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潋滟八里殿|义乌市正觉禅寺
【义乌市正觉禅寺】
正觉禅寺始建于明朝 永乐年间(公元1420年),坐落在城西杨村贾样山之源。由龚善信士率众捐资修建。
【历史渊源】
正觉禅寺的寺院门前既是旧义乌县城的官道,因寺院与义乌县城关相距八里,民间称八里殿(也称正觉庵)。
至清康熙、乾隆之时,正觉禅寺已成一方名刹,寺院规模宏伟,殿宇齐整,钟声能传数里,四周居民作息以此为候。
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太平军到义乌经本寺院时佛像被毁,后重建。解放初,佛像又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寺院被彻底拆除,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
1983年,各善男信女发心重建正觉禅寺,寺院逐步形成完整布局,并初具规模。
【政府支持】
2000年3月,按照义乌市委、市政府城区扩建的总体规划,正觉禅寺决定拆迁,并于当年九月拆除旧址寺院,于2002年3月重择宝地于稠江街道新科路与正觉路交界处,破土重建。
正觉禅寺整个寺院的重建工程分为五期,耗资约九千多万元,以“五五规划”完成。
【复建“五五规划”】
一五工程为寺院选址、整体布局设计及圆通宝殿西厢房和围墙的修建工程,耗资158万元,该期工程已圆满完成。圆通宝殿内有自在、白衣千手等观音,外有壁画五方佛,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等像。
二五工程为寺院主建筑大雄宝殿、万佛宫殿和山门牌楼的修建工程,设计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加佛像(三尊大佛、四大名山、四大菩萨、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二十四飞天、万手观音、万佛)及相关庄严用品等用资约1280万元。
三五工程为天王殿、钟鼓楼、禅修院两边的东西厢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延生堂、往生堂和五观堂等配房的修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880平方米,耗资4000余万元。
四五工程为藏经阁弘法楼以及寺院的整体绿化、美化工程,耗资约3000万元。
五五期工程则修建七层“莲池海会塔”,塑48尊弥陀佛,接引众生安乐邦,用资约1480万元。
【正觉蓝图】
正觉禅寺已创办念佛堂、助念团,社会需要时还将开办佛学辅导中心及佛教修养院和正觉慈善基金会等,为弘法利生服务社会发挥重大作用。建成后的寺院将成为义乌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影响最为深远的寺院之一。
正觉禅寺的建筑融合了人文、历史、宗教、艺术、园林绿化等各个方面,建成后的正觉禅寺,将不仅是弘法利生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将是义乌市城内一个亮丽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