一堆长条和纵连,不就太单调了吗?于是,我就创作出了这么一个很有byd味道的新配置——像纵连一样将两只手引导到一处,又十分富有动感。不过,我依然觉得这一段的谱面在将两只手引导到一侧时另一侧有些空旷了,所以我就写了一些碎黑线,来使得谱面在观感上更充实一些——这也是我的一个小癖好。

ll ll ll ll



H:往后看的话,就到了这一段酷炫的超界黑线。在这里你为什么不去将蛇形复杂化来表现音色,而是采用了这种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大量闪现的超界黑线呢?

两侧:铁窗泪.jpg


G:简而言之——我不会写蛇。这一段的初稿本来是纯白完成的,因此我也决定保留他完成的这几段蛇。我所做的改动只是加入了大量的碎蛇,并且为出张天键增添了一个小柱子,看起来更加醒目。那么,既然蛇本身的表现力略有欠缺,我又不知道如何通过修改蛇本身加以调整,我就决定用这种高度密集的界外黑线+小节线突然闪现的方式来表现出曲中这种充满气泡感和颗粒感的音色。这其实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但是写完之后却发现效果相当好!因此就决定保留了。


H:原来还有这种故事~行吧,那么继续往后,越过一段削弱过难度的复杂节奏散点,我们就进入了第一发狂段前的段落特效。你可以简单讲述一下这段特效是如何创作的吗?


G:完全可以!这段特效由两个部分组成:开头的“压缩”黑线和后半段的假配置黑线,我打算分开来说一说。

“压缩”黑线主要是根据音乐给人的感觉来写的。这里的音乐出现了非常急促的,嗯,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音色(?)。那么,我为了突出这个音色的与众不同,同时让这里产生一种割裂感,我就放弃了比较普通的超界波动黑线,转而打算采用一种创新性的、抓人眼球的大规模特效。

因此,在一些思考和设计之后,最终得到的就是这个“黑线压缩”的特效——六组完全相同的黑线从分散最终聚集在一处,同时引出后续的假配置。这里每一组黑线的timing语句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并连接起来,都会形成一条与X轴相切的圆弧,每组之间的timing倍速之差为x0.125。所有的圆弧均使用Geogebra进行模拟和逼近,力求使每组黑线的变速达到完全的平滑——数学工作真的花了我好久(泪)。

压缩黑线


对于与其他段落结构相同但音量较小的段落,假配置倒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思路,这里就不细讲了。


H:还用了ggb模拟?有点吓人的——我是真的不会数学。先跳过数学,后面更加惊人的发狂段是你和纯白中谁完成的?


G:其实……是我写的。(冒汗)


H:啊?我还以为发狂段全是纯白负责呢。怪不得我觉得,其实这段没有后面的高潮段狂野。


G:Indeed,我自己还是谱力不够,写得比较单调。为了弥补我自己在配置上的不足,以及契合曲子中“激光乱射”的氛围,我就决定用大量的超界黑线来填充这一段的所有空白——与2:13前较为朴素的装饰和配置不同,在这一段,整个谱面瞬间变得华丽而张扬,形成巨大的割裂感。

第一段的大摆sisi蛇是neta的Internet Yamero。在这段配置中,一只手看似大位移其实不用怎么动(大摆蛇),另一只手却在没有可见大位移的情况下不停地作大位移(反复来回点天键),这样的设计我觉得其实很有意思;同时,我也用连接天键的黑线画了很多个Z,也算是一种文字押。

啊~啊~啊~(鬼叫幻听)


第二段和第三段的点蛇和大弓其实不用多说,是很普遍的配置。第三段的大弓外侧还用超界的小Z黑线和密集小节线采了重鼓点,给人以视觉边缘的冲击力——这里的“视觉边缘”指的是,当你真正在游玩这一段的时候,不可能有心思去看这些装饰;然而这些装饰本身所带来的亮度变化和图形变化却会被收集入视觉神经,在你的意识边缘产生少量的影响,使你打完之后不禁感叹“哇刚刚过去了一大堆什么”——这就是我的目的。

ZZZZ


然后就是升起的大弓。大弓本身没什么好说的,但用全八分hold去采相对较为平缓的架子鼓声可能会比较新颖?这里的灵感是来自mei的百万pp和纯白的小建议。

百万pp 黑线旋转三秒钟


最后就来到了dubstep(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dubstep)。这段的配置本身比较普通,不过是反手拉点蛇和经典大位移尖刺蛇而已。为了增加视觉冲击力,我也使用了大量的黑线点缀:猛然炸开的界外sisi黑线可以表现强烈的鼓点,隐藏在轨道一旁的密集箭头可以表现dubstep特有的颗粒感音色,伸入轨道内的尖刺黑线可以表现一个重音……诸如此类。

蹦蹦炸弹


还有一个我觉得十分不错的闪烁特效,包括疯狂闪动的hold和两侧高速的波浪黑线,以及最后一下重音闪现出的高亮小节线——这三者共同为第一发狂段画上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结尾。

可以看到确实有在闪烁,长条都没了


H:确实非常有张力,但你有没有想过,可能太花哨了?


G:我确实有想过,因此我写完这一段赶紧自己试谱,还找了完全没见过谱面的好群友来初见——还好他们并没有抱怨什么问题,所以我也没有删减这些装饰。


H:那我觉得这个特效强度就应该比较恰当了——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嗯…一个休息段…然后就是一段加强的散打掺硬扛…这里是纯白先生完成的没错吧?


G:啊,是的。这里和尾杀两段散打掺硬扛都是纯白完成的,我只对其中的少量键位做了点修改。


H:……这个肯定是你写的吧?我在看谱面预览直播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两条碎蛇怎么物量一共只有2?

吓人碎蛇,下次别写了


G:没错!这个确实是我写的。我觉得“碎蛇”能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大,这两条蛇和下面的高度指示器可以充当“屏风”的效果,将两段配置隔开;同时玩家看到“判定更严”的碎蛇,肯定会完完整整地划完它们,而不是点击一下x=0.5、y=1.0的地方就敷衍了事。因此我把这些碎蛇放在了noinput时间组里,当它们落到轨道上的时候就会被hidegroup语句隐藏起来,暴露出两条真正的八分蛇。


H:嘶,为了不让玩家偷懒还真是用心良苦。然后就来看看这个休息段——你怎么写的这么空啊?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很喜欢把谱面塞满的自制谱师欸。

什么心电图


G:确实,但是我觉得这个休息段确实挺“休息”的,所以就没写什么别的,只是用一堆短hold采了下最明显的旋律。这样可以让大家稍微养精蓄锐,准备好面对接下来对位移精度要求极高的发狂高潮段。同时,大家也可以欣赏下谱面四周的超界黑线——我用黑线的波动采了架子鼓的声音,不同大小的波动代表着不同音量的敲击。

随着休息段的继续进行,代表着Beyond的配置开始出现:点蛇小弓,以及整张谱里的第一处超界配置——这里我是受到了VirTus的启发,在休息段逐渐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新配置,既能表现出谱面的情绪走向,又能提醒玩家:BYD要来了,做好准备啊!到了休息段的最后,黑线逐渐展开到超界区域,单双阵配置也随之扩展,最终顺畅地从毫无超界配置的前半段过渡到充斥着超界配置的后半段。

要起飞了


H:这里的设计确实很棒。万众瞩目的高潮发狂段终于来了——轨道隐藏,灯光调暗,整张谱的重头戏上演了!先来讲讲你和纯白先生是如何创作这一段的配置的吧。


G:在写这段高潮发狂的时候,我跟纯白其实真的是叫苦不迭——全是8分节奏,而且重复太多了!这就导致设计好玩又新颖的配置变得异常困难。第一段重复是纯白完成的,我看完后觉得天空无位移点蛇的设计有些缺乏“动感”,所以让纯白思考一下怎么用更多的小段蛇表现出“动感”,自己先来完成第二段重复。写了一堆不包括超界的点蛇配置,动感倒是有了点,但是手感真不敢恭维——还好纯白包揽了第二段重复后半截的键盘段落,写的非常有趣。第三和四段重复都由纯白完成,大量的超界点蛇对位移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使这十秒成为全谱最难的段落之一。第四段重复最后的超界纵连视觉冲击力真的很强,赞美纯白!要是我自己绝对写不出这么狂气而恰当的配置。

超酷的超界纵连和点蛇

H:高潮发狂段确实很难也很好玩呢。那么,这段中的特效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G:隐藏轨道首先不必说了——通过这一招营造出最大限度的割裂感。然后就是贯穿整段的长方形界外黑线:这个是我最开始写谱时就已经构思好的。具体思路是这样:写高潮8分段肯定要写界外黑线,但是要突出与前面段落的不同,因此绝对不能是普通的几条画线,或者是别人常用的超界颤抖黑线采鼓点。那么既然这首歌有种穿梭于赛博都市之间的感觉,我就想到了Deltarune Ch.2正常线的Boss战,就是跟女王超大机器人对战的那一场:在那一场的背景中,大量的像素高楼从背景中涌出,并缓缓向前移来,营造出战斗场地正在城市中移动的感觉。这不就对了吗?因此,这些长方形的黑线其实就是大家小时候上美术课会画的城市高楼群。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既然要画高楼,其高度就很重要了。为了确保这些“高楼”像真实城市一样参差不齐,我就选择用它们的高度来采主旋律的音高!为此我找非常强大的09扒出了这一段全部的主旋律(包括用声码器写的大交互都给硬听出来了,09你是我的神),将主旋律用数字编码写出,并转化为一组高度数据,主旋律每相隔一个半音相当于高度相差y=0.08。

09:山茶花写的啥旋律啊妈呀


最后,我将大量的数字编码直接输入Chatgpt,让它帮我完成了所有界外黑线的生成——真的很方便!对Chatgpt输入恰当的指令、生成完毕后只需简单的镜像、复制和调速处理就可以加入谱面了。为了突出疾走感,整体超界黑线的流速为主谱面的1.35倍,在大交互段落还会更快,变成2.25倍。

然后还有一个特效是,就大家最喜欢的加速超界蛇雨。这里其实就是提供一种“飙车”的感觉:随着油门一踩,四周的霓虹灯瞬间变成向后飞掠而去的浮光——这就是我想表现的意象。当然,这里的特效如果使用arc本体打开并游玩会有惊喜,大家可以试一试!

划过的霓虹灯如闪烁的浮光,斑驳的倒影掠过车窗


H:哇,真的很酷!看完了高潮发狂段,关于最后几段,你还有什么想讲讲的吗?


G:那就先来讲讲这里的创作思路吧。

我还是觉得“谱面太空了不好”,所以写了一堆黑线雨;为了让这里显得更有趣,我又让长条缓速了,在长条减速的同时黑线雨加速,也别有一番风味。黑线雨达到最高流速后迅速切换为张开的超界黑线,是采的“Let‘s do this!!!”的人声采样:这一下张开能够给人提供一种十分不一般的揭幕感,预示着整张谱最后的疯狂即将要开始了。

Let's do this!!!


H:这里真的很酷!还有前面那个黑线圆环,我也发现了!是模仿World Ender BYD的对吧?

一共是12根黑线,等角间距排列在椭圆上,没错是椭圆。


G:没错!那个闪现黑线圆环采重音真的很对味!


H:太棒了。关于最后的尾杀,你有什么能介绍一下的吗?


G:尾杀的节奏其实跟前面一段完全一样,只是有了超界的加持,配置更狂野了。最后的超级大交互是一共7组往返天地楼梯,这里需要玩家的手飞来飞去地进行超级大的位移,但是看懂了之后真的会非常爽!最后随着一声犬吠,所有我提前引出的超界黑线完全消失,整张谱面结束。这样突兀却又恰到好处的结尾真的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轰!你家黑线全没啦!


H:确实意犹未尽,正如我们今天的采访一般。虽然谱面介绍已经结束了,但我能偷偷问一下——鸽泳先生,能透露一下你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吗?


G:嗯……可能更新频率依然不会高。不过接下来的谱应该都会比较突破自我,因为都不太算传统音游曲。请大家继续期待吧,我会在学业之余抽出时间完成这几张待办的谱面的!


H:好的!谢谢鸽泳先生,今天的午夜访谈到此为止!


(经久不息的油炸鸡米花声)

有关TMF写谱思路的小采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