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期末复习总题
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
3.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机体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4.双向调节:指某些药物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的方向转化。
5.中药五味 :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 的治疗作用
6.辨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7.解表药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 , 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
8.温热药 :具有温性或热性,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
9.中药配伍 :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总论
1,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进展?
答:现代对中药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及温热两大类进行。针对中
医临床寒热病证的表现与机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变化的关系,发现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
2,中药五味与其化学成分的规律性?
答:不同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辛、甘、酸、苦、成五味的物质基础。中药五味与其化学成分的分布,表现出一定平行性,也显示出一定规律性性。中药通过五味-五类基本物质作用于疾病部位,产生药理作用,从而调节人体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即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四者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 。
3,七情配伍是什么,它的概念是什么?
答: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用方的基础。其中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关系。
4,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什么是双向性?双向性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4.1基本特点:(1)多样性(2)选择性(3)复杂性(4)非线性(5)双向性
4.2双向性:有的中药作用可随机体状态改变而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即为中药药效作用的双向性。
4.3双向性的形成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进入人体后的相互作用、各种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靶点、系统及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等密切相关。
5,举例说明影响中药药效的药物因素?
(1)品种 如正品大黄结合型蒽苷含量高,泻下作用明显;而非正品大黄的结合型蒽苷含量较低,泻下作用较差。
(2)产地 道地药材具有品质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临床疗效好、药理作用明显等特点。
(3)采收季节 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砍来当柴烧
(4)炮制 延胡索炮制后总生物碱的含量增加,从而增加镇痛作用。
(5)贮藏 含挥发油的药材随着贮藏是时间延长,挥发油发生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从而使药效降低。
(6)剂型和制剂工艺 口服液体制剂吸收快,起效快。口服固体制剂吸收慢,起效慢,但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7)剂量 附子的强心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8)配伍 配伍可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
6,中药毒性类型有哪6种?(举例,概念)
答:(1)毒性反应 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化代谢的病理变化。如生半夏少量出现口舌麻木,多则呼吸迟缓,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副作用 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麻黄止咳平喘治疗哮喘,但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失眠。
(3)过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指机体受到中药或中药成分的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体内产生抗体,该药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反应造成损伤。
如当归、丹参引起荨麻疹。
(4)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物效应。如服用洋金花可致次日口干,视力模糊。
(5)特异质反应 指少数人应用某些药物后,所产生的作用性质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如蚕豆引起溶血性黄疸,是患者红细胞内一种磷酸脱氢酶不足或缺失所致。
(6)依赖性 指反复或长期应用某些中药,患者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一旦停药,就会出现戒断症状,若给予适量该药物,症状立即消失的现象。如长期应用麻黄痴线生理依赖,服用牛黄解毒片出现精神依赖。
7,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常见毒性成分有哪些?如何控制中药的毒性?
7.1 (1)毒性成分复杂(2)毒性表现多样(3)毒性可以控制
7.2 (1)生物碱类(2)糖苷类(3)二萜类(4)毒蛋白类(5)重金属类
7.3 (1)依法应用(2)辩证使用(3)合理配伍(4)剂量疗程(5)用法恰当(6)中西合用(7)中毒救治
各论
8、解表药共有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止咳祛痰平喘
8.1麻黄的药理作用(与功效相关、包括其他作用)?
功效相关:发汗、平喘、利尿、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镇痛、镇咳祛痰、免疫调节 其他作用:中枢兴奋、强心,升高血压、抑制肠肌收缩、降血糖
8.2麻黄平喘的主要成分与作用机制?
平喘主要成分左旋麻黄碱;
作用机制:
①化学结构似肾上腺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B受体和a-肾上腺素受体,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B,一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可阻止过敏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等)的释放; a-肾上腺素受体兴奋,使末梢血管收缩,有利于支气管黏膜肿胀的减轻,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②促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术梢合成和释放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③促进肺部PGE的释放,直接活化腺苷酸环化酶或抑制该酶的分解,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达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④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
8.3葛根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药理作用?
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
9,清热药共有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抗毒素、抗肿瘤、调节免疫
9.1清热药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与抗生素相比有何异同?
清热药:多环节多途径抗菌强度较弱、作用慢、无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可抗真菌、病毒、药理作用广泛。
抗生素:抗菌强、作用快、有耐药性、不良反应多、不能够抗真菌药理作用单一。
10,黄连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成分盐酸小檗碱;功效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毒素、抗炎、解热、降血糖、对消化系统得影响、抗肿瘤
11,泻下药共有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泻下、利尿、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11.1泻下药与西药泻下药作用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具有泻下作用、作用机制相同
不同点:中药成份复杂西药成份单一、中药临床应用多西药少
12,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及泻下作用机制?
有效成分:蒽醌苷;
作用机制:目前认为其泻下作用机制是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醌苷大部分未被小肠吸收而抵达大肠,在大肠被细菌酶(主要为B葡萄糖苷酶)迅速水解 的抗为游离型大黄酸蒽酮和大黄酸,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神经丛,促进结肠蠕动而致泻;
大黄酸蔥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兴奋肠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促进结肠蠕动;
大黄蒽苷刺激肠壁组织分泌5-HT,并通过其介导促进肠道收缩和肠液分泌;
蒽酮又抑制肠SMC膜上Na+-K+-ATP酶,抑制Na+从肠腔转移至细胞内,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水、Nat滯留,使肠腔容积扩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而致泻;大黄番泻苷可提高血液及空肠组织中MTL、SP含量,降低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水平;此外,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过肝脏转化,还原成蒽酮,由血流或胆汁运输至大肠而发挥上述泻下作用。
12.1与大黄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泻下、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止血、利胆保肝、对血管流变学的影响
13,祛风湿药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抗炎 镇痛 调节免疫力(大多数抑制,少数提高)
13.1简述秦艽和雷公藤的主要成分及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秦艽: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在提取过程中遇氨转变为生物碱: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
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抗炎、抗过敏、镇痛、解热、镇静。
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胆、降血压、升血糖、抗菌、利尿。
雷公藤: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
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免疫抑制、抗炎、对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影响、抗菌、抗病毒、杀虫。
其他药理作用:抗生育、抗肿瘤。
14,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病原微生物、抗溃疡(1.抑制胃酸分泌过多2.增强胃粘膜保护作用)
14.1广藿香的主要成分及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广藿香:主要成分广藿香醇、广藿香酮
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促进胃液分泌、调整胃肠运动、抗病原微生物(1.抗菌2.抗病毒3.抗真菌)、抗炎、对免疫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5,利水渗湿方药的药理作用?
利尿、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胆、提高免疫力、抗肿瘤。
15.1利水渗湿药与西药利尿药的异同?
利水渗湿药与西药利尿药相同点:1.利尿 2.作用强度机制都有强弱。
不同点:

13,与茯苓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茯苓利尿的物质基础?
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1.利尿(茯苓素)2.提高免疫力3.镇静4.对胃肠功能的影响5.保肝
其他药理作用:抗肿瘤、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主要化学成分:茯苓多糖、茯苓素
茯苓利尿的物质基础:茯苓素是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茯苓素对NA+—K+—ATP酶和细胞中总ATP酶有显著激活作用,其对NA+—K+—ATP酶的激活可促进机体的水盐代谢。
14,温里药治疗里寒证的药理学基础?
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休克和增强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等药理作用。
17.1附子的毒性成分、主要的活性成分、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哪些方式可以减轻附子毒性?
主要理性成分:消旋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尿嘧啶。
强心:去甲乌药碱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
抗休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强心升压。
炮制、水解、合理配伍使乌头碱水解,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大大降低,毒性也明显降低。
18,以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举例说明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呈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1)调节胃肠平滑肌枳实与枳壳对胃肠平滑肌呈包向节作用:对在体胃肠平滑肌主要呈兴奋作用,对离体平滑肌则主要呈抑制作用。
19,理气药共有的药理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
19.1与枳实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枳实注射给药有何药理作用、注射给药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①调节胃肠道平滑肌,兴奋子宫平滑肌,抗溃疡。
②升高血压,强心,抗休克
③对羟福林和n-甲基酪胺
20,消食药通过哪些方式来发挥治疗食积的作用?
①助消化:消化酶,有机酸和维生素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
②调节胃肠道运动
20.1与山楂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①助消化②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③抗氧化④扩张血管降血压⑤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⑥改善心脏功能
21,止血药治疗出血症的药理学基础?
止血方药通过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增加凝血酶活性,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等,达到止血作用,并认为上述药理作用是止血方药止血功效的药理的基础。
21.1三七的主要成分?
三七皂苷:达玛烷系四环三萜皂苷(止血成分三七氨酸)
21.2与三七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止血2.促进造血3.抗血栓
4.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①抗心肌梗死,心肌缺血②抗心律失常③扩血管,降血压④抗动脉粥样硬化⑤抗脑缺血,脑梗死损伤
5.调节代谢6.抗炎7.抗肿瘤8.镇痛
21.3如何理解三七止血不留瘀的特点?
三七活血化瘀功效与抗血栓形成有关,三七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纤维蛋白原降解,减慢血栓形成过程,并能激活尿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
22,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血瘀证有哪些病理生理改变?
存在以下病理生理改变:①血液高黏滞状态;②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码;3血小板活化和黏附
集;④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改变;⑤血栓形成;⑥其他:组织和细胞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等
22.1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的药理学基础?
活血化瘀方药一般具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功能、抗血栓等药理作用,并认为上述药理作用是活血化察方药疏通血、祛除瘀血的药理学基础。
23,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
⑴丹参:①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A、丹参酮Ip、丹参新酮、去甲丹参酮、丹参新酮I、羟基、丹参酮等;
水溶性(酚酸类)成分有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原儿茶醛、迷迭
香酸等。
②与药效相关药理作用:抗心脑缺血;扩张血管;对血液影响(改善血液流动性、抗PLT聚集、抗血栓);抗肝纤维化;抗肿瘤;改善微循环;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23.1延胡索的镇痛作用特点?与其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
①镇痛作用特点:延胡索中总碱的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40%,总碱中以甲素、乙素、丑素为镇痛作用有效成分,尤以乙素最强,其左旋体即左旋四氢巴马汀是种非麻醉性镇痛药, 具有镇静、安定和催眠作用。镇痛作用均在用药后半小时内达峰值,维持时间约2小时。左旋四氢巴马汀同吗啡等成瘾性镇痛药相比, 作用强度虽不如后者,但副作用少,如不产生药物依赖性、镇痛时对呼吸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无便秘等。
②与功效相关药理作用:镇痛;镇静、催眠;对心脑血管影响(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
23.2益母草对子宫的作用?
(兴奋子宫平滑肌)益母草对子宫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对未加缩官素的子宫,益母草水提物(高剂量)具有兴奋正常子宫平滑肌活动的作用;而对缩宫素导致痉挛的子宫,益母草水提物具有抑制缩宫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
23.3莪术的抗肿瘤作用?
莪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榄香烯、莪术二酮、莪术醇、异莪术醇、吉马丽等。其中,榄香烯对体外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效应,而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用机制有: ①增强机体免疫;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③抑制肿瘤细胞异常增殖:。④影响癌细胞的核酸代谢:⑤直接细胞毒作用⑥影响癌细胞膜电位⑦瘤苗主动免疫。与化疗药物相比、 我术油无致突变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抗肿瘤中药。
23.4水蛭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
水蛭:水蛭抗凝活性成分是水蛭素,它与凝血酶结合成一种非共价复合物,使凝血酶的活性丧失,从而抑制凝血过程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达到抗凝血及抗血栓形成的目的。
24,活血化瘀药治疗淤血痹阻心脉所致胸痹即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⑴改善血液流变学:活血化瘀方药可以降低血液黏度、降低HCT、减慢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红细胞或血小板电泳速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等
⑵改善血流动力学:多种活血化瘀方药都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组织器官血流量。
⑶抗血栓 活血化瘀方药抗血栓形成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和黏附,延长凝血时间,提高纤溶系统活性等作用有关。
25,麻黄、杏仁均具有平喘作用,二者平喘的成分、机理有何不同?
麻黄:作用成分:l-麻黄碱 作用机制:
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B2受体和a1-肾上腺素受体,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
②促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③促进肺部PGE的释放
④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
苦杏仁:作用成分:苦杏仁苷分解生成的氢氰酸
作用机制:苦杏仁苷被苦杏酶或肠道微生物酶分解而产生微量气氧酸,氢氰酸抑制呼吸中枢所致。
26,与半夏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镇吐;镇咳、催吐;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抗肿瘤。
27,安神药类的药理作用?
镇静;抗惊厥;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8,与酸枣仁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与酸枣仁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镇静;抗惊厥;改善睡眠;抗抑郁;抗焦虑;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29,平肝息风药共有的药理作用?
①镇静、抗惊厥 ②降血压 ③抗血栓 ④解热、镇痛
29.1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
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天麻素
天麻的药理作用:①镇静 ②抗惊厥 ③抗眩晕 ④降血压 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⑥抗心肌缺血 ⑦保护脑神经细胞 ⑧抗炎、镇痛
29.2与地龙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地龙解热、抗血栓的物质基础?
①镇静、抗惊厥 ②解热、镇痛 ③抗血栓 ④降血压 ⑤平喘
地龙解热的物质基础:
解热的有效成分为解热碱、琥珀酸。解热作用主要通过调节体温中枢,使散热增加。
地龙抗血栓的物质基础:
地龙冻干粉针能降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抑制血栓生成。
30,开窍药共有的药理作用?
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②抗脑缺血 ③改善学习记忆
④抗心肌缺血 ⑤抗炎
30.1与麝香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及活性成分?
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②抗脑缺血 ③耐缺氧 ④抗血小板聚集⑤兴奋子宫 ⑥抗炎
活性成分:麝香酮和少量的降麝香酮
30.2麝香对中枢双向调节作用?
麝香对中枢的双向调节作用:对处于抑制状态的中枢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处于兴奋状态的中枢则起抑制作用。
31,补虚药共有的药理作用?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抗氧化
31.1人参、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
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
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增强免疫功能;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增强机体造血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
甘草主要有效成分: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
药理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镇咳、祛痰;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解毒
31.2如何用现代药理学理论理解“甘草解百毒”这句话?
甘草解百毒:①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后释放出的葡萄糖醛酸可与含羧基、羟基的毒物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②通过物理、化学沉淀毒物以减少吸收,如甘草可沉淀生物碱;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改善垂体一肾上腺系统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④提高小鼠肝CytP45o的含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32,收涩药共有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收涩;止泻;镇咳;抗病原微生物
32.1与五味子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五味子保肝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五味子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
保肝的物质基础:五味子醇提物
作用机制:
a. 抗脂质过氧化:五味子能提高 SOD、CAT和GSH-Px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肝细胞中MDA的生成减少,保护肝细胞膜。
b. 促进修复和再生:五味子能促进肝细胞内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加速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C. 增强解毒功能:五味子中的多种成分如挥发油、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及五味子酚均能诱导肝微粒体CytP4so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d. 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五味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反应。
e. 利胆:五味子粗多糖能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肝内有毒物质的排泄,有利于保护肝脏。
一、填空题
1、苦味药含____生物碱_____和___苷类______;酸味药与所含___有机酸______和____鞣质_____有关;咸味药主要含有碘和____无机盐_____。
2、2、除抗病原体外,清热药的____抗细菌毒素_____、____解热_____和影响免疫功能作用等也参与了抗感染。
3、五味子能明显诱导鼠肝微粒体___P450酶系______活性,增加_____解毒____能力。
4、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已被证明具有兴奋____子宫_____的作用。
5、猪苓的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外,还与增强机体____免疫功能_____有关。
6、急性毒性实验常用___LD50______来表示,其值越小,说明药物的毒性__越大_______。
7、大黄的止血作用特点是____可靠、快速、强效_____其有效成分为___没食子酸______。
二、选择题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A)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
B.分离有效成分
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 )
A.生物膜对药物的吸收
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
A.黄连 B.黄芩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
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E.具有抗感染作用
5.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氨基酸 B.有机酸 C.挥发油 D.生物碱 E.皂苷
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E )
A.解热 B.抗炎 C.降血脂 D.利胆 E.抗心律失常
7.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E )
A.兴奋中枢 B.升高血压 C.抗炎 D.解热 E.镇静
8.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挥发油 B.皂苷 C.有机酸和鞣质 D.生物碱 E.糖类
9.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 )
A.挥发油 B.皂苷 C.有机酸和鞣质 D.生物碱 E.氨基酸和糖类
10.苦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
A.挥发油 B.皂苷 C.有机酸和鞣质 D.生物碱和苷类 E.氨基酸和糖类
11.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D )
A.麻黄 B.桂枝 C.细辛 D.柴胡 E.葛根
12.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D )
A.有镇静作用
B.有降压作用
C.有兴奋吗啡受体作用
D.有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E.以上均非
13.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
A.平喘 B.解热 C.发汗 D.抗炎 E.镇静
14.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E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5.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适应症(B )
A.突发性耳聋
B.风湿性关节炎
C.冠心病、心绞痛
D.高血压
E.感冒、头痛
16.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 C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7.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B )
A.麻黄碱
B.D-伪麻黄碱
C.甲基麻黄碱
D.麻黄次碱
E.去甲基麻黄碱
18.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A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9.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
A.发汗 B.抗菌 C.抗炎 D.抗毒素 E.解热
20.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
A.清热泻火药与燥湿药 B.清热燥湿药与凉血药 C.清热凉血药与解毒药
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 E.清热燥湿药与解毒药
21.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
A.小檗碱 B.苦参碱 C.绿原酸 D.原儿茶酸 E.癸酰乙醛
22.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
A.生物碱 B.黄酮 C.有机酸 D.挥发油 E.氨基酸
23.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药根碱 D.木兰花碱 E.甲基黄连碱
24.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抗细菌毒素 E.抗溃疡
25.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B )
A.黄芩 B.黄连 C.苦参 D.金银花 E.牡丹皮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ABCDE )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情绪 E.遗传
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ABCD )
A.消除药物毒性 B.降低药物毒性 C.加强某一药理作用
D.增强药物疗效 E.延长作用半衰期
3.影响中药药理的药物因素包括(ABCDE)
A.品种 B.采收季节 C.储藏条件 D.炮制 E.制剂与煎煮方法
4.柴胡的临床用途有(ABD )
A.发热 B.病毒性肝炎 C.高血压 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脑炎
5. 麻黄的化学成分包括(ABCDE)
A.麻黄碱 B.伪麻黄碱 C.甲基麻黄碱 D.挥发油 E萜品烯醇
6. 解表药的抗炎机制包括(ABCDE)
A.抑制组胺或其它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B增强肾上腺素皮质的分泌功能
C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D清除自由基 E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轴
7.葛根的药理作用有(CDE )
A.镇静 B.抗炎 C.解热 D.降血脂、降血糖 E.抗心肌缺血
8.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BC )
A.抗炎 B.镇痛 C.抗病原微生物 D.保肝 E.镇咳
9.下列各项,那些是清热药抗菌作用有效成分( ACDE)
A.小檗碱 B.知母皂苷 C.苦参碱 D.色胺酮 E. 癸酰乙醛
10.黄芩的现代应用包括(ABC )
A.小儿呼吸道感染 B.急性菌痢 C.病毒性肝炎 D.糖尿病 E.室性早搏
11.麻黄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BC )
A.发汗 B.平喘 C.利尿 D.保肝 E.利胆
12.小檗碱的现代应用包括(ABCDE )
A.细菌性痢疾 B.慢性胆囊炎 C.心率失常 D.糖尿病 E.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3.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BCD )
A.抗病原体 B.解热 C.抗炎 D.抗肿瘤 E.抗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