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间过翼:简单聊聊 余音 惊蛰

2021-01-23 11:04 作者:V-Cat  | 我要投稿

做了个开箱的小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T4y1P7sm

(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我一直想找一个词来形容惊蛰的美,她的这种美是外在的,是打开潘多拉魔盒那一瞬间的惊艳。

她静静的躺在黑绒布的盒子里,安静得像伊豆岛蔚蓝色的海风;耀眼得像黛色群山中那唯一飞向夕阳的过翼。她就静静躺在那,肆无忌惮的舒展开孔雀的翎羽,静若处子,盼你归来。

 

评测设备:余音 惊蛰

规格:入耳式4单元动铁

版本:量产版

来源:厂商送测

利益关系:否

评测人:Virtual Cat

 


惊蛰无疑是余音到现在为止做出的最漂亮的作品,无论是声音上、颜值上还算其他方面。

惊蛰算得上一直深耕性价比的余音准备了很久的一只旗舰了,从发布到现在一直是处于一个还比较抢手的状态。


拿到惊蛰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我也不是第一次拿到余音的产品了,但在惊蛰上真的能体现出余音肉眼可见的进步,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单讲讲,我为什么会如此推崇惊蛰这款产品。

 


Part 1-开箱&外观


惊蛰的开箱是一个十分有仪式感的过程,甚至有一点点开luna的那种感觉。B站视频中有完整的开箱流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哈。

包装最外层是彩绘的纸张,不同于春纷的张扬,这次惊蛰的最外层彩绘内敛了许多。


缓缓褪下墨绿色的彩绘,露出纤维质感的一个小柜子设计。整个小柜子共有三层,每一次都可以抽出来。上面两层是配件和线材,最下面一层单独带着一个磁吸的小盖子,放的是耳塞本体。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最下层的小抽屉同时是惊蛰的硬质收纳盒,可以直接带着就走的那种。


打开盖子露出惊蛰的过程真的有点像是打开首饰盒露出一颗好看的祖母绿的那种欣喜,惊蛰就像是戒指静静插在黑色的绒布里。光线从各个角度折射在惊蛰这个华丽得特立独行的面板上,而惊蛰,她全身舒张,蓝绿色的翎羽间点缀着闪着群星般微光的金粉,透过最外层的树脂,面板的彩绘森毫毕现,像是在阳光下舒展的毛孔,代表着光明的美好与闪耀。


这次我真的差点没有认出来雀音的彩绘,不由得让我拿出来春纷对比一番。我对他家面板的笔触还停留在春纷那个年代,不多不说这次的惊蛰的工艺在保持自家风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较于春纷,惊蛰在配色的使用上内敛了许多,但面板整体上来说却更加华丽耀眼了。彩绘,闪粉,金粉的组合配合上更加繁复的孔雀翎纹让惊蛰的面板在质感与观感上更上一层楼,在灯光下金粉颗粒的质感清晰可见,像是早春消融的薄冰,半溶在清冽的水中,反射着薄薄的微光。


惊蛰就是余音四季中春系列的旗舰了,不算是很大的腔体中塞进了四个楼氏的动铁。即使从侧面看惊蛰并不算薄,但它的佩戴还是很舒适的,与耳廓的贴合度不错,整体的体积控制在一个十分良好的范围。

吐槽一下,原装线有点粗,个人感觉颜值配不上这个腔体,但声音还可以(我老颜狗了)。

 


Part 2-声音&感受

 


有小朋友好奇余音的“智能AI声学算法”,官方介绍如上图,我问了下余音的boss,大概就是数控连接3D打印机,腔体内部滤波器会随着不同单元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微调。至于技术方面我也不是专业的,就不去深究了,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b站私信我,我把余音小哥哥的微信推给你(聪明如我)。


在开始之前给大家推一首歌,我们今天也围绕着这首歌来聊一聊惊蛰真正好玩的地方。

 

芒种-音阙诗听


别误会,余音还没有推出“芒种”这款产品。它是融合了中国传统乐器元素与电子乐的一首具有古风韵味的流行歌曲,赵方婧的声音也非常独特。不评价这首歌,咱们先来说说惊蛰的三频。



Low:

首先我们来说下惊蛰对《芒种》鼓点的表现,起个小标题叫:惊蛰其实是圈铁那点事。

无他,惊蛰的低频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都很优异。

先把注意力放在惊蛰的纵向声场上,惊蛰的整个低频和人声部分是有分离开的,并没有混在一起,而它营造出来的纵向延伸感是开阔且健康的。


而这个低频对鼓点的塑造真的是非常有意思了,先说说缺点吧,一直夸也不合适。惊蛰低频的缺点对比手上一条不错的圈也挺明显的,就是缺少残响,整体来说过于圆滑,动态跟不上,显得略微有些笨拙。优点嘛,它的弹性,下潜,对氛围整体的烘托都是非常棒的。得益于这个十分有趣的低频,惊蛰在《芒种》中对鼓点的表现富有氛围感与能量感,又因为《芒种》低频的塑造并不需要才多对鼓皮与空气振动间残响的表现,因此来说实际听感上能更注重于低频的质量与下潜带来的体验。


Mid:

惊蛰低频的量是适中的,不错的纵深感也为人声让出了位置。惊蛰的横向声场保持在一个适中的大小(略小),但又不至于特别小,优点是延伸的十分自然,分离度好,适合小编制,但实际听感上来说惊蛰对于声场的塑造无疑是比实际上听感更好的。我个人觉得因为惊蛰人声的位置并不算贴耳,它是延伸的,密度也不算特别高的那种,并不是“抓耳”的类型。


中频上惊蛰更加强调平衡和解析,还是以《芒种》为例,赵方婧的声音在惊蛰的表现下保持在一个适中的位置,我不算中度人声爱好者,这个位置对我来说很舒服,不远不近又保持着良好的解析度,对细节细微变化的表现程度也十分的给力,整体声音健康平衡。


High:

惊蛰的高频相对来说更加的克制,甚至有一点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顺滑吧。惊蛰高频的延展性还可以,还算是海飞丝般丝滑的存在,但的确不像fww对乐器的表现那么惊艳。

 



Part3 搭配&总结


惊蛰不难搭,也不需要特地准备东西来伺候它。我觉得手机加个小尾巴就完全没问题,这边没有太多好说的。

惊蛰账面价格是1999,实际领券下来绝对低于这个价格。1999买这种水平的楼氏四铁,这种事情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惊蛰还是一条蛮杂食的塞子,听一听流行、ACG、小编制的室内乐都可以胜任,价格也香,关键是好看你懂吧。无论从颜值、质感、声音、配件哪个角度来讲,惊蛰都已经是顺着余音高性价比的理念做到很不错的位置了。要是你以为这是个靠配件取胜的国产花瓶,那你就错了。惊蛰放在2000价位声音绝对可圈可点,声音在主流审美中又加进去了自己的东西。


其实算一算,再过段时间就春节了,然后很快的!二月二龙抬头,紧接着春纷、惊蛰、清明就来了。

这次啊,这次可真是春天就要来了。

 


云间过翼:简单聊聊 余音 惊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