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故事 《边关风云》
【传奇故事】崔红学 :边关风云 原创 漯河文学 漯河文学 2023-08-23 18:00 发表于河南 图片 边关风云 崔红学 北宋末期,北方游牧民族和大宋王朝在雁门关一带战事不断。虽然宋军胜少败多,但是游牧民族短时间内也很难攻破雁门关。 雁门关东二十里有一座高阳城,处在咽喉要地,城高池深,防卫坚固。守城的李将军据城死守,和敌人僵持不下。 一日,李将军正在屋内来回踱步。忽然贴身副将王福快步走进,伏在李将军耳边低声细语。 李将军听罢大喜,连声道:“快快有请!”原来高阳城最近不但多次受到敌军的骚扰,而且攻势越来越强,眼看着要对高阳城形成困围之势。李将军苦无良策,便贴出告示:要全城军民共御来敌,如果谁有退敌之计,重重有赏。 门外人影一晃,走进一个壮汉,中等身材,奇的是他面色深红、满脸疤痕。 李将军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你有什么退敌之策?”来人缓缓说道:“如今大军压境,将军所虑不过是朝廷迟迟不发军饷,军无斗志而已。”壮汉嗓音沙哑、低沉,声音如同从地府发出,让人听了毛骨悚然。 李将军暗吃一惊:果然是一语说到要害。李将军在高阳城和敌军相持两年多,开始还能出城应敌,后来京都军饷一直不见送到,将士们纷纷怨声载道,才无心苦战,只能据守。 疤脸壮汉继续说道:“多年前,我从一个西域异人那里学到一种幻影术,虽才练到八成功力。但是也可以移花接木,以假乱真。” 壮汉说着转身迈步来到院内,环顾四周,伸手从一棵小树上撸下一把树叶,迎风一扬。就在树叶纷纷落下之际,壮汉口中念念有词,随着阵阵“卟哒卟哒”的闷响,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竟然变成一堆银两。 李将军喜上眉梢,连声说道:“有你这神人相助,何愁敌军不破!”疤脸壮汉微微一笑,拱手道:“将军过奖了,这只是雕虫小技,将军如果中意,我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 当晚,将军府内的灯光一直亮到很晚才熄灭。次日,高阳城校军场上旗帜鲜明、军鼓擂动。李将军在高台上站定,朗声道:“高阳城作为雁门关东面的屏障,一定不能丢失。近来敌军屡次进犯,多亏了你们浴血奋战、誓死报效国家……” 说着,李将军右手一指台上:“昨晚朝廷从京城紧急调来大量军饷,犒劳各位将士,现在我们就论功行赏,都发给弟兄们!” 有人上前,把高台上一大堆箱子打开。台下众人顿时一阵鼓噪,只见每个箱子里面都装着满满的银子和铜钱。高阳城已有两年没有发过军饷,此情此景,怎不让人群情振奋,欢声四起。 陡然:猛听城外人喊马嘶,一片喧腾。立刻有兵士来报:“将军,大事不好,城外敌军又来攻城了!” 李将军顿时二目圆睁,振臂高呼道:“将士们!大敌当前,我们破敌要紧。这次所备军饷足足有余,先暂放这里,只等你们奋勇杀敌,多立战功,待到破敌之时,我一定再犒赏三军。” 两年不见军饷,将士们一直在城里据守,因为压抑早已是心烦气躁。眼看着就要发放粮饷,敌人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攻占城池,大家心中的怒火立刻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刚才还是死气沉沉的一支军队,马上变得斗志昂扬,众人纷纷摩拳擦掌,齐声回答道:“愿意听从将军号令,和敌军拼死一战!” 图片 李将军立刻全身披挂上阵,命令骑兵在前,精锐步兵随后跟进,悄悄放下吊桥,打开城门,疾速杀出。 因为高阳城城墙坚固,守军一直据城抵抗,外面的敌军久攻不下,自己反倒损兵折将,所以也失去了信心。近一个月来每次只是派小股部队佯攻,动静搞得不小,只是虚张声势。 敌军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宋军会悄然出城迎敌。李将军身先士卒,精兵紧随其后,将士们压抑了许久的怨气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一时间高阳城下杀声震天,数里可闻。 攻城的敌军被宋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瞬间就收拾干净。李将军一声令下,将士们乘胜追击,城内的守军见势也倾巢出动,铺天盖地的宋军一路向大营掩杀过来。敌军主帅见势不妙,慌乱之中出帐仓促应战,怎奈宋军如同下山的猛虎,转眼间潮水般杀到面前。敌人吓得慌不择路,纷纷抱头鼠窜。 有道是:穷寇莫追。李将军料到后方空虚,恐怕高阳城有失,痛杀一场后传令鸣金收兵。敌军一直向北狂奔四十多里才稳住阵势,清点人数,竟然损失近万人,从此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战宋军大获全胜,李将军带着缴获的无数战利品,回到高阳城,他即可下令大摆宴席,无论大小三军,均可开怀畅饮。 李将军把疤脸壮汉视为心腹,他悄声对壮汉说道:“今日多亏壮士救助,才能旗开得胜,只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还请壮士多多费心才是!”原来校军场箱子里装着的银子,并非是从京城调拨,而是壮汉昨晚施展法术变化而来。 疤脸汉子莞尔一笑道:“将军敬请放心,这些钱饷您只管发放,我自有法术,包管此事三天之内不会有变,将军尽可高枕无忧!” 李将军忍不住一阵大笑,频频点头。他吩咐下去,在将军府邸摆上酒宴,并且亲自为壮汉斟满美酒,今晚要一醉方休。酒过三巡,酒酣耳热之际,李将军感觉浑身一阵燥热,便卸下身上甲胄,继续畅饮。 眼看着夜幕降临,到了掌灯时分,高阳城内到处都在推杯换盏,喝得正欢。将军府内更是觥筹交错,酒兴未尽。只见疤脸壮汉斟满一杯酒,站起身来,对着李将军笑声道:“将军运筹千里、勇冠三军,我祝您早日克敌制胜,再立新功!”言谈之际,壮汉眼中竟然闪过一道凶光,转瞬即逝。李将军此时酒至微醺处,他满脸笑意,端起面前的酒杯欲一饮而尽。 就在电光石火之间,只见壮汉突然跳将起来,随着他的一声怒吼,疾速从肋下抽出一柄利刃,恶狠狠地刺向李将军胸部,手法之快,令人防不胜防。李将军虽然久经沙场,但早已喝得醉眼惺忪,他感觉面前寒光一闪,转身想要躲开却已经晚了,夺人心魄的利刃正中他的胸口,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旁边众人惊讶之余,虽然齐齐站立起来,却不知所措。李将军忍住胸口疼痛,跌倒在地。他用手一指道:“你……你到底……是谁?为何要……害我?” 疤脸壮汉凄然一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怎能忘记!”就在众人呆愣之时,从将军府厅堂屏风后面闪现一人,高声道:“老夫早就对你存有戒心,今天交战时我腿部受伤,在后室歇息,临时让我的替身招呼大家,你果然伺机害我,快快把他拿下!” 疤脸壮汉闻听此言,气得捶胸顿足,怒骂道:“老贼果然老奸巨猾!吾计不成,真乃天意如此。”说完,壮汉再次跳将起来,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他竟然一头撞在厅堂柱子上,李将军欲上前阻拦,可还是迟了一步。壮汉当场脑浆迸裂。但是他仍然凄然一笑,拼尽余力对李将军说道:“不出两日……你定会死无……死无葬身之地!”声音未尽,壮汉瘫倒在地。 图片 两天后,一支从京城赶来,拉着许多箱子的官兵车队进入高阳城。令人费解的是:城内的商铺大白天却家家店门紧闭,大街上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 车队穿街过巷,寻找将军府邸,不时看到有匆匆奔跑的官兵,个个手执兵刃,杀气腾腾。在将军府附近,老远听到府内充斥着刀剑相击的声响,震天的声浪里夹杂着阵阵凄厉的惨嚎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浓重血腥味。只见府门大开,地上到处是断肢残躯,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院内的战斗刚刚接近尾声,大批官兵倒亡在横流的血泊之中。李将军浑身僵硬,脸上血肉模糊,血红的眼睛里充满着恐惧和绝望,令人不寒而栗。 车队军官也看得两股战战,他向在场的将官询问完情况,连连叹息道:“唉!我们来晚了,车队拉得正是京都调送边关的军饷!”车队军官立刻拟写公文,六百里加急快报火速送往京都。 半个月后,高阳城内贴出了安民告示:高阳城乃边关重地,不容有乱。高阳城守将李有芳不但藐视朝廷、克扣军饷,竟然勾结江湖术士,施展妖术以树叶、石头充当军饷,引发兵变。现李有芳死有余辜,京都调派张将军处理高阳城一切事物,明日起店铺开张,正常出入…… 但是谁也不会知道,这次因为假军饷引起的兵变,其实还另有隐情! 李有芳在边关镇守多年,心生厌倦,便想调回京师汴梁。为了达成心愿,他不惜举全家之财力在京都上下打点,谁知家财散尽却是杯水车薪,苦苦等候没有结果。李有芳不禁由怒生恨,克扣官兵粮饷。随着他利欲熏心的不断膨胀,开始不择手段谋取钱财。 高阳城远离京都,路途遥远,军饷不是每月都会送到。多年来一直都是四个月一趟,每年分三次调拨,每次到达高阳城附近时已到月底。李有芳居然胆大包天,秘密派亲信副将王福在军饷车队到达的中途截杀,全部杀人灭口。 北宋晚期朝纲败坏、军纪松弛,将士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制等腐败问题司空见惯,也无人过问。李有芳欺上瞒下,向京师呈报公文时说边关战事吃紧,押运军饷的官兵已被编入自己麾下协助镇守高阳。对高阳城的将士们却谎称京都财政空虚,所以军饷迟迟不到。 想不到半年前,王福在一次伏击中意外失手。押运车队的是一对郑姓父子,武艺高强,让王福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参将和郑家父子居然是同乡。王福虽然费尽周折最后险胜。但还是被参将暗中相助让儿子郑琳逃脱。 郑琳劫后余生,多次冒险潜入高阳城打探消息。得知真相后悲愤填膺,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为国家铲除奸凶。他暂时在高阳城附近一个道观里落脚,和观内一得道高僧一见如故,高僧了解内幕后决定助他一臂之力,倾心把独门奇技幻影术传给郑琳。郑琳除恶心切,半年时间就尽得真传。 郑琳为了不暴露破绽,他用烈火自毁面容,热水烫哑喉咙,眼看着高阳城守军无心抗敌,郑琳才略使小计,大败敌军。想不到百密一疏,诡计多端的李有芳竟然早有戒备,被郑琳刺中的却是他的替身。 郑琳的幻影术,每使用一次,需要消耗一定的功力和元气,而且维持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十二个小时。时间一到,被变化的东西就会慢慢恢复原样。郑琳料到军饷一旦暴露真相,将士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他才拼命一头撞死,并且留下遗言:不出两日,李有芳将死无葬身之地。 夕阳西下,高阳城沐浴在余晖的彩霞中,显得更加高大、因为明天城里要恢复正常,各大商铺正在为明天的生意做准备,高阳城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图片 图片 崔红学:漯河市作家协会会员、漯河市网络文学学会会员、临颍县作家协会理事。曾经在《故事会》 《漯河文学》发表文学作品,虽然学历浅薄,却从不言败,笑傲人生。 往期精彩回顾 【故事】崔红学:撞人之后 【散文】崔红学:故事连着四代人 【小小说】崔红学:奇怪的买卖 【小小说】崔红学:一束花的交易 【小小说】崔红学:失踪的父亲 【小小说】崔红学:礼物 【“艺心永向党”征文】崔红学:从将军到书法家 【散文】崔红学:我的父亲 【散文】崔红学: 上坟 【短篇小说】崔红学:《犟哥》 【年味 】崔红学: 拾炮 【文坛快讯】南豫见《扶贫记》获2022年度河南优秀出版奖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开始接受2022年度新会员申报了 【文坛快讯】我市女诗人曹春玲加入中国作协 【文坛快讯】喜迎二十大 文艺志愿行——漯河市作家协会驻临颍、郾城知名作家开展联谊采风活动 【文坛快讯】市作协二十余位作家在“扫黄打非‧护苗”主题诗歌(散文)大赛中获奖 图片 郑重声明:凡在《漯河文学》(含微信平台)以及《“大槐树”文学副刊》刊发的文字,鼓励原创,文责自负,版权均为《漯河文学》及其微信平台和《大槐树文学副刊》及其微信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发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法律顾问:河南汇恒律师事务所 王晓军律师。 漯河文学 | 漯河人读漯河文学 《漯河文学》微信公众平台 由漯河市作家协会《漯河文学》编辑部主办 倾力打造有地区影响力的原创文学品牌 坚持为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名誉主编:南豫见 主 编:孟焕军 副 主 编:赵子萱 编 委 南豫见 孟焕军 赵子萱 吕刚要 陈洪涛 薛文君 王艳丽 崔红学 本期责编:陈洪涛 本期校对:崔红学 投稿须知:(不按照要求的投稿一律无视) 1、稿件内容具体、充实健康、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2、作品必须是原创新作,体裁不限,不得一稿两投。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最后注明微信(文稿采用后便于联系),以正文加附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