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感,心理调节能力,与可怕的枯燥

2023-06-14 03:44 作者:果meimei  | 我要投稿

笔者很少正经的写东西。当然,此文或许也是随意为之。在屏幕后那些窗口里滚动的字符或许不是真正的重点,这就是随意的含义。现在,是2023,21世纪的开始,一个奇怪的时间。迷蒙中的某些东西的残意褪去,奇怪的是,我刚抽出东方project的光碟,心里的迷蒙大于感性的大幅抽动。 声音?有小孩子的哭声,有装修的机械声,以及空调的轰鸣。还有人在楼下练萨克斯,依稀听出来是《大鱼》。 抒情的节奏,似乎没有让我的心起一点点涟漪,反而是空调的轰鸣,让我感觉到一种厚重的真实与奇妙的舒适。偶然出现的电转声像音乐里的鼓点。整体看来,就像一个更大更深的现实,笼罩一个看起来精致的东西。 或许冥冥中的那些东西被谁涂上了什么,在我的生命里变得模糊,当然,这个时代没有人能逃过模糊。就好像太阳被打上了马赛克。当你有仰望星空的欲望时,乌云密布却是事实。 看到了星空,又如何呢?它们被大气折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光点,毫无立体感。就像unity里套住场景的天空盒,飞上去,只是像素贴图。 游若细丝的点,与浩瀚没有一点关系。或许还残存着一点点古早感。它们来自亿万年前,它们见证了最早最早的事,或许是伊甸园般的童话世界,或许是一个蒸汽朋克文明的衰落,或许,只是地质变化,海螺式的旋转中,原始人的篝火就变成了管道与混凝土的现世世界。 现世,早已令人枯燥,不是么? 枯燥是燃着火的。它不像教堂的尖顶或是佛像的面庞,不变却宁静。这火灼伤着我们的大脑,痛苦,却不得不深陷其中。 模糊,梦里渴望踩在泳池的瓷砖上,哪怕是干净的卫生间。 奇怪的欲望,奇怪的洁癖,迷蒙,模糊,不清晰,枯燥的火焰弥漫在脑神经里,或者说——浑浊? 它渴求着下一次多巴胺的分泌,这因人而异。不同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同。一种渴望的负反馈,一种浑水渴望清流。 清流是什么,是正能量吗? 我的一个数学老师,经常在开课前谈论一个有身体弱势的,姓宋的女孩子,当然或许本无恶意,内容上是在夸奖她,鼓励她,说她充满着正能量。 但是,久而久之,正能量成为了她的外号,更成为了一个新的名词,代指一切和弱智有关的东西。 你是正能量。成为了一句骂人的脏话。在班上。 看来,正能量激起多巴胺是一种天方夜谭。不是因为那个绰号的故事,而是,真诚 的意志,是想吸收正能量吗?不是,是在表现自己很正,社会很正,人心很正,不是吗? 正负能量,是不是唯心呢?它不过是时代的语境中诞生的一种奇怪的形容方式,而不是真正的情绪或者别的什么的力量,不是么? 正能量,不是我们渴望的清流。反而把我们带去一个现实中更俗气,甚至肮脏的语境。 私欲。玩游戏?我们或许有玩游戏的欲望,性欲?涩涩或许能获得大量多巴胺。但是就像被自己施舍一样,施舍过后,清流反而变成了更混浊的欲望。它更可怕,越加根深蒂固。变成了枯燥中的瘾癖。 那个姓宋的缺陷之畸异,只能被某些人用恶心来感受与形容。 畸异与不完全之外的正常人们,在对抗这种瘾癖,与枯燥时,表现不一。这或许是一种先天的本事。这个本事叫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能力强,又有什么呢? 高智商的全省状元可以吸收宋之恶心与精神污染?这么说可能会有歧视之嫌,可这种“洗眼睛”,“治愈”行为,用一个意象抗击另一个恶心意象的污染。这种抗污行为是每个人确实都有的。 现实中充满了污染与恶心?是吗? 恶心?是污秽还是讨厌的俗气还是像伊神紫菀身上那些东西?倒也不像是贫穷。 是什么在作祟,是什么在把一切封上一记又一记的禁忌却高喊着自由与开放。 感觉越来越浅,就像尤的那句“记忆是活着的累赘。”这种浅感在创造新的地狱。

也就是苦海。

生命浸泡在一种感觉里,而枯燥之火在瓦解着,蚕食着这种感觉。 感觉的荒漠,生命的荒漠,浅层而繁杂的东西摧毁着我们,深层而精致的东西就像青梅竹马老是怎么样那样被封存。物欲与私欲变成真正的核心价值。 我们手中,是不是要真正拥有对抗这种枯燥的武器呢?除了提高所谓的心理调节能力,来适应环境。作为人,是不是应该去改变环境呢? 什么武器,这武器不再是长矛与投石器,也不是阶级的镰刀与锤子。他是我心里的灭火之器,更会是数万万人的灭火之器,谁都不能,也不敢将它夺去! 浮生如梦,就好像终末之诗一样。爱不是解药,只是你充满了爱。枯燥不是本质,可惜我们充满了枯燥,甚至枯萎。

现在,爱还是继续。枯燥也在继续。呼吸与游若细丝的星光也在继续。

浅感,心理调节能力,与可怕的枯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