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文(2023全国新高考Ⅱ卷)

2023-06-14 11:55 作者:七虞-十八  | 我要投稿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正文:

宁静里梦想萌芽,

   沉淀中步履生花

      《大学》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旭日初升的青春也需要岁月静好,绚丽绽放的人生更离不开经年的沉淀。青年拥有宁静的个人空间,才能在养精蓄锐后一鸣惊人,在积累沉淀中静待花开。

       安静中放松,寻得一方篱下静谧的荫凉。在当下物欲横流、内卷成风的现代社会环境下,青年被压力和焦虑裹挟着前行,独处不被打扰的静谧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孔明诫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如王阳明隐居竹林,方参透格物致知的心学;牛顿因瘟疫返乡隔离,始顿悟万有引力的真谛。在繁冗的生活中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拒绝喧嚣纷扰,拥抱自我的安宁,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才能更好地奔赴下一场远行。

       安静中沉淀,护得一处心间潇洒的境界。离群并非孤僻封闭,安静不可沉沦躺平。与其说绝对安静的环境使心灵沉淀,不如说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豁达心境令生命丰盈。青年毛泽东闹市读书磨炼意志,于熙熙攘攘中染红了心中革命的旗帜。学习前辈领袖的榜样,青年当以超然心待平常事,在沉静中历练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定力和骨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沉淀中修养完备的身心,迸发出青春成长的力量。

        安静中成长,圆得一段青春砥砺的梦想。宁静致远,有时不仅需要淡泊的灵魂,还需要对所热爱理想的恪守和“甘坐冷板凳,潜心等春来”的非凡勇气。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誓做惊天动地事,为国防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海底长城;“敦煌女儿”樊锦诗,投身大漠半世纪,敦煌艺术重见日,让文化遗产在千年风沙后依旧璀璨;首批备份航天员邓清明,二十五年磨一剑,苦心不负终圆梦,默默待命的身影迈向深蓝。吾辈青年正应秉不坠青云之志,行而不辍,静待鲲鹏展翅的时刻。

        青年何不学会拥抱宁静,在生命中积蓄一泓清泉?如此诗意地栖居在自我的空间中,沉淀胸中丘壑,描摹理想的山河。在惊涛骇浪中闲庭信步,于岁月漫长中破茧成蝶。

风向标·读写结合类命题

        阅读写作关联,引导深度学习。新课标II卷首次出现读写结合类新题型,即根据本试卷其他模块的阅读材料,生发出相关写作话题或写作任务。

        审题上一般不具难度,注意思想的思辨和题旨的升华。

链接资料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作文(2023全国新高考Ⅱ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