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东北师范大学到清华美院,我如何雕刻不平凡的时光

2022-02-03 16:51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孟繁宇
录取院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

政治|66

英语|48

专业一|110

专业二|137

总分|361

本科院系|东北师范大学雕塑


很高兴能够为大家做这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考研经验分享,我分享的是我八月份备考到十二月份考试以来的学习状态和经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到一些帮助,但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希望大家结合自身的复习状态来借鉴自己能用上的经验和方法,不要盲从和焦虑。

我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和方法的,我认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下定决心我要考清华美院时我还在乡下养狗,因为本来的计划是想出国留学的,一直在等政策放宽。然后第二天我就火急火燎的赶回了家里,那天是八月十五号,因为从来都没有关注过考研的任何信息,所以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整理心情还有了解一下考研的各种信息,然后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号我在家乡找了一个考研的自习室,开始了全面备考。因为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是从零开始,所以早期的计划各科的时间比重比较平均:大致的时间表如下:

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饭

7:00—8:00背英语单词

8:10—10:00看英语网课

10:00—12:00学习美术史

中午吃饭午睡到两点

2:00—4:00政治网课

4:10—5:00英语单词

然后吃完饭

7:00—9:00背美术史

(后期我就没再背过美术史了,

前期确实是一字一句的背书浪费了很多时间)

9:10—11:00做英语卷子。

早期备考的时候,每个星期要有一天7:00——10:00是要画一张素描的,到了后期根据自己的情况,变成一周两次或者一次都没有。至于其他的课程,早期主要还是以追赶为主,把之前落下的网课都看一遍。算是比较透彻了解了考研政治、英语的考察方法和要学习的部分。

到了中期也就是十月份开始就紧张很多了,也大概过了一遍课程了,于是背单词不再单独花费时间了,主要在上厕所和坐车的时候用app默默背单词,其他的时间都是很有规律的按着考试的上下午安排去规划,上午英语和美术史,下午政治和素描,素描是一个星期画三张,不画素描的时候就把时间匀给英语。

然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效率问题,我认为疲劳战术效率是最没用的。的我从来都不会熬夜到很晚,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效率。十一点之后肯定就不会在看书了,我回家洗洗之后就会看看新闻(当然也不敢玩游戏什么的)为了放松就会看一些新闻,也非常感谢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在那段备考的日子里给我带来了不小的乐趣。

在每天睡着之前,我会躺在床上把我所有学过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去梳理一下我学了什么的,还差什么,还有多长时间,以后的每天我应该怎么调整计划。为明天的学习安排好规划,因为这个东西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学到什么程度了,你自己骗不了自己。所以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制定和学习规划。

这大概就是我整个备考阶段的一个状态,接下来着重说一说两门专业课。

专业课一,也就是619美术史,大概是我的脑子不太好用,所以在备考美术史的时候死记硬背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时间久而且记忆不太清晰。把死记硬背改成理解,后来改变了学习方法就感觉好很多。就好像彻底的学习一边美术史一样,可以选择我们的资料作为基础资料,然后西方美术史以《加德纳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看《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这两个作为辅助资料,很透彻的去理解每个时代、人物、作品。

先把每到一个人物或者作品的介绍在基础资料上先读一遍,然后看辅助材料,将自己很感兴趣的部分以及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写在基础资料里。这么一轮下来其实自己对于每个人物、作品都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自己常常做一下思维导图,整个脉络的师承关系、时代关系等等,这些对于理解有很大帮助。

最后在吃饭啊或者一些放松的时候可以看一些跟美术史有关的课外内容,比如说公共号“小顾聊绘画”、还有一些视频,比如《国宝会说话》以及《蒋勋聊美术史》虽然里面的内容大都不是采分点,比如蒋勋老师总爱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去分析画家与作品,这些并不一定能在考试的时候作为采分点,但是却能加深自己的记忆。(ps.b站上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敢老师讲美术史,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找出来听听,张敢老师讲的美术史切入点都很新奇,对写论述有很大帮助。)

然后来说一下专业课二的备考。前面已经提过了,在早期备考的时候一个星期画一张,主要目的在找回应试考试的手感。因为虽然我本科期间每个学期都有素描课,但是都是长期素描,所以找回三个小时的应试素描手感还是很重要的。到中后期根据自己另外几科的复习进度来调整画画的频率。在紧张的复复习阶段晚上画画其实是一个很放松的事情。

对于素描准备方面,工具方面用纸推荐2k康颂180g的素描纸,这个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试专用纸,在自己平时训练的时候尽量就去适应这个纸,因为这个纸的纹路很大,用起来还是很怪的。然后笔什么的就根据自己平时习惯的去准备就好,无论是碳笔还是铅笔就用自己平时最习惯的就好。但是如果你很习惯用棉柳木炭条的话,一定要用纸巾擦透,因为咱们清华美院考试是不允许喷定画液的,为了能让自己的画面不受到破坏,尽量擦透。

绘画风格方面,经常有学弟学妹考生来问我这个问题,比如他画线描会不会不如全因素得分高之类的。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个是都一样的,只要你的试卷能看得出你扎实的基本功和你的艺术审美能力就没有问题,跟什么风格的作品没有直接联系。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打分,专业课二打分的话基本上是分三个档次,首先你的作品要没有大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比例关系、透视、结构,有一个舒适完整的黑白灰关系。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不能及格,毕竟这是绘画最基础的问题。第二是你绘画的完整度,和你对黑白灰的控制和理解,是否是一个完整的画面,对角色的刻画是否完整,这决定了你是否能上120或者130。最后你想冲击高分,就要在保证前两个基础之外,要有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东西,比如高级的黑白灰处理,高级的空间塑造,结实的结构处理等等,这决定了你的作品能不能冲击高分。这里要说一下,我们尽量要回归基础,毕竟是应试考试,考的是素描,我知道很多同学很有个性。有个性是好事,但是考试还是要把自己的优秀的基础功底展现出来。你想表达个性,表达你有高超的艺术理解请你用高级的画面表达来展现,而不是用抽象的塑造。那样实在是比较冒险的。这里是我的一些素描习作

然后推荐可以看一看王少伦的一些素描作品

最后对于专业课二要提一下的就是今年的考试改革,突然从模特写生改成了默写。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动,不知道是否跟当时的疫情有关系,但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信号,证明了学校这边还是要回归基础,想要基本功扎实,积累更多,对于画面和人体了解的更为透彻的学生。不排除今年依然是默写,所以这一点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

文章的最后简单的说一下复试,首先说一些复试的内容,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都改成了线上笔试和线上面试,首先会有一个简单的线上笔试。这两年是命题创作,画一个创作稿。去年是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其次就是面试,首先是要结合ppt做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要尽量扬长避短,多介绍自己的专业情况和自己的专业理解。其次是英语问答,老师会问两道英语题,你先来翻译题目,翻译对了之后进行作答,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艺术家啊艺术风格啊还有比如介绍你的学校之类的。然后是政治问题,是一些时政问题,最后就是一个问答环节,各位专业老师会就着你的自我介绍和作品集提问你一些专业问题。面试肯定是紧张的,尤其是等待的时候,不过当自己开始讲上了也就冷静下来了,所以不要太担心。

作品集是很重要的,因为复试时间很短,自己更多的情况要通过作品集来展现出来,这个每年的情况都各不相同,不过大致是三十页的作品集。我的作品集做的还是挺简单的,挺素的。尽量挑选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我就是感觉自己有些东西不是很满意,特地联系的家乡当地的大学雕塑系,临时做了三个头像。

我的整个备考时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准备得太晚了,不然应该能更好一些,不过可能也好在准备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才能集中精力始终没觉得疲惫。最后我想说很高兴能在这里分享我这些微不足道的经验,希望大家坚持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段日子会很疲惫很彷徨,但是这种生活就是青春。

 

最后把一直给我鼓励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注定铸造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就向我开炮。”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从东北师范大学到清华美院,我如何雕刻不平凡的时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