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日立秋,要牢记“3吃4做5不宜”,顺应时节

2023-08-08 16:46 作者:金花制药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金小花。

8月8日我们就要迎来“立秋”节气,而关于“立秋”,民间流传着一个耳熟能详的谚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在这个重要的节气里,人们应该根据时令和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立秋节气

“立秋”是代表着秋季开始的节气。今年“立秋”的时间为8月8日凌晨2点22分。“秋老虎”通常会出现在“处暑”之后的八月底,指的是出了“三伏天”之后短期气温回升的高温天气。

因为秋天代表着万物丰收,所以对于依赖农业种植生存的中国百姓来说,秋季是最为神圣而令人祈盼的时节。

所以每逢“立秋”,民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同时还流行着“贴秋膘”、“咬秋”与“啃秋”等习俗,用来祭拜祖先和土地神,祈求与庆祝丰收。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这句谚语字面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立秋时间早的话,天气就会较为凉爽,立秋时间晚的话,天气就会比较炎热。但是关于立秋时间早晚的说法,目前仍未统一。

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农历6月22日的凌晨2点22分,无论是看月份还是看当日的时间,都属于“早立秋”,所以按照谚语所讲,今年的“秋老虎”势头会相对较弱,我们也会相对少受高温酷暑的折磨,较早迎来凉爽的秋日。

为了更好地迎来秋天的到来,我们一定要抓住三伏天的养生好时机,多加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少吃寒凉的食物。在夏秋换季之时,感冒频发,我们更要着重注意保温与防护。

立秋时节有“3要吃、4要做、5不宜”的养生原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养生之道。

一、3要吃

1. 吃蔬菜水果

立秋时节,蔬菜水果丰富多样,各类时令蔬果都应纳入饮食中。多摄入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帮助增强免疫力,调节肠胃功能,预防秋季常见的感冒和消化问题。

2. 吃坚果

坚果富含健康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保护心血管和提高抵抗力有益。适量食用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

3. 吃粗粮

立秋时节,适当增加粗粮摄入,如糙米、玉米、小米等,有利于调节血糖水平,增强消化功能,同时还能预防便秘等问题。

二、4要做

1. 坚持锻炼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立秋时节气温适宜,适合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活动。

2. 养成良好作息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新陈代谢。

3. 补充水分

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仍需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温水或白开水是最佳选择,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饮料。

4. 改善饮食习惯

合理搭配膳食,尽量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三、5不宜

1. 不宜熬夜

立秋是阳气渐收的时节,晚上气温下降,不宜熬夜,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 不宜吃生冷食物

立秋时节,人体阳气逐渐收敛,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不宜多食生冷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3. 不宜过度饮酒

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立秋后天气仍然较炎热,不宜过度饮酒,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4. 不宜暴饮暴食

立秋时节,天气转凉,容易引发食欲亢进。但是,暴饮暴食会给胃肠道带来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5. 不宜贪凉

立秋时节,天气温差较大,早晚凉爽,中午炎热,不宜贪凉,以防感冒或引发风寒。

当你经常感到疲累,浑身没劲,动一动就出汗,还会经常的犯困,身体的抵抗力变差等,这多提示气不足了。

当你的脸色苍白或者发黄,嘴唇指甲也发白,整个人有气无力的,容易累,记忆力减退,这多提示血虚了。

推荐服用“益气养血口服液”,既能补气,又能补血。

十三味道地中药材:人参、黄芪、党参、麦冬、当归、白术、地黄、制何首乌、五味子、陈皮、地骨皮、鹿茸、淫羊藿。

可以帮你益气健脾,把血补足,对头晕眼花、贫血、脱发、产后虚弱、皮肤蜡黄、气血双虚的人来说就是强效加油站。

以上就是金小花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你学会了吗?关注我,健康生活不迷路。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日立秋,要牢记“3吃4做5不宜”,顺应时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