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卡Runner CC II 骨传导耳机,更轻更防水更安全

2021-06-10 20:24 作者:数码饭  | 我要投稿

南卡自从涉足骨传导耳机以来,算上今天要分享的Runner CC II,已经发布了四款Runner骨传导耳机产品,其中两款不带CC的算是高端产品,而CC系列呢,则是骨传导入门系列,只需要200多元,就可以体验更安全的骨传导耳机。这次的Runner CC II,在外观上重回runner系列的造型,同时用在高端型号Runner Pro上的磁吸充电也下放到入门产品上,带来了更轻的重量和更好的防水。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南卡这款骨传导新品,感谢亿智蘑菇和南卡给予的体验机会。

▼小型数码产品的包装总是能给人喜悦,因为它不大,如果您是个念旧的人,可以保留着包装,而个头稍大的比如笔记本电脑的包装相信大部分人都扔了。这次的耳机包装上,最亮眼的应该是“疾风少年”四个字,笔者第一代Runner就带疾风少年的字样,而到了Runner  CC则没了这四个字,当时觉得很可惜。还好,现在“疾风少年”又回来了。

▼除了自带存储的Runner Pro,就集齐神龙了。

▼全家福,磁吸充电线很关键,专治各种丢三落四。耳塞连包装都懒得拆,因为戴骨传导就为的是耳道舒服,并且听清环境音。

▼Runner CC II的个头真的不大,但是却能很好的适配不同的头围。这得益于它采用的钛合金后挂,这个结构真的是怎么弯折都没有问题,外力消失后瞬间变回原样,所以耳机可以放心的扔进各种包包里。

▼韧性十足,即使是小朋友,也能稳固地佩戴。而从后挂上的剩余的空间看,头围再大几圈也没有问题。

▼相比于上一代的CC耳机(灰色的那个),这次的CC II又回归到圆润的造型,疾风少年长大了的感觉,不再那么锋芒外漏。而事实上,CC一代那个有棱有角的造型确实太硬了,重量也稍大。对了,这次的CC II仅仅28克重,佩戴舒适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听筒部分,相对于CC一代满是小洞的造型,CC II回归到简洁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听筒上不会藏污纳垢了。

▼控制按键方面,CC II的按键都集中到了右耳后侧的位置,不再保留听筒上的按键(从Runner Pro开始就这样了),这样控制逻辑就更清晰了。

▼并且CC II按键之间的距离蛮大的,减少了误触情况的发生。

▼左耳后部的位置是电池仓,CC II采用150mAh电池,能够带来6小时的续航和10天的待机。这样长的待机时长,即使不听音乐,日常挂到耳朵上,当通话的蓝牙耳机也非常不错。在体验的这段时间里,我特意用CC II进行通过,送话和听清对方,完全OK。

▼充电触点安排在了左侧的控制端。只有两个触点,是分正负极的,不能吸错(说明书专门进行了提示),当然也吸不错,因为只有正负极对了,才互相吸引。

▼所以耳机和充电线上都是有磁铁的,这也是成本啊,瞬间不知道这样的两触点设计和三个或四个触点的磁吸设计,哪个更好了。

▼磁吸的力道还挺大的,所以不用担心弄错正负极。

▼磁吸充电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带了更好的防水效果,所以南卡 Runner CC II应对日常的汗水和风吹雨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磁吸也有不便之处,就是不能弄丢充电线,这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挺难得,真希望像统一usb口一样,有朝一日会统一磁吸充电口。

▼需要注意的是,说明书上提到了不要用快充充电器给耳机充电,在快充如此普及的年代,最保险的方式就是用电脑USB给Runner CC II充电了。

▼蓝牙连接方面,得益于蓝牙5.0,稳定性和连接距离都很不错。当然编码只是SBC,对于开放的骨传导,上更高的编码其实意义也不大,毕竟骨传导的初衷就是让你分心,从而注意安全。

▼骨传导耳机的主业就是用来运动,并且是户外道路环境中的应用,此时音乐的类型当然是打鸡血的跑步歌单。噪噪的怒吼,或者是轻快的电音,都能给双腿赋能。当然声音还是不能开太大,开太大听筒会震得很明显,并且会漏音。

▼虽然平时在家里捣鼓铁的时候,喜欢戴头戴式耳机,因为感觉还是头戴式的带劲,并且没有恼人的听诊器效应。但是来到夏天,还是不要戴头戴式遭罪了,恰好骨传导也没有听诊器效应。

▼安静的时候,想听歌,虽然不是骨传导的优势使用场景,但是私人雷达里的歌,还是表现的比直接用手机听筒听强。

南卡Runner CC II 骨传导耳机,带着“疾风少年”的名头重新归来,变得更轻更防水,而入门级的价格将会助力骨传导进一步普及,让运动更安全。

南卡Runner CC II 骨传导耳机,更轻更防水更安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