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南梦

2020-06-23 21:29 作者:渡海归歌  | 我要投稿

江南梦

 一

《一枝花·杭州景》——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西湖十景,到了后才知比描述的和画中的还具有诗意。“  今 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它是古代很多文人的梦境,如今一去,果真天堂。三潭印月“三水侧分烟蓬莱”,显出一定的神般的色彩。曲院风荷漫步,白玉灰边的石台一步步延伸着,绕着黑色的石柱曲折蜿蜒,台边清波之上的是一色宽大荷叶,其中零星的布着几点粉色的尖角。苏堤、白堤,绿树合起接着水色将碧波递送至天际。众多来此做官的文人,大多采用疏浚的方法治理西湖而非填平,固然有它生态上沟通钱塘江水系的原因,可我看来是不愿这一温柔的梦境化为支离破碎的泡沫吧。

     二

   中国的大运河,主要分为三部分。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大运河滥觞于曹丕九朝天上的一声号令,在千年以来众多睿智官员的种种政策之中,在索引版图上添砖加瓦。无数民夫征人的汗与血,熔炼着砂石和黄土,一点一点,砌成了这条河。

京杭大运河向来众说纷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非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通惠河,永济渠,通济渠,如带牵起南北千里。

本该是交流与融合的一种文明。

可是因着附着在运河之上的那些纸醉金迷的杂质,它竟开始承受骂名。

    三

“柳树,是赐姓的杨。”

“此处有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人们盘曲了很多假柳条”

窗的雨滴掩不住苍郁翠色,一眼便认出了导游口中的假柳条——挂着许多圆圆的东西。

“它们上面挂了许多灯。夜晚之时纷纷亮起,火树银花,便是好看。”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导游如是说。

摇着橹撞见了一座画舫。

金粉堆成重檐殿顶,殿角高翘入云似飞龙在天。门前护柱上几颗灯,似白玉珠,也不知隐藏了何龙辉凤露,在白日的天光里簇拥着殿阁,恍若葳蕤生光。

“仿乾隆下江南时所住画舫,如今之人以1:1比例建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主宰者于历史之中创造了假,可终究是要被历史现回其真。

  四  从三悟书屋到百草园

杭州印象,有点潮湿,有点闷热,空气中氤氲着水和泥土拥抱的气息。如果用一个词,那就是humid.

三悟书屋,四个字从上到下静静地安放在那里,好像古人的书简,不过将繁体换成了新宋体。

那块屏幕。

一个小孩,双眼含着如水之意,望着伸出手的手指并在一起到达的地方。

她的背后是无限洒下的光晕。

三悟,也许三还是个泛指,悟到的很多。

出来之后竟遇见了一块类似运动场的地方。

我们一步一步丈量着橡胶跑道的长度,脚底一片片红色渐次入眼。笑意荡漾的空气里我们一步一颠跃上跑道通向的顶端。看着2050的牌子上的倒计时秒数,又少了三亿分之一。

去苏州路上的一半忽然说要回百草园。车子七拐八弯把颠簸的地点都弄清楚了,又回到了云栖小镇。

众人正自抱怨着,透出不可压抑的急躁。

那里还是上午格局,白墙 之上嵌着几个新宋体的字。博悟馆。

还是悟。不过比起上午的学术,这倒是个诗意的去处 。可能是贴近百草园名字的缘故吧。

临别时刻蓦然回首。白墙。上面罗列着馆策划和维护者的名字。

“在这个“理想”已经变功利的年代,TA们重新定义了“志愿”。

2050有了志愿者,于是就有了2050。”

出了那馆,一片花海漫入眼底。自然的调色永远是那么的和谐,将打碎了的胭脂盒拉成了渐变的色带,每一个色带斟在一朵花的酒杯里。

忽而相遇惊心动魄。

杭州,再见

你好,苏州

   五

最美一扇窗,窗里含的是拙政十里幽篁,景深而去是雾做的风帘翠幕,充盈成了天然之嶂,将之后的六层塔上了些晓寒的朦胧意味。

移步换景,转过来是清一色的荷叶罗裙,朵朵被自然裁后向天开。滑动着的翠色绵亘至水光接天之处,使人施施然生愿卧于其上之感。

灰黑瓦下又见一圆形小门,仿佛若有光。入其中,则见一众湖石堆砌成的假山,层叠盘旋而上。之后的篁竹映出它的疏朗有致来。一时兴味大起,捻着裤子拾级而上。石上青苔湿润滑腻,与一双单鞋鞋底相触碰之时,有一丝微微的疼。

说走安稳的路,但我不在乎。

   六(拙政园赋)

转乎曲径,忽见一假山,以湖石精雕,嶙崚然入目。前前后后景明晦暗,错落明灭,碧沉山坳。藻苔滑腻,琢石而上,重岩嶂迭,清荣峻茂。拾级而上,则见奇花莳草之属,绝石生怪柏,势如伞盖,垂天若云。入一小门,则又见一亭,上之檐牙翘转龙辉,下履红鱼绿玉之池,或承六一“翼然”之意。白玉为栏,缦回廊转,缘曲径望幽处,果又得一壁,高可二丈许,开朱户以界自然图画,辟圆拱以全天工之境。于是牵藤引蔓,履莲裳荷而入,见一亭大书匾额“雪香云蔚亭”。画烟迭柳,翠幕掩映,远远观似高山凝脂,近观似醉鼓云霞。四面荷风,衣袂飘飘。游人莫不伸头顿足,叹为观止。

   七

木渎古镇的游,是在雨伞的开开合合之中浮游着的。两两三三竹筒编成的黑瓦下断线珠子淌着雨,跫音之内揉进了啪嗒之声。黑瓦之下苏州人惯用的是吴侬软语的腔调,连臭豆腐都洇着水气,无选择地撞进鼻孔来了。

楼阁架于空中,环抱湖上如艇子,有翼翼然行走于五云之间之感。一亭入目,玲珑莹徹,檐牙高琢沁后翠色,前后错落,其门愈加空灵,成一框景之象。

游学还是挺好的。足以有一个机会清空了一切静观万物,结束一个终章。同时,那木渎古镇断了线的玉珠子,敲击着一个新阶段序曲的管弦。

也许将有烟雨与共的四时佳兴,去以软语般悠长的温情和乌篷船般俯身于筑脚檐下的谦卑,品味下一刻。

——One must be humble,but life is the greater teacher.

余秋雨道对于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我却道整个江南是我初游的旧梦。旧日的恍惚之间总是幻想着摇着雕花木舟唱着船歌荡漾,在无数个漆黑的日日夜夜里,这一点梦似漫天繁星。

依旧愿白发苏杭,成那木舟一粒舟中人。

尾词:临江仙.江南梦

三水半倚溶月外,一色罗裙接天。

窗含峰塔三春景,石槛转朱阁,天光仿佛见。

梢影微摇软语唤,骨伞青板翩跹。

且把佳兴来共看,未知几生渡,修得到江南。

 

 

 


江南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