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美对虾“定居”山村 产业发展后劲更足
张峰(左)与成丹查看养殖缸内南美对虾生长情况

抽水、捕捞、称重、打氧……6月9日凌晨,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一组灯火通明,一千余公斤南美对虾从养殖基地启运,连夜运往湖北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
“成了!成了!”看着南美对虾被运走,当地年过七旬的村民李友德激动不已。得益于该村发展的南美对虾特色养殖产业,当地的增收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为乡村添活力
在海水中生活的南美对虾,却在只有淡水的安福村存活并养殖成功,这让李友德一度觉得不可思议。
近年来,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在原有水果、蔬菜产业的基础上,不断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探索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闲置的蔬菜种植大棚,优良的水质和环境,淳朴的民风,这些让退伍军人成丹决定,将湖北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创业的“孵化园”。得知成丹的决定后,安福村积极配合,帮助协调解决务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双方一拍即合,项目建设顺利推进。50余个20多立方米的养殖缸以及增氧、保温、水循环设备陆续安装到位。2023年6月9日,南美对虾养殖基地中投放了第一批虾苗。
海水和淡水的元素组成、氮氧含量是不一样的。在淡水中模拟海水养殖南美对虾,这在军都区乃至整个湖北都属新兴产业。要在淡水中把南美对虾养殖成功,需要对水体进行极其精细的配比、淡化,这是整个养殖过程中最难和最关键的一步。
同时,基地中一个大型的水循环设备正在不间断运行,它能将养虾的废水通过技术处理,过滤掉虾粪,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后,再次用来养殖。而虾粪则被集中收集起来,成为养殖基地周围百余亩蔬菜种植基地的肥料。
在养殖过程中,脱贫户李友德应聘成为饲养员,每日除了喂养工作外,还在数月内学会了检查大棚和虾池内的温度,以及氧气含量和水质监测等技能。如今,诸如亚硝酸盐浓度、氨氮浓度等专业词汇,也常被李友德提及。

为发展添动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带动。
第一批南美对虾养殖成功后,每日到基地中咨询养殖问题的村民也多了起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秀退役军人,并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带动周边农户,让大家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同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第一书记张峰说。
采访中,记者看到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一处闲置的养兔基地,已经由另一位退役军人承包下来,目前正在进行改造,以便用于养殖南美对虾。该基地的地下管道预埋沟渠和养殖池地基已经建好,目前正在与电力部门对接生产用电安装事宜。
“这批虾最快可以在今年中秋上市。”张峰说,这是探索家庭养殖南美对虾的一次尝试,该基地养殖成功后,村民可利用闲置的养殖圈舍或闲置房间进行改造,尝试发展南美对虾养殖。
以一个养殖池为例,一年可以养四季南美对虾,每季可以养至少2万只,按照30只一公斤的销售标准来说,一个养殖池每季可收获300公斤对虾。一年一个养殖池产值能达到5万元。“我们包技术、包回收,让大家不用外出打工也能在家挣钱。”成丹说。
现在,南美对虾已成为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继猕猴桃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而“仙人石”也从一句调侃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娶不到媳妇的玩笑话,成了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特色产业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将用于包括南美对虾在内的各色农特产品。
“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的山上除了树林就是果园,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军都区万山镇安福村党委书记孙小刚说,今年该村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300万元,这将是2022年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